树立科学改革观的必要性及其基本内容阐释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苗金萍 发表于:2012-03-15 08:30  点击:
【关健词】科学改革观 必要性 战略意义 基本内容
树立科学改革观是新形势下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和进一步推进开放的必然要求,科学改革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改革的核心是构建有助于社会和谐的核心价值体系。改革的路径是以自下而上的自发性、诱致性组织变迁为主,自上而下的政府

改革是政界、业界永恒的课题,更是理论界研究的长青树,还是舆论界关注的焦点。从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以农赈工政策到取消农业税,工业反哺农业的产业结构政策,从确立城乡二元分离的等级户口制度和突出发展城市经济的政策到逐步取消对农村户口的歧视待遇和强调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决策,从封闭孤立自给自足到对外开放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从抑商政策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一条曲折坎坷的求富求强的改革之路。
  时光荏苒,迈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东方巨龙面临重大战略发展机遇和挑战。201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就“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政府工作重点和社会发展目标作了整体部署和具体安排。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 中国共产党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纲要》提出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任务是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调结构、扩内需、保民生”成为当前经济社会改革的关键词。
  如何结合当前我国基本国情,构建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改革观”,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事业而鼓与呼,为中华民族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献言献策,是摆在理论工作者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树立科学改革观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
  (一)树立科学改革观是新形势下深化体制改革和推进开放的必然要求
  众所共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共同构成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是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改变人民精神面貌的主要源泉。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转变在形成国家竞争力和促使后进国家崛起方面的重要意义。
  同时,改革过程中也产生和累积了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当前社会普遍关注和反响较大的焦点问题和民生问题有:
  第一,伴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和适龄劳动力人口向城市的加强集中和迁移,城镇有效住房供给远远跟不上住房需求的增长步伐;由于城镇土地所有权的硬性约束和城镇住房的垄断性供给,城镇住房的市场价格不由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而是由商品房供给方和土地供给方在实现垄断利润的动机驱动下单方面决定,退一步讲,城镇住房的市场价格是由少数富人和住房开发商共同决定的,天价住房销售价格成为排斥和阻截外地居民进入城镇安家落户和长久居留的首道也是最顽固的一道藩篱。
  第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农业人口严格执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生育政策,农村地区依照规定按一定间隔期有计划地生育第二个孩子的生育政策,同时,随着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不生不育的生育观念的推广和广为接受,人口出生率大为降低。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我国人口出生率由1985年的21.04%下降为2009年的12.13%。同时,生活水平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疾病预防知识的普及也提高了人均寿命,使得中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87年的5.4%提高为2010年的8.9%。人口老龄化的来到和出生率的降低以及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劳动供给结构。充足的劳动力供给总量和强制的知识储备与单位体制下大规模的经验交流,是我国人口总量和质量状况的三个积极变化。与此同时,少儿抚养比由1987年的43.55%下降为2010年的22.28%。这一变化则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现象。可以预见,在不改变现行生育政策的情况下,随着当前占人口比重大多数的劳动者逐步退出劳动力市场,我国的人口红利将逐步消失,劳动市场有可能面临严重的劳工荒。
  第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国内制造业的崛起、产能的扩大以及国外市场的开拓,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增长,对外依赖度大大提高。据统计,出口贸易占GDP比重由1985年的8.97%提高为2007年的35.16%,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拐点,我国出口贸易总额占GDP比重呈现下滑趋势:2008-2010年这一比重分别为31.97%、24.09%、25.38%。我国产品市场严重依赖外需而非内需,使得我国的就业波动、企业景气受外国的需求和经济周期的影响颇大,同时也使我国产品在国外市场上的价格谈判能力和竞争优势削弱。在外需减退的环境下和最大化我国公众利益的目标下,如何适当控制企业产能、继续扩大农村市场,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同时确保农村居民收入地位相对上升,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实际购买力,改善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籍以实现“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转型”,应当是当前“扩大内需”这一宏观战略任务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居民可选择的更加自由的地域流动、逐步扩大和日趋灵活的创业和就业机会、第二产业和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强劲发展、企业自主雇佣权和价格决定权的确立等经济基本面的深入影响,无论是我国的宏观收入分配格局还是微观收入分配格局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若将劳动者报酬和营业余额分别视为对劳动报酬和企业利润的粗略估计,则劳动报酬和企业利润在国内新增社会价值中的比重,可以分别由劳动者报酬和营业余额在整个GDP中所占的比重近似表示。这一比重在1990年分别为53.42%、21.85%,到2006年则分别为40.61%、30.67%。即劳动报酬与资本报酬之比由1990年的2.4∶1下降为2006年的1.3∶1。资本对剩余价值的索取份额相对于劳动对剩余价值索取份额的相对地位提高,不但为资本自身的积累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提供了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此外,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财政汲取税收和其他收入的能力增长。统计显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1994年为11.2%,2010年这一比重为20.88%。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为扩大公共支出范围实施“民生财政”提供了充足的保障。资本高速积累下的投资冲动和劳动者报酬相对下降引起的消费需求萎缩两相矛盾,富裕的最终消费品在找不到合适出口时,极有可能引起生产相对过剩危机。而未来中央财政预算支出的增长趋势助长了当前通货膨胀预期,物价持续上涨为经济不稳定发展带来了隐忧。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