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革新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于向东 发表于:2010-12-17 21:33  点击:
【关健词】中国共产党;越南共产党;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革新开放
各国谋求发展的实践中,既有一些成功范例,也有不少失败教训:拉美陷阱使人们意识到私有化并非实现发展的灵丹妙药;亚洲四小龙在1997年金融危机后的际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也使不少人越来越认识到新自由主义发

  各国谋求发展的实践中,既有一些成功范例,也有不少失败教训:“拉美陷阱”使人们意识到私有化并非实现发展的灵丹妙药;亚洲“四小龙”在1997年金融危机后的际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也使不少人越来越认识到新自由主义发展观所带来的危害。一些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稀缺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表明,仅有经济的增长,仅以GDP数字来衡量发展,不是最佳和理想的目标。所以,战后各种发展思想包括现代化理论[5],如生态文明理论,强调环境资源有限的增长极限论,强调社会变革和结构调整的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论和90年代初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观应运而生。这些发展理念对中越两国理解发展问题、深化对发展的认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和越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中,我们很容易见到国际上一些有益发展理论的因素。
  
  2
  
  中越两党理论创新与理论思维革新的主要成果表现在多个方面。
  在中国早期改革开放和越南革新开放取得巨大成绩的过程中,中越两党也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与革新,非常注重建设指导各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当代理论体系。中共理论创新成果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这一理论体系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共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已经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确立为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从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到1999年底的酝酿阶段。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思考怎样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等重大问题,提出以邓小平1992年初的南方讲话统一全党思想,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其次是从江泽民2000年初南方视察到十六大召开前的提出阶段。江泽民在高州讲话明确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标志着这一重要思想初步形成。再次是从2002年11月十六大召开以后的确立和发展阶段。江泽民在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了新的概括和深入阐述。2003年中共建党82周年之际,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使这一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在此前后,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组织编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从观念思维和文本表述层面上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论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主要有:(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观点;(2)中共性质即“两个先锋队”的表述;(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4)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包括经济建设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6)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7)建设法制国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8)关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等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构成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理论体系整体。
  科学发展观是近年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深刻把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外国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继承中共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而提出的,标志着中共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典范,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创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从传承到创新的飞跃,更是社会主义发展从实践自觉到理论自觉的飞跃。
  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传承性、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它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产生于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与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密切相联。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共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针对中国发展呈现出的新阶段性特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而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居于统领地位的。中共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阐述,作出了在全党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部署,组织编写了科学发展观读本。
  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对于党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显示了中共的集体智慧和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标志着中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开放性的理论体系,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新胜利的同时,其自身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更高境界。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6](P12)和“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 新创造”[7]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适应客观实践的发展变化,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