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性别研究的学科性质与时代特点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畅引婷 发表于:2010-10-15 23:25  点击:
【关健词】妇女学;妇女研究;性别学
妇女/性别研究作为当今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不论对人们思想文化观念的改变,还是对社会性别制度的重新建构,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其学科性质来讲,它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更是人文科学,综合探讨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和其他

一、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概念说明
  
  妇女/性别研究作为一个“学科”,在西方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中国,如果从1980年代初算起,至今已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不可否认,尽管这一学科从无到有,在研究、教学和行动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总体而言,由于其“新兴”和“边缘”的学科特点,在中国远未产生像西方国家那样的社会效应。究其原因,我认为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是制约这一学科向纵深发展的主要瓶颈,正如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甄砚《在2008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暨“改革开放30年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中所指出的:“由于妇女/性别学具有多学科、跨学科的复杂特性,所以在传统的学术科层体制中难以找到合适的位置,因此,就女性学本身进行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分析范畴、理论框架等的梳理和探讨显得更为必要。”并认为,“完善妇女/性别学科建设,是推动妇女/性别研究纵深发展的关键。”这段话,既是对过去30年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的全面总结和基本评价,也是对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妇女研究所提出的具体任务。谈到“学科”及其建设,必然有一个“命名”的问题。因为,“姓什名谁”不仅是身份确立的必要前提,而且命名本身就是对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概念体系,以及学科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最为基本的定位。从当前中国妇女/性别研究论著的具体表述看,主要有“妇女研究”、“女性研究”、“性别研究”、“社会性别研究”、“妇女学”、“女性学”、“性别学”、“社会性别学”、“妇女/性别学”、“女性/性别学”、“妇女/社会性别学”、“性/别学”等多种不同的提法,同时由于这一词汇的“外来”特性,一些学者为避免分歧干脆在论述中直接使用“women studies”。2000年以后出版的一些概论、导论性质的教材多使用“女性学”,有的使用“社会性别研究”和“性别学”,一些翻译过来的论著多使用“妇女学”,还有一些介绍西方相关领域的专著,书名上虽用了“西方女性学”的字样,但在内文的表述中却有意识地将其替换成了“女性研究”。关于诸种提法的具体含义及其原因,笔者曾在《中国妇女号性别学科的发展演变及本土特征》一文中对此做过较为详细的梳理,在现阶段,笔者倾向使用“妇女/性别研究”一词,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了行文表述的方便,将妇女研究和性别研究两个词汇之间用“/”连接,表示的是并列关系而不是相互包容的关系,仅限于学术探讨的层面,如果作为“课程”或“教材”名称一定要分开使用,不宜连用,否则会造成“逻辑上的混乱”。二是使用“妇女”而不用“女性”一词,意在强调“妇女”作为一个群体在与男性比较中所处的不利处境,强调研究主体“为了妇女”的政治立场,以及“妇女”作为活动主体在社会变革中的“革命性”作用。三是使用“研究”而不用“学”,主要因为这一正在“建设中”的学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学科体系,许多核心概念仍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四是使用“性别”而不用“社会性别”,一方面是因为在我看来妇女研究中人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同等重要;另一方面是将性别作为一种“存在”来看待的,研究中自然包括男女两性在内而不仅仅是女性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再一方面由于“/”前面已有“妇女”存在,所以在两性不平等的条件下,研究中对女性的“特殊关照”就成为必然。不可否认,“社会性别”概念在学术研究中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析范畴,确实对“父权制”的改造具有颠覆性的意义,但其“政治”意味的浓重,使用不当有可能造成对“女人本质”认识的偏差,从而使人们不知道“女人究竟是什么”和“女人究竟需要什么”而迷失女人发展的方向。最后需要说明一点,“妇女/性别研究”这种用“/”连接的表述形式仅是一种“过渡”形态,随着父权制的改造和妇女地位的提高,以及性别平等文化和制度的逐步建立,“妇女/性别研究”将会被“女性研究”和“男性研究”所取代,研究主体鲜明的“政治立场”会逐渐隐退,代之而起的将是对男女两性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特性的探讨和平等的社会性别制度的建造。在此,人的“自然性别”可忽略不计,社会性别将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议题,它不仅关注社会对女人的塑造是否符合女人的需求,而且关注社会对男人的塑造是否符合男人的需求,并最终在两性坦诚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实现互补与共赢。以下论述,主要是在上述的意义层面展开的,但在具体的语境中,上述各种词语有时可能会同时并用。
  
  二、妇女/性别研究的学科定位
  
  妇女研究、性别研究、女性研究等概念的具体内涵究竟“是什么”,近年来国内出版的一些“女性学”教材,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内外的传统观点进行了“综述”和“评述”,虽然各个学者对此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或表述,但在“同一性”上大都认为这个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所谓科学,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按照这一定义,如果把“人”放在认识的中心位置,并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进行“科学”的观照,那么,从“性别”的角度切入,也可从不同的侧面形成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所以,妇女/性别研究就其性质来讲,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更是人文科学。
  首先,女性/性别研究是一门自然科学——关注的是“有性人”的自然属性。不可否认,人类的出现不仅是大自然的产物,而且在人类社会中人的“性征”的形成也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里,主要是指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特征,其关注的重点是男女两性或多性人之间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对此,人们可通过生态学、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环境学、哲学、医学、性学以及妇产科、男性科等不同学科去研究和认识,进而在对症下药中为两性的“健康与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也正是由于人的自然性别在妇女与性别研究中的基础性地位,所以,许多论述在谈到两性关系时,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自然人的生理性别(sex)及其“差异”问题,同时针对差异又衍生出了对女性生理和生殖健康的关注问题。总之,不管“社会”怎样“定义”性别,自然的“性”在分析认识两性关系时的“基础”地位是动摇不了的,它不仅是人类社会“繁衍”和“可持续”的前提,而且是人类生活丰富多彩、绚丽斑斓的基本条件。因此,“有性人”(李小江的提法)作为自然存在的重要一部分,很大程度上人们只能适应和顺应,而不能强行改变,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即便将来两性的生殖器官在“高科技成果”的作用下可能会有所改变,但由此带来的必然是人类还能否在地球上“存在”的巨大风险。这也是人们(不只是男人,还有相当多的女人)对激进女权主义试图通过“变性”来改变妇女地位的观点不能苟同乃至极力反对的根本原因。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