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其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产生迫切探讨问题的欲望,增强学生参与研究探讨问题的意识,并将其掌握的思想道德理论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将理论内化为行为的过程。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搜索资料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有着重要意义。[9]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在整个探究式教学中,无论是探究种类的选择、探究条件的创造、还是探究过程的实施,都渗透着教师的主体意识、能力、才智、人格等,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投入大量的精力,加之学生如果不感兴趣的话,也很难调动其积极性。因此,一方面需要教师在情景设置和问题选择时要能充分接近现实,贴近学生实际;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感兴趣,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环节,必须与实践环节结合起来,而且还要与课程最后的考核挂钩,这就需要能够大胆改革考试模式,否则的话,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究中求知,在感悟中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把学生真正置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地位,严格遵循教育规律,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的具体要求,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并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节和控制影响教学的各种变量(即教学诸要素),指导帮助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价值准则和个性品质。具体来说,“互动”是变单向度的知识注入为多维度的信息交流,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新知、交流情感、享受愉悦、合作提高,教学中注意引发学生互动学习的欲望,并带领学生积极投入互动学习的状态,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内在能动地学习;“探究”使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取舍信息,在教师设计的各种实践活动中要用脑子去想,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去说,用手去做,用敏感的心灵去细心感受。它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角色,从权威性的知识拥有者成为学生情感的反映者和学习活动中的咨询者与合作者。此种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克服单纯讲究互动而忽视对问题的探究,也有利于克服因为仅仅展开对问题的探究而缺少应有的互动,从而实现了互动与探究的有机结合。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学条件要求非常高,但就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来说,理应成为一种应然选择。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1.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始料未及的体验以及师生在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和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等等。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缺乏丰富直观的生活实例,教师高高在上,只顾纸上谈兵式地讲些抽象空洞的理论,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和逆反情绪,失去对理论课的兴趣。[10]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互动性与探究性,搭建师生、生生互动的平台,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采取问题式教学,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者。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组织学生主动探究。要根据不同科目的性质,依据教学章节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些需要探究的问题,并在前一次课或整个课程开始的时候告知学生,让学生自行查资料进行准备。对教师来说,对此类探究性的问题,必须能够把握各种观点,并能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认识进行点评,引导其形成正确认识。
其次,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以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活动的范围和开放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案例教学、主题演讲、课堂辩论、现场表演、游戏活动、实践体验等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必须预先选定一定的问题及开展的方式,把握各种观点;学生提前准备,课堂上可以师生对话,也可以学生之间讨论;课后提交准备和最后讨论的结果,作为考核的依据之一。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可以采取一种教学方法来进行,也需要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共同探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对某些探究性问题采取独特的方式去解剖、去展现,力争产生最佳的表现方式。
再次,为了能够实现互动与探究,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一般需要采取小班化教学,以40-60人为宜,这样便于实现师生的充分互动;还要采取问题小组的形式,将全班学生按4-6人分为一个小组,共同承担一个探究式课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最后成果代表整个小组的成绩,也便于形成学生的团队精神。
2.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目标是引导大学生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转化为认同,由认同转化为信仰,再由信仰外化为行动,实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实践教学中的互动与探究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层面:
一是实践教学内容的探究性,选题要体现教育性与学术性的结合。在实践教学中,学校和教师一般都会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选题,这些选题必须是那些紧扣课程,密切关注社会实际与大学生实际的课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带着理论问题走向社会,以理论指导实践并检验理论,又带着实践问题回到课堂,丰富理论并达到理论的创新,从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促成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是实践形式的互动性。除了有师生、生生之间外,还包括教师与教师(师师)就共同问题的互动探讨,教师、学生与社会的多方互动等。无论教师通过学生擅长和乐于接受的QQ、E-mail、网络课堂等方式,还是通过电话、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也无论是指导学生在原著阅读、讨论辩论、校园文化、网络课堂、社会调查、服务咨询等课外实践活动中,还是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展开课外讨论辩论,抑或是教师亲自带队与学生共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师生、生生互动行之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尤其是教师带领的暑期小分队的实践形式,让学生带着实践选题,走出校门,到工农群众中去,到社会现实中去进行实地调研,就是多方互动的典型。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实践,需要学生小分队互相协作进行选题、策划,实践方案的可行性需要经过老师的论证,深入社会之后,要进行问卷调查、访谈,与当地村干部、农民相互交流,对涉及到理论与实践反差的问题,教师要从理论层面给予回答。学生小分队调查完毕回来后写出的调查报告,经过教师的指导与修改,形成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并以一定的形式反馈给当地。(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