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杂志 作者:王海稳 发表于:2011-08-04 18:39  点击:
【关健词】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探究,教师,实践,问题,
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现途经和方式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在对“灌输式”、“互动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指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构建“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而提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新环境新形势新任务下更加凸显其功能与价值。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良好发挥,为此,积极探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吸引力、感召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新环境新形势新任务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迫切性
  首先,在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条件下,来自社会各方面特别是现代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对当代大学生影响增大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析、引导不力的矛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第一个现实矛盾。[1]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社会的急剧转轨变型以及当代国际形势深刻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如此众多的矛盾和问题,甚至感到无所适从,尤其学生的认识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消极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客观影响与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宗旨不相符合,从而使其形成了许多“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思想行为偏差,以至于对教学表现出极大的“逆反心理”。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想信念教育与市场功利、实用导向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市场经济在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一方面有助于人们树立改革、创新、求实、竞争、自立、自强等思想观念,促进道德价值观的进步,但同时其自身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无序性又会导致经济生活中的某些消极现象,带来道德衰退的负面效应。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出现诸多理论与现实的强烈反差问题,严重影响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信度、兴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应有的说服力。针对以上情况,高校必须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紧迫性,从而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也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说:“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工夫。这要成为今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2]
  2.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不足已严重制约了教学的实效性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学组织形式普遍采取自然班合成的上大课形式,百人以上的班级屡见不鲜。这样不仅导致教师教学方法多样性受到限制也使师生在课堂上对话交流的可能性大大减少,难以进行有效的师生沟通互动,无法引发学生的心理共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第二,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般的知识传授,没有改变那种满堂灌的“填鸭”方式,整个课堂教学变成了教师单方面的“说教”,学生被动地听与记的僵死模式,教学因为缺乏艺术性而丧失应有的感染力。第三,教学内容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限于空洞的说教,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难以做到入情入理地解疑释惑,不但不能说服和引导学生,反而会使学生对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第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基本上流于形式。据统计,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公共理论课都安排有实践教学环节,所占学时从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不等,但实际上真正把这些学时有效利用落到实处的却少而又少。第五,考试形式也一般是期末统一以一张试卷、闭卷、笔答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长期一贯的单一化的考试形式,不但违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原则,更严重的是使学生养成了一种习惯,突击过关,不重视学习理解过程,把应付考试变成学习目的。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1.“灌输式”教学模式分析
  灌输理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依然占有一定的地位。在任何具体社会形态中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占领,努力把自己的政治思想灌输给每一位社会成员。正如美国政治学家奥勒姆所言,“任何社会为了生存下去都必须成功地向社会成员灌输适合于维持其制度的思想。”[4]即使资本主义国家也不例外,“资产阶级在获得政权之后,一方面通过政治社会化使自己的意识形态渗透到社会公众之中,使其普遍接受;另一方面大力发挥意识形态对统治地位合法化的辩护功能,证明自己存在的合理。”[5]列宁则是“灌输论”的真正创立者,他认为社会主义学说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的理论中成长起来的”。[6]“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7]这种灌输理论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理想属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不可能自发地、盲目地产生,而只能通过教育、学习等自觉的方式才能掌握和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宣传以及社会主义、********政治理想与信念的塑造,就必须不断强化理论灌输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但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容易发生偏离,由于过度强化意识形态功能,甚至把它当成唯一功能,从而使课堂教学陷入“注入式”或“填鸭式”的泥潭。有的人甚至把“灌输”片面理解为简单的说教。这种教学的“主体缺失”特征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破坏了他们学习的动力系统,使学生往往对课程产生逆反心理,也造成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普遍性排斥,教学效率低下。
  2.现行其他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并把它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交互影响的过程。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真诚、和谐、多元的互动,从而产生教学共振、共鸣,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不是简单地“教师问,学生答”的机械样式,而是通过师生双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充分参与,对教学内容通过多情境、多内容、多维度、多形式的良性互动方式的探讨,使每一名学生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觉悟,培养良好个性品质的目的。[8]但这种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也经常存在以下的问题,如互动的深度、广度、频度不够,只停留在表层上;互动形式单一,缺乏规划与系统性;互动的面主要是以知识为纽带,理论与实际脱节;互动的切入点没有找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并且很多的互动环节由于缺少预先的准备环节或者最后的考核机制,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参与,或者即使参与也很难深入,很难对一些理论或现实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致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满意度不够高、收获不甚显著。(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