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孕育新思想的重要园地,是社会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大学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建设和谐校园,有助于大学实现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更是其与生俱来的使命,“为地方服务”已逐渐成为地方高校的自觉行为,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也逐渐从高校被动适应发展成为双方互相适应、共谋发展。和谐校园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根据地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自身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共创和谐社会。
(一)和谐社会理念下,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必要性
和谐校园建设是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校内问题与校外问题会相互影响,相互转化。高校这个“象牙塔”不和谐,现实社会就不会和谐。现代大学不仅是传道授业的场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现代大学是新知识新技术发展的实验室,应成为国家发展的思想库、科技发展的发动机、产业发展的孵化器。比如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带动了英国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时代的发展;在美国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对整个美国东北部6个州以及整个美国经济的带动。在我国,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凡是市场化程度高,开放程度大,经济社会发展快的城市和地区,一般来说,都有名牌的大学存在,甚至是大学的集聚。所以,大学正在走向社会的核心。
海南大学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83年创办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学校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海甸岛,濒临琼州海峡,占地面积近3000亩,校园环境优美,集椰风海韵的热带自然景观和高雅别致的人文景观为一体。海南大学是海南省惟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和省属重点大学,也是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高校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民间就有“海南的稳定看海口,海口的稳定看高校,高校的稳定看海大”的说法,可见海南大学的和谐发展与海口市乃至海南省的和谐发展息息相关。
(二)海南大学对海南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
一、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已成为共识与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主要是以科技和经济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显而易见,作为观念、智慧、知识、技术、人才之源的高等学府,在这个时代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与推卸的责任。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部委、各行业的所属院校大部分划归地方管理,呈现地方化趋势。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对人才需要的增加,地方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迅速。到2003年底,全国1552所普通高校中,地方高校已占93%,地方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持。高校也愈来愈认识到其改革和发展必须根植于区域发展需要,必须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经费用于支持自身发展。从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看,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已成为共识与发展趋势。
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海南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海南省在顺利完成“十五”计划后,经济发展已进入健康稳定较快发展的新阶段,作为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发动机的海南高等教育将更加突显出其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因此,人才、知识、技术将在我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这无疑对海南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凸显,全面开发和利用南海资源的战略使得海南的区域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这些变化对海南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南大学是海南省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面对国际、国内和我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必须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迎接挑战,积极肩负起历史责任和全省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海南大学为海南经济发展服务的潜力与优势
海南大学作为教育部和海南省重点共建的综合性地方性大学,具有学科综合、人才密集、技术先进等优势,而且地处发达的沿海经济特区,与台胞、侨胞有广泛的联系。学校结合海南“热”、“海”、“特”的实际培育学科专业特色,坚持立足海南,面向“泛珠三角”,努力把学校办成海南省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成为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地位,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海南大学的学科实力优势和“热、海、综、特、侨”的优势,决定了海南大学在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与优势。
近五年来,在全国高等教育规模空前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大背景下,学校坚持以海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加快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为主题,促进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由于学校定位较为准确,办学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学校规模迅速扩张,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办学实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1、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生源质量逐年提高
与五年前相比,学校下设的学院由6个增加到13个,在校普通本专科生由3700多人增加到12600多人;硕士点已增至14个(含3个专业学位点),在校硕士研究生已达980余人;全校各类在校生已由6000余人增加到15000多人,生源结构也获得极大改观。从2005年的招生情况看,学校在许多省份的考生都被列为第一批志愿招生系列,不少省份的考生录取分数超过或接近当地重点分数线,生源已遍布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
2、学科、专业建设成绩斐然
学校初步形成了文理并重,理工农哲经管法文结合,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五年来,学校有7个学科先后被确定为海南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占全省重点学科数的44%),还确定了10个校级重点学科。学校的本科专业由原来的16个增加到34个,《民事诉讼法学》课程被评为2004年国家级精品课程。目前,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基本建立起具有较强地方特色的,与海南省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学校学科专业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