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资金投入的加大 投资数量反映了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水利基建投资占农业基建投资比重或财政支农资金的相应比重,表示农田水利建设在农村工作中的地位;水利基建投资占全国基建投资的比重,表示农田水利建
(二)资金投入的加大
投资数量反映了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水利基建投资占农业基建投资比重或财政支农资金的相应比重,表示农田水利建设在农村工作中的地位;水利基建投资占全国基建投资的比重,表示农田水利建设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从我国不同时期水利建设投资来看,水利建设的规模始终都很大。1949年以来,除了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时期(1963-1965年)之外,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一直很高,从“一五”到“九五”时期一般都在53.8%到63.4%之间,其中的“二五”时期竟然高达71.2%。[8]虽然水利投资在总量上不断增加,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在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中的比重也较高,但是和国民经济的其它领域相比,在20世纪80年代,水利投入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一度减少。20世纪90年代全国水旱灾害呈现增加的趋势,政府对水利的投入开始逐年增加,农业灌溉面积才结束了近10年的徘徊局面。仅在1997-2008年,全国累计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47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68亿元,地方各级投入208亿元。
水利基建投资占全国基建投资的比重与水利基建投资占农业基建投资比重的变化幅度基本一致,都呈现前30年较高,20世纪80年代的10年较低,然后又逐渐升高的趋势。水利基建投资占全国基建投资的比重在“一五”到“五五”期间为6.7%-8%,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降幅明显,“六五”期间降至2.7%,“七五”期间降到2.3%,但到20世纪90年代水利基建投资逐渐增加,“八五”期间为2.8%,“九五”期间为3.8%。[9]虽然20世纪90年代的比重不高,但因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总量规模巨大,所以投资总量并不少。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经验与现实,只要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增加投入,农业生产就会有较大的发展,否则农业生产一定会出现滑坡。
(三)组织动员
农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期待和向往、忌惮于水旱灾害的危害,以及是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受益者,政府组织动员农民的效率比较高,动员效率主要体现在实际动员的劳动力数量上。虽然缺乏详细的统计资料,但我们根据个别例证或数据进行分析,也可以看出政府的强大动员功能。
在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1950年到1952年,直接参加水利工程的人员有2 000万人左右,完成土方在17亿立方米左右,对江河堤防的大部分进行了培修。
第一,人民公社时期。1958年我国农村开始建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组织,自此国家开始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对公社组织加以管理,并通过公社组织统一调配农村劳动力资源(主要是青壮年男劳动力)。在1957年大跃进时期,投入水利建设的农村劳动力,“10月份两三千万,11月份六七千万,12月份八千万,1958年1月份达到一亿。”[10]据统计,当时全国农民做了130多亿个劳动日,若以1亿劳动力计算,每个劳动力就做了130个劳动日。“这实际上是5亿农民的总动员。”[11]1958年冬季到1959年春季、1959年冬季到1960年春季,“投入劳动力的最高额也曾达到7 000万人。”[12]从年均投入水利建设的劳动力数量来看,1958-1960年的3年间,“各省市自治区年均投入水利建设的劳动力一般达到占本省区农业劳动力总数的20%至30%,最多的达80%。”[13]1965年11月底,全国投入水利和其他农田基本建设的劳动力达到3 200万人。1970年冬到1971年春,全国有近百万干部、1亿农民参加兴修小型水库、水渠、塘堰和打井,还建设了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人民公社时期全国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和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由广大农民在冬春农闲季节修建的。
第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我国粮食产量从1985年到1989年出现超常波动和徘徊后,政府开始关注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并从制度上组织农民参与农田水利的建设。“两工”(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制度的设计与实施,主要目的即在于此。
1986年中央提出要“建立必要的劳动积累制度”,198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文件中,进一步明确规定“要建立和完善农村水利劳动积累工制度”,并规定“每个农村劳动力每年投入农田水利基建的劳动工日平均10-20个,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多搞些”。 据统计,1987年全国平均每个农村劳动力投工5.5个,1989年全国建立劳动积累工制度后,1989年、1990年、1991年、1998年全国平均每个农村劳动力投工分别为8.6个、11.3个、11个、20.5个[14-16],呈现增长趋势,遇到特殊情况农民还要临时提供更多的无偿劳动数量和时间,其数量肯定不止20个。
1998年,劳动积累工制度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来,“1998年,全国共投入劳动积累工90亿个,劳均投工20.5个,比1988年增加了12.3个。湖北、云南、四川、辽宁等省均超过30个。依靠劳动积累,1999年全国共兴修了200万处小型水利工程,相当于增加了450亿元的投入。”[16]
“两工”制度(2001年国家推行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提出,在3年时间里逐步取消“两工”制度)的设计,特别是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主要目的劳动积累工制度,实际上仍然是农民利用闲暇时间的劳动替代了国家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的不足,对我国农田水利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农民始终是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主力军,是农田水利建设物质资源的重要提供者。充分依靠农民、尊重和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鼓励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选择、开发和运行,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是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农村基层组织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利益交换作用
在我国长期存在资本和技术缺乏的条件下,如何防洪减灾、提高粮食产量,进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就成为效率最高、成本最小的途径之一。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就是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的配置、协调,实现集体行动的组织动员,需要依靠一定结构的组织才能实现。农村基层组织的建立,界定了基层组织与农民的权利和义务,发挥了基层政权在国家和农民之间的利益交换作用,成为动员和激励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保障。
(一) 人民公社时期
新中国建立后,政治性组织的农村党支部在农村中迅速建立,成为农村政权最重要的组织类型,为实施党的一元化领导奠定了组织基础。从1952年12月提出引导农民走农业互助合作道路到1958年向人民公社的转变,是农村经济组织的根本性变迁,农村基层组织得到了全面整合。人民公社逐渐成为一个囊括了多种组织功能的农村基层组织。人民公社在农村实现了与整个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相匹配的政府职能,既为工业化提供农业剩余资金和原料,又成为农民获取生活资料的重要组织依托,可以说人民公社沟通了国家工业化的目标与农民利益之间的联系,担负起在农村大规模、全面快速推进农村现代化和提供农村公共物品的作用,组织动员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就是人民公社组织的重要组织功能之一。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