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对老年人的心理干预与心理教育。从职业角色向非职业角色的转变,是老年群体无法回避的一种角色转换,由此带来的角色适应性问题是老年群体常见的心理困扰。为此,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我省老
高度重视对老年人的心理干预与心理教育。从职业角色向非职业角色的转变,是老年群体无法回避的一种角色转换,由此带来的角色适应性问题是老年群体常见的心理困扰。为此,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我省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的要求,在针对老年群体的心理疏导方面,应逐步建立与完善老年心理服务组织和网络,培训心理服务专业人员,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乡镇、街道及有条件的社区要设立聊天、心理咨询等服务场所,要开展正常的心理干预与心理咨询服务。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心理教育,特别是临终教育(死亡教育),包括对生命的意义、生与死的本质的认识,对临终的态度、应对方式及其调适等。由于中国的文化基因中人们对“死”字的禁忌,笔者建议在措辞上用“临终”、“辞世”或“谢世”来替代“死亡”,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作这样的改变,其目的不是引导老年人回避死亡,而是还个体生命以尊严,彰显老年文化的人文关怀。同时,也有助于缓解人们对“mercy killing”的非理性拒斥,甚至可以将“mercy killing”的中文翻译由“安乐死”改为“安乐辞世”或“安乐谢世”。
要着力解决农村老年人群的文化贫困问题。江苏目前的老年文化存在比较显著的地域差异性,农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老年文化贫困问题突出。与发达地区的城市老年人相比,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老年人难以摆脱生活困境,医疗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精神文化生活也较贫乏,是一个迫切需要提供物质援助与精神关爱的弱势群体。为此,无论在老年发展规划制定,还是在资源配置、制度建设、工作指导上,都要向农村倾斜,促进农村老年文化的快速发展。首先,必须从完善农村养老制度层面,在满足农村老年人基本生存需求的前提下,保障与提升其精神文化需求。与此同时,应充分调动与挖掘城市老年群体的人力资源与文化资本,对农村老年群体进行文化帮扶,使其摆脱文化贫困,令其晚景不失生命的尊严。这也是城市反哺农村、推进江苏城乡老年文化一体化进程的务实之举。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普特南,王列等译.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72.
[2]反思国家应急体系:雪灾暴露出问题[Z].http://news.sina.com.cn/c/2008-02-21/105614986962.shtml
[3]郑也夫.代价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5:41.
[4]王强.治理与社会资本问题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4):76.
[5]赵全军.治理视野下的中国社会资本整合[J].江汉论坛,2005(8):137.
[6]郭春燕.论转型时期社会控制体系重建的必要性[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4.
[7]卜长莉.社会资本的负面效应[J].学习与探索,2006(2):57.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