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市场优化与平衡了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指产业结构由较低的技术层次向较高的技术层次过渡的过程,也可称之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众所周知,文化产业中各个部门的利润不同,市场机制通过利润的高低引导资源
最后,市场优化与平衡了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指产业结构由较低的技术层次向较高的技术层次过渡的过程,也可称之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众所周知,文化产业中各个部门的利润不同,市场机制通过利润的高低引导资源从低利润的部门流向高利润的部门,通过资源在不同部门间的流转,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这一功能通过价格机制实现,在利润的诱导下,文化资源自由流动,从而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均衡。
2.3 产业技术的革新者
市场竞争是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指通过降低产品与服务的价格来取得竞争优势,非价格竞争指通过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来战胜对手。企业要降低价格,必然要降低生产生本,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等方式来降低成本,这就迫使企业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升级与改进。企业要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也须依赖技术的改进与创新。如今,有些出版企业会在销售的纸质书籍中附加二维码,读者通过手机或者电脑设备扫描二维码,即可下载与书籍相关的音频视频文件,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增加了读者的多媒体体验,提升了书籍本身的质量。
其次,技术自身的市场化推动了产业技术的革新。技术市场推动技术进步表现为:(1)技术市场促进科学发明向技术革新的转化。革新是指新发明“在一家公司的生产过程中的实际体现”[4]。技术发明转化为技术革新一般情况下是发明工作就在企业生产内部进行,或者通过技术市场来连接研究机构与生产企业。(2)技术市场中,发明者通过买卖专利获得经济报酬,这激励发明者与研究人员不断从事新的发明创造工作。数字技术促使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如电子书产业中普遍采用数字权利管理技术(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在图书版权保护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4 文化产业资源的配置者
文化资源指人们从事文化产品生产、文化经营活动所必须的要素,即生产文化产品的资金、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文化资源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成果的精华,由包含丰富思维活动的物质产品与精神活动组成。文化资源一般包括物质文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文化人才资源、文化技术资源、文化资本资源等。凡是可以产业化经营的文化资源应当体现这类资源产品的属性并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
理论研究表明,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市场机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即最优经济效率的状态,也是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现实的市场并不能完全达到完全市场竞争严格假设的条件要求,资源配置也达不到完全最优的状态,但这并不能否认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优化作用。市场配置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体现出文化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使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了解市场信息并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调节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文化资源到各个文化生产部门,让优质的资源向最有效率、收入最高的文化生产部门及市场主体流动,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佳整合,提高生产效率。
2.5 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者
首先,市场机制对产业技术具有促进作用。竞争机制促使生产者积极改进技术,以获得利润最大化。
其次,市场机制促使市场人力资本提升。人力资本通常指劳动者身上的知识、劳动技能、劳动品质等能力,其形成取决于人们对教育的投资。劳动力市场通过工资机制刺激人们追求高收入高利润的同时必须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提升自身的劳动技能。
第三,市场机制促进物质资本的形成。文化资本市场可以筹集资本。
最后,市场机制促使市场上出现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交易的中介机构。这些机构通过沟通文化企业与政府、文化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联系来促进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与交换。
3 两个角色协调互补,确保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3.1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决定性作用
3.1.1 市场机制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最佳机制
首先,价格机制引导供求。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市场价格作为资源配置的调节者与指示器,决定着文化资源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流动与分配,这种调节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大致趋于平衡。
其次,竞争机制促进优胜劣汰。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企业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必然苦心经营、科学决策,努力改进与创新产业技术。而那些高成本、低质量的的企业必然会慢慢亏损,最终被淘汰出局。
第三,风险机制提示风险。市场经济中的风险机制指在市场活动中企业追求盈利的行为与面临亏损、破产之间的联系与作用机制。在产权明晰的条件下,风险机制是保障市场健康运行的基本条件,它常与竞争机制共同作用,淘汰不合格的企业。企业在可能带来亏损或者破产的市场环境下,只有改善经营,增强技术,提高对风险的应对能力,才能存活下来。同时,高风险常常带来高收益,这也鼓励企业打破常规,勇于冒险进入新的产业领域。
最后,反馈机制传导信息。市场的供求比例、价格起伏、市场竞争状况均作为市场经济信息表现出来,这些信息经过市场的转换,成为新的信息反馈输出,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这些信息在反复转换与传导的过程中为国家宏观调控与企业微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1.2 政府配置资源存在缺陷
首先,政府可能存在腐败行为,并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政府在执行公共权力时易于成为利益主体,尤其是那些权力不受制约的政府,使得设租、寻租行为产生,企业与政府进行钱权交易。对于文化产业中政府这类背离社会福利与市场效率的行为,我国还缺少相应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其次,相对市场配置,政府配置效率低下。政府部门不处于市场的内部,因此对市场的变化作出的反应不如市场主体那样敏感、迅速。政府可能会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决策,在市场情况发生改变之后还迟迟不能作出调整。
最后,政府行政管理成本过高。我国行政体制的条块分割,同一生产经营行为的审批往往涉及多个政府部门与机构,不同的行政部门常常因为利益分割导致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整合成本居高不下,并且出现越位、缺位管理现象,同时也加重企业负担。
3.2 政府的作用在于矫正文化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虽然高效却不是万能的,因为市场也存在失灵。
首先,文化产品会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包括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文化产品的正外部性表现为对社会及人类的发展有积极影响,如我国农家书屋项目的设立使广大农民群众有条件获得丰富的精神食粮,对提高我国整体社会文化水平有积极的影响。反之,文化产品的负外部性表现为消极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对消费者有不良的影响,会误导消费甚至对整个社会都产生整体的负面影响,如暴力、色情书籍对青少年的成长会产生不良影响,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由于外部性无法通过价格机制反映,因此市场中正外部性的产品常常供应不足或者过度,这就需要政府应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加大对正外部性文化产品扶持,打击与惩戒具有负外部性的文化产品。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