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内地跨境人民币流动研究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官铭超 发表于:2014-12-24 12:18  点击:
【关健词】跨境人民币流动;非均衡性;离岸人民币市场;人民币国际化
摘 要: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削弱甚至扭转,境内人民币通过贸易渠道对外输出速度放慢,境外人民币回流内地则受到政策的较严格限制,现阶段香港与内地的跨境人民币流动呈现“非均衡性”特征,导致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缓慢,人民币国际化动力不足。因此,探索拓展资本项目下人民币跨境流动的渠道,加快业务创新步伐,增强人民币境内外双向流动的均衡性,以此来带旺香港业务需求,迅速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4)12-0028-06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4.12.06
  一、引言
  从2009年7月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至今,跨境人民币流动总量增长迅猛。统计数据显示,人民币在国内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总额占比从2010年1.7%上升至2013年15.8%,2014年一季度更升至23.2%①。2014年上半年,我国以人民币结算的对外贸易额达到3.3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总贸易额的27%,而在2010年时仅为3%,其中经香港银行处理的交易量约占88%。香港人民币存款也从2009年的560亿元增长至2014年6月的9259亿元,增长幅度超过了16倍②。目前,香港已经成为中国本土人民币市场之外的、境外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公认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对人民币“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考察香港与内地的跨境人民币流动特征和影响,对反映人民币在境内外的流通情况具有典型意义。
   二、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学术和金融界对跨境人民币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货币国际化途径、跨境人民币流动渠道和跨境人民币流动风险等方面。
   对于货币国际化的主要途径,现有研究指出应建立货币的境内外双向流动机制。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11)认为,货币国际化的主要途径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多种渠道持续输出本币,同时逐步拓宽本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回流渠道,从而促使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的协调发展[1]。该课题组还认为,开放外商直接投资和境内债券市场,逐步构建顺畅可控的境外人民币回流机制,有利于促进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协调发展。韩文秀(2011)指出,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主要是借助于经常项目顺差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共同推动力,与之类似的还有日元、德国马克和欧元,均是在经常项目贸易顺差的情况下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力度,进而有效推动本币走向世界[2]。王世光、王大贤(2011)认为,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必须同时具备国际支付结算、国际储备等功能,因此需要建立境内货币流出机制和境外货币回流机制[3]。中国社科院“人民币国际化”课题组(2011)就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进行调研后,建议拓宽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流入流出机制[4]。
   对于跨境人民币流动的主要渠道,现有研究认为应重点拓宽跨境投融资渠道。刁云涛(2010)等指出,境外人民币的投资和融资渠道狭窄,导致境外持有人民币资金的意愿不强,已经成为阻碍人民币“走出去”的重要瓶颈[5]。张建军(2010)认为,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稳步开展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将促进投资便利化,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6]。王勇(2011)指出,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有助于促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7]。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课题组(2011)提出,开展跨境人民币融资有利于满足贸易融资需求、有利于资本输出,建议中国借鉴日本“黑字还流”模式推进人民币海外直接投资和跨境融资[8]。
   对于跨境人民币流动的风险,现有研究认为风险主要来自于跨境套汇、套利行为对内地货币政策的冲击。徐少卿、王大贤(2012)指出,在人民币升值压力明显、境内外利率差异较大的背景下,不少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跨境套利,加剧了“热钱”流入的严峻形势,制约了境内货币政策的实施和跨境人民币业务的长远发展[9]。BIS的研究报告(2011)指出,离岸人民币银行业务将由在中国内地之外使用存款向为国外借款人发放贷款演变,在某个阶段人民币贷款将通过银行间市场和直接跨境贷款渠道流入中国,将使货币和信贷控制复杂化[10]。何东和MacCauley (2010)研究欧洲美元市场发展历程,指出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即使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离岸市场也可以发展而且风险可控[11]。马骏(2011)分析了离岸人民币市场冲击中国境内货币政策的可能性,测算不同的离岸市场操作可能对国内金融市场产生的具体影响,并认为应该鼓励境外人民币的第三方使用和人民币FDI[12]。吴宇(2011)建议,选取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以有效规避离岸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实施的影响,增强境内货币政策独立性[13]。
   已有文献对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问题的动因、意义、模式和存在问题作了初步探讨,但只是从流出或回流的一个角度去研究跨境人民币流动问题,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还停留在动因、意义等研究层面,未能深入探讨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的特征、原因及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三、跨境人民币流动呈现“非均衡性”特征
   目前,香港与内地跨境人民币流出和回流主要有贸易结算、跨境投融资、个人汇兑、货币互换等渠道(见表1),呈现“非均衡性”特征,即人民币于在岸金融市场与离岸金融市场之间的流动存在不适应市场需要的阻碍,导致离岸金融市场的人民币资金池和流动性不足[14]。
   究其原因,在于传统的经常项目渠道遇到瓶颈,而资本项目渠道则受到诸多限制。一是贸易结算渠道输出人民币乏力,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不足。自2004年2月开始,由于香港人民币自身无法创造足够的信用,因此香港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存款主要依赖内地经常项目下的贸易结算渠道输入。由于香港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相比内地更低、存在套汇空间,内地进口商比出口商更愿意接受人民币,因此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结构上进口远大于出口。随着美元汇率自2014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中逐步反弹、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减弱,人民币的单边升值预期开始削弱甚至扭转,人民币汇率逐渐呈现双向波动。受此影响,2014年上半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收1.23万亿元,实付2.04万亿元,收付比从2010年的1:5.5提升到1:1.66①,日趋平衡的收付比预示人民币境外需求减弱、对外输出速度变慢,直接影响了香港人民币存量增长速度的放缓乃至停滞,难以保证香港人民币资金池良好的流动性。

     二是人民币回流内地的渠道受到较严格限制,不利于扩大香港离岸市场的人民币资金池。基于境内外人民币存在利差、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步减弱,香港人民币回流内地的愿望较为强烈,但现有政策仍有较严格的限制。目前,香港大部分人民币主要通过存款渠道回流内地。由于香港企业缺乏借入人民币的动力,香港银行只能将大量的人民币净头寸存放在中银香港,然后由中银香港存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实现间接、被动的回流。其他渠道则有明确的规模和政策限制。比如,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主要面向境外央行、港澳清算行、境外参加行等三种机构开通;人民币FDI出资金额必须达到3亿元人民币以上,且不得投资证券及衍生品;RQFII额度需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批,截至2014年6月末,累计批了2503亿元人民币的额度,香港地区虽然获得绝大部分的份额,但近一半处于闲置状态;内地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需逐笔审批,耗时一般为1-3个月;香港银行机构对内地企业或项目发放人民币贷款仅在深圳前海、上海自贸区试点,审批严格,金额有限。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