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公民作为外交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指向〔8〕 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时期内,中国在国际上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应对西方的封锁合围。维护独立安全、拓展国际空间就成为中国的首要利益,因而也是外交工作的根本
(一)将公民作为外交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指向〔8〕
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时期内,中国在国际上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应对西方的封锁合围。维护独立安全、拓展国际空间就成为中国的首要利益,因而也是外交工作的根本目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国家利益从输出世界革命转变为经济发展和对外合作,外交工作的重心也相应地调整为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进入新世纪,面对经济持续增长而带来的各种问题,中国迫切需要对国家利益结构进行重新排序,构建更加多样和均衡的利益格局。由于国内公民权利意识的兴起,以及决策者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保障公民的利益和权利理应成为国家利益的核心内容。而在对外政策上,公民就应成为外交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指向。将公民作为外交的根本目的就是把维护和促进公民的权益作为一切外交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不管具体的外交工作如何,最终的价值指向都是促进全体中国公民的福祉。这意味着有关公民权益的事务在外交中具有优先性,任何时候都要围绕民众的真实需求来思考和解决外交问题。将公民作为根本目的和价值指向,使得长期处于失语和缺位状态的公民回归到政治生活的中心,确立起公民在外交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也使得中国外交从高度政治性变得更具人文和道德内涵。我国在此次利比亚撤侨中海陆空齐动员,派出军事运输飞机,出航现代化装备的军舰保护撤侨行动,租用邮轮撤运滞留利比亚港口的数千名中国人,都堪称“新的突破”。国内连续数日每天派出15驾航班接回侨民,这种大阵仗,也是一些国家难以办到的。援救行动中,无论租用国外客船、游船、客车、旅店,动用国内的客机、货船、军舰,还是3.5万侨民吃住行,都是巨大开支和国力消耗,其根本目的和价值指向就是确保中国海外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短短12天时间里,中国完成了最大规模的一次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的壮举,及时有力、方式创新、立体高效,展示了举国办大事的能力,更彰显了我国外交工作的以人为本理念和内涵。
(二)维护和发展公民权益的外交手段要“全方位、多层次”
随着时代的发展,外交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官方交往方面,外交主体日趋多元,外交领域日益拓展,内涵不断丰富,新形式和新载体层出不穷。传统的简单、生硬的外交方式和单纯的实力外交手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日益相互依存的世界和民主化、多样化的国际关系发展潮流,将在维护和发展公民权益方面遇到不小的阻力。因此,需要不断拓展外交的领域和内涵,在传统的经济外交、政治外交、军事外交基础上,丰富发展公共外交、多边外交、会议外交、维和外交等形式,综合运用各种外交手段,提高统筹调动各种外交资源、为民众谋取和发展利益的能力。同时,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合理正当地使用国防力量维护我国的海外利益,不断探索谨慎克制地以军事力量维护海外利益和公民权益的方式方法。
(注:《经济学人》日前刊文称,此次中国政府的利比亚撤侨行动展现了中国军队的信心与实力,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中国政府和军队长期对解放军远距离执行任务持谨慎的态度,一来是担心会激起其他国家对中国军事野心的恐慌;二来则担心向潜在的对手曝露自己的弱点。而不论是在联合国维和任务还是国际灾难救援中,西方社会一直说服中国军队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中国政府对此一向谨慎克制。)
为了维护中国公民人身安全,加快从利比亚撤侨速度,中国政府想方设法调动一切外交资源和手段,共调派了91架次的中国民航包机、12架次的军机、5艘货轮、1艘护卫舰、租用了35架次外航包机、11艘次的外籍油轮、100班次的客车,从海陆空三路实施全方位大规模的撤离行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的行动,〔9〕也是“全方位、多层次”外交实践的生动体现。
(三)外交成果最终要体现为民众权益的维护和增长
国际政治历来被视为国家间争夺权力和财富的斗争,一国外交战略是否成功常以这些要素的实现程度来考量。然而,国家权力的获得并不自动带来公民权利的切实保障,国家财富的增长也不意味着民众利益的必然增加。因此,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博弈不仅是争取抽象和整体化的利益,更需要将其转化为本国公民权益的实现。外交成果最终要体现为民众权益的维护和增长,事实上就是以人为尺度重新确立外交工作的评价标准。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国家的外交组织、外交活动和外交内容都要以人的标准来衡量,即是否满足人民的需要,是否为人民尽到责任,是否受到人民的有效监督,是否维护每个公民在世界上的权利。〔10〕只有将外交取得的成果体现在每个公民的实际需求中,由全体公民共同分享,外交工作才具有认同基础和持续性。此次利比亚撤侨行动自始至终由政府主导,举国之力倾情救援,从国家领导人关注,国务院成立应急指挥部统筹协调,到派出前方工作组、驻外使馆联动,军民协作,都是国际上的创新之举。第一次采用了海陆空联动的撤离方式;第一次大规模动用民航飞机,租用外国邮轮和飞机;第一次采用将人员摆渡至第三国再撤回国的方式;第一次使用只有一张纸的中国公民应急旅行证件。为了保障在利比亚人员的生命安全不遗余力、想尽办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在外交领域的生动诠释,是包括海外华侨华人在内的“中国人”的生命价值“与日俱增”。
〔参考文献〕
〔1〕邵峰. 外交为民:我国外交内涵的新扩展[J].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4).
〔2〕以实际行动体现“外交为民” [N]. 人民日报,2010-11-02.
〔3〕杨洁篪. 努力开拓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新局面[J]. 求是,2011,(4).
〔4〕龙露. 赵启正图解公共外交:让外国了解真实中国[N]. 北京晚报,2011-03-06.
〔5〕张蔚. 试析近年来中国的领事保护[DB/OL].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网站,2006-05-31.http://www.gqb.gov.cn/news/2006/0531/1/2521.shtml.
〔6〕利比亚撤侨行动“大竞赛” 多国因动作慢受到指责[DB/OL]. 凤凰网,2011-03-08.http://news.ifeng.com/mil/4/detail_2011_03/08/5033878_0.shtml.
〔7〕吴姣. 杨洁篪:外交为民是重点 外交部“很接地气”[N]. 中国日报,2010-12-12.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