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概念及其嬗变
消费的本意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外物所具有的强烈的获取欲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变迁,消费概念经历了“物的消耗”、“社会交流体系”和“物质变换”的依次分化过程,最终形成了消费概念的“三维立面”。
(一)消费的基本内涵:物的消耗
亚当·斯密的论断“消费是生产的唯一结果和目的”标志着消费在经济理论中重要地位的确立。马歇尔将生产和消费看成是两个相反的物质过程:生产的目的在于通过改变物质的形态与排列,使之产生效用,以适合人们的需求;而消费则可以看作是负的生产,是对物质的重新整理、在破坏与消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效用的满足。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生产“主体的”与“客体的”消费分别指向人的消费与生产资料的耗费,所不同的只是人是“生命力”的消耗,而生产资料则是存在形式的转化。由此,消费被视为一种“消耗”物的行为,其基本内涵是“物的消耗”。
“物的消耗”这一内涵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初期,重商主义理论认为交换产生社会财富,对外贸易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因而,消费在这一时期被看作是一种无意义的消耗,应当尽可能地节制消费。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伯纳德·曼得维尔率先在《蜜蜂的语言》中描绘了因为厉行储蓄而使一个本来富裕的社会面临困境的过程。随后马尔萨斯、西斯蒙第、凯恩斯、马克思也相继阐述了消费不足引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机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西方发达国家采取凯恩斯刺激消费政策,带来了产业的快速升级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作为“物的消耗”的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当代社会的稀缺由绝对稀缺逐渐演化为一种结构性稀缺,即由于需求与生产之间存在永恒的张力,所谓的“多”与“少”是现有的生产能力与需求相比较的结果。结构性稀缺使得社会的持续发展有赖于新的消费需求的持续产生,以至于不断缔造新的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在这种逻辑下,浪费逐渐内化为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而确保消费作为一个“正值”源源不断地加入到经济发展指标的计算公式中,“物的消耗”被推向了极致。
(二)消费社会凸显消费的意义性内涵
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短暂停滞后,西方发达国家相继进入到一个生产供应充足、物质产品丰裕的时代,波德里亚称之为“消费社会”。他之所以用消费来定义一个时代的社会样态,是因为此时的消费已经普遍从其基本的功能性中解放了出来,消费之所以备受关注,并非仅仅围绕其使用价值,而是其所具有的符号意义。简言之,几乎同样质料的衬衫会因品牌的不同而价格相差几十甚至上百倍;相同马力、相同品牌的汽车,会因设计的个性化不同而产生巨大的差价。可以说“消费生产着商品的品牌和等级,进而生产整个符号体……消费生产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消费生产着个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消费抓住了整个生活,成为了生活的中心,时代的标志”。
此时,消费对象的指向已经不再是具体的、实体性的物的消耗,而变成了一种现象,或者说一种符号,以至于政治的、历史的或者文化的等等事件都可以以信息符号的方式具有消费性。“物的符号意义”逐渐从消费的“物的消耗”内涵中凸显出来。完成了消费概念的第一次分化。消费概念分化所带来的转变对现代社会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个人越来越少地依据出生、血统、种族等级和阶级成分来识别其等级,越来越多地依据消费、物品和广告系统来划定。由于消费所区分的阶级并没有共同的利益,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实现更高一级的消费方式而完成阶级的跨越。以意义性消费为特征的生活方式最终导致了一个必然结果:意义性消费与浪费、奢侈存在历史的内在一致性。若每一个阶级或阶层的人总是把比自己高一阶级或阶层的消费标准作为追求目标,社会又存在追求奢侈消费以实现地位、博得荣誉与尊重的习惯和风尚,那么在这种驱动力的作用下,人们的消费将越来越脱离实际需求。看似理性的微观个体行为,由于其依赖化石能源,依赖高投入、高排放的生产活动,带来的是巨大的物质、能源浪费。
(三)生态危机时代对物的消耗的“回归”
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增加了不可更新资源的开采,成功缓解了世界上大部分人口消费品短缺的状况,然而,与此相伴的经济增长也正在侵蚀有限的自然空间,削弱自然提供物品和服务的能力。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指出:“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赫尔曼·戴利则从“空的世界”到“满的世界”来形容这一根本变化。“空的世界”描述的是经济规模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较小的状态,“满的世界”则是描述目前经济规模接近或超过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状态。
“规模”是经济学系统相对于包含和支撑他的生态系统的物理大小。“规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经济系统是地球系统的一部分,整体消费规模扩张而失去的最重要的自然空间或功能构成了扩张经济的机会成本。当宏观经济增长的成本高于其产生的价值时,增长就是“不经济”的增长。这意味着相对于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宏观经济系统应该存在一个“最佳规模”(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随着经济的增长,自然资本以物质形式不断转化为人造资本。不断增加的人造资本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多,不断减少的自然资本提供的服务则越来越少。边际效用(MLD曲线反映人造资本增量的边际效用递减,边际负效用(MDU)曲线反映随着更多的自然资本转化成人造资本,增长的边际成本(牺牲的自然资本服务和劳动的负效用)递增。宏观经济的最佳规模位于b点,即MU=MDU或ab=bc,此时正的净效用最大,e点为无效极限点或称为消费者厌恶点。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