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结束语 众所周知,由于以往过分强调索绪尔的语言哲学主体论,而忽视实际言语活动中意识形态对语言结构系统的持续渗透。对此,巴赫金提出将语言符号与个人行为、具体语境与意识形态结合,从语用学维度分析词语的具体含
4 结束语
众所周知,由于以往过分强调索绪尔的语言哲学主体论,而忽视实际言语活动中意识形态对语言结构系统的持续渗透。对此,巴赫金提出将语言符号与个人行为、具体语境与意识形态结合,从语用学维度分析词语的具体含义和使用规律。(赵一凡 2007:91)这也促使笔者对“萌”在语用学范畴作出上述尝试性阐释,结果发现在具体语言交际过程中后现代社会中的亚文化行动样式和价值判断对语言结构的渗透,从而总结出以“萌”文化为代表的青年亚文化表现出虚构意志、符号化消费、断片式经验等主要特征。
从上述“萌”的使用情况可见,本质上,它体现以动慢、网络游戏、轻小说为主要消费内容的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审美意识形态。首先,审美主体本身就拒绝将自我移入审美对象的世界中,仅仅从客体对象上选择具有视觉化、夸张性、刺激性的某些特殊属性符号,以此为端绪创造私人性想象空间,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在这一过程中,“符号”、“要素”具有了超越完整统一的审美客体的重要性。以动漫、网络游戏等为主要娱乐内容的青年亚文化群体在其审美过程中不再以追求对象背后的深层含义为目的,吸引他们的是视觉性的拟像符号。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消费模式的同质化,符号消费和全球互联网络文化的勃兴,出现日益多样化的亚文化群体。虽然其行动样式和价值判断不一而足,但是其背后掩藏的是一幅后现代消费社会造就的文化虚无主义图景。
参考文献
成晓光. 语言哲学视域中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建构[J].外语学刊,2009(1).
赵一凡.西方文论讲稿:从胡塞尔到德理达[M].北京:三联书店,2007.
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孟登迎. “亚文化”概念形成史浅析[J].外国文学,2008(11).
胡疆锋.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的生成语境探讨[J].艺术评论,2007(12).
岡田斗司夫. オタク学入門[M].東京:新潮社,1996.
岡田斗司夫. オタクの迷い道[J].東京:文芸春秋,1999.
東浩紀.動物化するポストモダン[M].東京:講談社,2001.
斋藤環. 戦闘美少女の精神的分析[M].東京:筑摩書房,2004.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