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转喻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WWW.NYLW.NET) 作者:柳新军 杨军 发表于:2011-04-12 11:58  点击:
【关健词】转喻;任意性;理据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是近些年来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当代认知理论认为转喻是概念上的相关现象,体现的是一种邻近关系,人类的认知思维具有转喻性特点。客观世界的符号化离不开转喻机制,转喻的替代关系普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语言符号音义的结合、人类对客观

索绪尔把语言符号看做由能指(音响形象)和所指(概念)构成的心理实体,并指出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有关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原则被索绪尔称为语言符号的第一条基本原则。长期以来,很多研究者对索绪尔的任意性理论提出了大胆的质疑和批判,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问题随之成为语言学界关注和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这个问题再度成为语言学界争论的焦点。不少学者运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从人类思维和语言运作的基本机制出发,通过隐喻理论重新论证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问题,其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从另一普遍机制——转喻角度——研究该问题的论著却很鲜见。转喻与隐喻同是语言运作的两种基本机制和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转喻对语言的产生更具本源性,本文试从转喻角度出发对语言的任意性与理据性问题再添拙见。
  
  
  一、转喻及其运作层面
  
  1 转喻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
  对转喻问题的关注最早出现在柏拉图(Plato)关于符号的任意性或本质的争论中,此后,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也提出包括转喻在内的四种观点来支持符号的任意性。在古典修辞学中,转喻被视为单词、事物的替代或词义的发展过程,这影响到对语言符号任意性与理据性的考察。近代语言学研究中乌尔曼(Ullman)指出转喻与隐喻是词义衍生的两种基本模式,是词汇所指发展的基本理据。当代认知理论将转喻视为概念上的相关现象,是人类概念化的一种心理机制、认知思维方式、语言的普遍机制。这样,转喻不仅从本体论真实世界的“相邻”定位转入到概念世界中的一套关系,还为从音义关系重新考察语言的任意性与理据性带来了新的可能。
  
  2 转喻发生的层面
  Radden&Kovecses认为:“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概念实体或载体(vehicle)在同一ICM(理想化认知模型)内,向另一概念实体或目标提供心理可及。”他们认为ICM不仅可以分别存在于现实世界、概念世界、语言(形式)世界之中,也发生于这三界之间。ICM可以分为符号ICM、指称ICM、概念ICM,前两种ICM可生成四种转喻关系,第三种ICM也可生成四种转喻关系:
  (1)形式转概念,如mry(喵喵)-猫的叫声(“mry”这个词转喻指“猫的叫声”这个概念,这是最基本的音义关系)。
  形式转概念是对语言本质的揭示。客观世界的存在是多维的、立体的,反映到思维和概念中是复杂的,但用语言形式(能指)表达多维立体的外部世界(所指)时,就要将相关的信息压缩在一维的线性关系中,这种压缩与选择是有所取舍的,只能放弃一些非本质的、非凸显的要素,以凸显的要素来代表认知的结果。
  
  (2)概念转事物/事件,如概念“cooaka”(狗)转喻现实中的一只狗。
  人类认识外界事物一般是从该事物的某个局部开始,聚集于局部,并由一个局部至另一个局部,直至整个事物;认识同时也是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动态过程,认识是不可能完结的。
  (3)形式转事物/事件,如“Bahr”(万尼亚)转喻叫这个名字的人。
  在许多语义三角图中,这两者是用虚线连接的,通过“世界的观念化”即概念连接,“语义的对象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观念化的世界”,这涉及(1)、(2)两个方面。显然,无论是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还是在命名过程中,即最终表现为语言对世界的描述中都有转喻的参与。
  (4)符号(形式-概念)转事物/事件,如“poca”(玫瑰花)这个词转喻指一朵真玫瑰花。
  类指与实指构成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大量言语中归纳出的语言意义是高度抽象的,它相当于“原型”、“典型概念”,而“非典型成员”只是这种潜在抽象“原型”的一种现实的变体、部分或个体。个体可以反映整体,整体也规定了个体的性质与表现方式。
  (1)~(4)说明:概念构成了客观世界的转体(转喻的喻体),语言构成了概念世界的转体,语言意义也是言语意义的转体。转喻发生在三个本体域之中,也发生在三界之间,如图1所示。
  (5)形式1一概念1转形式2一概念2,“BCRctpana”(全国)代“Becb Hapoii”(全国人民)。
  (6)形式一概念1转概念2,形式一概念1“ctoi”(桌子)代其中的一个子范畴概念2(菜肴)。
  (7)形式1-概念1转形式1-概念2,地点(白宫)代同形式的机构概念“Beibih”。
  (8)形式1-概念1转形式2-概念1,KHP作为Khtahckar Hapoihar Pecnyoahk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缩写形式。
  (5)~(8)主要涉及语言世界内部转体形成的问题,在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范畴模型中,只要在同一个ICM中具有一定的邻近性就可能出现转喻的替代关系,这些替代关系表现为概念转喻模式,如图2所示。
  在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问题上,无论取索绪尔的最初定义,还是将其理解延伸到语言的其他层面,在上图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关系,图1中(1)~(4)的关系即语言的产生问题,图2中(5)~(8)是语言符号本身发展与变化的关系。所谓的理据性就是语言符号之所以是这样的原因和依据,这部分关系到转喻在客观世界和语言符号世界中的运作机制。下面我们进一步探讨转喻中的喻体的产生,这关系到客观世界是如何投射到语言世界中的问题,即关系到语言符号的理据性问题。
  
  
  二、转体的选择
  
  转喻体现的是一种邻近关系。具体地说,在同一个认知域内,A和B关系密切相关,由于A的激活,B(一般只有B)会被附带激活,A附带激活B,A在认知上的“凸显”必定高于B。这样,转喻的操作机制与凸显密切相关,它关系着转体选择的问题。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