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V自+(0): V自是使动词,V自与O具有使动性动宾关系, 因此,在自动词使动用法流行的时代,这类格式不 是动补结构。如下例的绝、动、走都是使 动词,与前属动词并列: (1)天用剿绝其命。(《尚书甘誓》) (2)曷
(一)V+V自+(0): V自是使动词,V自与O具有使动性动宾关系,
因此,在自动词使动用法流行的时代,这类格式不
是动补结构。如下例的“绝”、“动”、“走”都是使 动词,与前属动词并列:
(1)天用剿绝其命。(《尚书•甘誓》)
(2)曷震动万民以迁?(《尚书•盘庚》) (3)陈余击走常山王张耳。(《史记•张丞相
列传》) 魏晋六朝以后,随着使动式的衰落,上述使动词逐 渐失去使动的用法,“V+V自+(0)”发展成为动
补结构,第二动词发生了语法化。
(--)V+V抽+(O): 上式在汉代以前不是动补结构,因为第二动
词这时是及物的,与宾语具有动宾关系。如: (1)逾于外墙,射中其股。(《战国策•楚
策》)
(2)以铁锤击杀之。《吴越春秋•夫差内
传》)
(3)能捕得谋反、卖城、瑜城归敌者一人。 (《墨子》卷十五) 六朝至隋唐,受“V+V自”所产生的动补结构的类 化,上例的第二动词(“中”、“杀”、“得”)也发生语
法化,使“V+V他”由连动结构重新分析为动补结 构,如《南史》卷二十五:“自可相拍手笑杀。”自居 易《送萧处士游黔南》:“不醉黔中争去得,磨围山 月正苍苍。”前一例“杀”表示动作的程度,后一例 “得”位于非取得义动词之后,词义已十分虚化。
(--)v+O+V白: 该格式发展于中古时期,如《贤愚经》卷十一:
“今当打汝两前齿折。”《太平广记》卷一百一十 六:“打白石像右手落。”受前两种格式所产生的动 补结构的类推影响,同时由于动词使动式的消失,
使得“V+V”后一动词位置可以容纳非使动词(见
前文二),因此,在“V+0+V自”发展的同时,也开 始了向“V+V自+O”的转化,V自前移粘附在第一 动词后边,与其合成一个句法整体,这时该“VOV” 语法化为“VCO”。到了晚唐和宋代,很多自动词 都已完成了这种位置的变化。如:
(1)师当时拗折弓箭,将刀截发,投师出家。 (《祖堂集》卷十四)
(2)挎破云门一柄扇,拗折乾峰一条棒。 (《古尊宿语录》卷四十七)
(3)船子以篙打落水中。(《古尊宿语录》卷
四十八) 在这种格式的内部变化中,自动词前移并发生了 语法化,转化为前一动词的补语。在自动词补语 化的同时,宾语位置也发生了变化,进而引起语用 信息焦点的变化,“宾语的每一种不同的语序,在 说话人看来都有不同的信息核心”【81这时句子的 焦点由宾语承担,而这种表达更为省力,如《太平 广记》卷一百二十一:“打双脚胫俱折。”“打双脚
胫”与“双脚胫俱折”是两个命题,耦合为一个命
题,然后“折”前移形成动补结构。在该例中,无论
第二动词处于什么位置,其语义指向都不变,但对 同一个命题意义来说,动补式使得“动果”直接附 着在“动原”之后,由宾语负荷句子的核心信息,比 连动式的表达更为简洁。
前文从连动结构的融合、使动式的衰落、谓语 结构的变化及动补结构的产生等四个方面,分析 了汉代以后语法环境的变化及其对动词语法化的 影响。由于语法环境的变化,汉代尤其中古以后
动词语法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有:(一)在连 动结构中,第二动词开始规模性的语法化,动补结 构产生并进一步发展起来;(--)新生的动补结构 给动词语法化提供了全新的句法环境,在此基础 上。一些补语动词如“着”、“过”、“了”继续语法 化,因此产生了动态助词这一新的词类范畴;(三) 连动结构第一动词的语法化加剧,一些介词如 “将”、“把”、“比”等由此衍生出来,成为处置范 畴、比较范畴的语法标记。很明显地看出,历史上 发生的语法变化呈现出连锁变化的格局,后一变
化以前一变化为前提条件和促变因素,这些变化 使汉语在中古和中古以后表现出鲜明的区别特 征,标志着汉语进入了重要的转型期。
注释:
①文中所涉及的动补结构专指动结式。
②“一个动词核心”句法限制规则与动词语法化具有密切的
关系,参见作者《“一个动词核心”的句法限制与动词的语法化>。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参考文献i
[1]蒋绍愚.汉语动结式产生的时代[A]//国学研究(第6 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贝罗贝.双宾结构从汉代至唐代的历史发展[J].中国语 文,1986(3).
[3]何乐士.史记语法特点研究[A]//程湘清主编.两汉汉 语研究[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4]程湘清.论衡复音词研究[A]//程湘清主编.两汉汉语
研究[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5]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1.
[6]太田辰夫,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7]何乐士.从《史记>和‘世说新语>看<世说新语>的语法
特点[A]//程湘清主编.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C].济南:山东教
育出版社,1992.
[8]叶南.趋向补语方向的多维性与宾语位置的关系[J】.西 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6).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