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野中的汉语教学(4)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黄华伟 发表于:2010-02-22 10:54  点击:
【关健词】全球化;汉语教学;新课程
(三)评价与激励 评价学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认知的、情感的、动作技能的)或将学生进行分等级以 便甄别而对学生的表现(真实情景中的、模拟情景中的表现;已有的、正在呈现的、可能的表现) 的评价,是一种事实判断

(三)评价与激励 “评价学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认知的、情感的、动作技能的)或将学生进行分等级以
便甄别而对学生的表现(真实情景中的、模拟情景中的表现;已有的、正在呈现的、可能的表现) 的评价,是一种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综合。”【9J相比以前的以选拔和甄别为主要功能的单一 评价,这种评价关注了“促进学生的发展”的人本思想,较能体现全球化的时代特征。
上文所讲的倾听内容就是教师的评价基础,要对学生言语的准确性、形象性、简洁性、清晰 性、完整性、敏捷性及创造性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课堂语言多是口头语言,这就很能考验汉 语教师对言语的感知和判断能力,而且对教师自身的言语表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记》中有这样的话:“教也者,长其菩而救其失者也。”评价不是我们的目的,“长善”和
“救失”才是。教师要充分积极地利用评价的正面效应,即要以激励为主,把评价作为调控课 堂、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也就是说,教师不应该立足于目前而 对学生作出“你是”的判断,而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把目光放到学生的未来,多进行“你能” 的评价。
中华民族要想强大而能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有广阔的胸怀和视野,中国现在不再 落后与封闭,但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必须要让“软实力”的核心——文化思想也变得更开放、 更开阔。以汉语为母文化基石的汉文化,就是中华民族能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而汉语教学就 是获取这种力量的实践,同时也是让汉文化自身永葆青春魅力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评当前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几种倾向[J].语文学习,2005(5):4.
[2]张新木.法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译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王尚文.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N].中国教育报,2004—07—08(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潘涌.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1.
[6]魏本亚,时金芳.走进高中新课改一语文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秦训刚,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6.
[8]罗秋明.“言说”的教育内涵及其价值[J].教育评论,200d(j):77.
[9]柯森,王凯.学生评价:一种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4(8):30—34.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