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农村中小学教师第一学历偏低 教师原有的学历与专业训练情况对其以后的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它们是提高教师的起点和基� S幸徊糠峙┐逯行⊙Ы淌χ挥谐踔形幕交蚴俏母锲诩涞母咧斜弦瞪捎谠椿〗喜
4.农村中小学教师第一学历偏低
教师原有的学历与专业训练情况对其以后的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它们是提高教师的起点和基础。有一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或是“文革”期间的高中毕业生,由于原来基础较差、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他们自学有困难。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学历偏低是直接影响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矛盾。另外,农村教龄较长的大部分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不懂教育规律和儿童心理特征,这也是影响其业务水平提高的原因之一。
5.缺乏教师分流政策
目前凤凰县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所占比例仍然很大,尤其在一些偏远农村小学尤为突出。尽管他们曾经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加上接受新知识困难等原因,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但目前还没有教师分流安置方面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老龄教师分流安置的难度。
三、对凤凰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民族地区教师任职制度
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不具备规定学历和未获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要坚决清退,并实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分类管理和定期认证制度。
建立健全教师均衡配置机制。建立城乡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明确规定在城镇学校的教师晋升高级职务、参评特级教师和县级以上优秀教师,必须在农村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经历;鼓励引导农村学校校长、教师到城镇学校挂职培训。扎实推进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对口支援工作。
中小学教职工实行编制动态管理,定期核定和调整教师编制。城乡基本编制和教师岗位结构比例统一划定,同时适当提高农村学校附加编制标准。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按班数目配备教师,一般的管理人员也纳入教职工编制。
深化教师职务制度的改革步伐,统一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序列,实行职务比例定额到校,并实行教师职务评审向农村倾斜。对那些在农村连续任教10年以上的教师的职务评突出其实际工作业论文不做公开发表要求。
(二)积极推进教师交流制度,切实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 号)及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教人[2006]2 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和完善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轮岗支教定期服务制度。采取长期制、短期制、单向派入制、双向互派制以及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制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支援农村中小学校,切实改变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不合理等矛盾。
1.鼓励和引导城镇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与农村中小学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对校”对口支援关系,通过“结对子”、“手拉手”等多种形式,落实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2.挖掘优质资源,组织开展城镇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到农村服务支教工作,实现优秀教师资源的共享和升值,加快农村中小学名优骨干教师成长步伐。
3.组织开展兼课(兼职)支教。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农村中小学的实际需要,组织城镇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就近农村中小学兼课、带教或“走教”,缓解农村中小学师资不足和学科结构失衡的矛盾。
4.建立农村教师双向交流制度。一是农村中小学要选派优秀教师定期到办学水平较高的城镇中小学跟岗学习、进修提高。二是有计划地选派城镇优秀校长和校长后备人选到农村薄弱学校挂职支教,选派农村中小学校校长到城镇中小学挂职锻炼,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校校长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5.结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积极开发优秀教师示范课远程课件和教学光盘,将城镇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中小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三)稳定民族地区教师队伍
得人心者,得天下。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越来越倚重于从事各类工作人的文化素质,教师的作用得以凸显。面对社会思潮和物质条件得到不断的改善,教师的精神、心理也会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触角近乎无孔不入地散布于每一个人的心域。要想稳定教师队伍,就必须加强教师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因此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要重视教师的精神发展。
一是学校要重视教师的价值观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他们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学校一定要意识到教师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增强教师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其构建合理的人生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
二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以职业价值观为基础。职业发展观是方向,可以引导、推动、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要想成为一名合格或优秀的教师,就必先使其职业价值观专业化,然后再使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化,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化水平。
三是教师价值观教育应同时重视教师的职业理想与现实情况。在帮助教师树立合理的价值观的同时,还应该结合职业理想与教育现实,有意识地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
四是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要重视教师的自我意识,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教师首先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他具有独立的人格,他知道如何有效地运用‘自我’来进行教学活动”,因此,要想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要重视其人格的发展,不断加强其自身修养,从而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四)促进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教师队伍的优化,要优化教师队伍,必须实行改革。
1.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动态高效的管理机制。要在定规模、定经费、定编制、定岗位、定工作量的基础上,实行竞争上岗,建立能上能下的校长负责制;能进能出的教职工聘任制;劳动报酬挂钩的校内结构工资制;奖优罚劣的岗位目标责任制。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