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两年制是中国研究生培养方式改革的尝试与探索,其试点主要是在一部分文科领域中。应该说其试行并不是毫无基础和依据的,在学制改革的酝酿期,学者专家提出的理由也并不是站不住脚的,而且,从国际范围来讲,日本、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都采取短学制,一般不会超过两年,这种学制适合国外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也比较适应其国情,因此,短学制在国外的实行比较成功。[1]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国两年制研究生培养方式改革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不少学校又重新改回了三年制,其中的原因当然非常多,本文主要就文科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中被忽视的“专业研究能力的提升”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专业研究能力的提升是文科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中被忽视的重要方面
在改革中,人们往往关注那些必须调整和改动的方面,而有意无意地忽视那些在改革中仍然需要坚持和巩固的方面,这种忽视常常是改革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原因。专业研究能力的提升就是文科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中被忽视的重要方面。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推动教育改革,包括研究生学制改革的动因不断增加。一般来说,文科硕士研究生学制缩短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降低培养成本,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更快地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自从高校扩招以来,教育资源的相对短缺就越来越明显。硕士研究生学制从三年变为两年,提高培养效率,能够有效缓解研究生教育与研究生培养资源之间的矛盾。二是改变研究生培养结构。虽然对高校扩招诟病之声不绝于耳,但是从根本上说,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不断扩大的表现。当中国本科阶段的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研究生教育的使命必然发生变化,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阶段教育目标本身将需要更细的划分。[2]过去,在整个教育资源绝对缺乏的情况下,硕士研究生教育实际承担了本应由博士研究生教育承担的培养学术型人才这一目标的任务,但是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意识到,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有较大的区分。虽然具体的区分还要视具体的学科差异而定,但一般而言,目前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为博士研究生提供生源,为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另一个方向是为社会建设提供高级实用型专门人才,即相对本科生而言更专业的人才。所以,学制改革一方面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研究生培养机制转型的需要。但是,转型阶段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有效合理的新机制的构建和如何使新旧机制有效接合,所以,目前学制改革的困境实际上并不是改革理由不充分,而是改革机制还未配套的结果。那么,在体制理顺的过渡阶段,除了与时俱进地进行结构性调整外,还应当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呢?
如果在看到研究生培养的两个方向——学术型和专业型的差别的同时,还能看到二者实际上存在着培养目标的共同点的话,就能在新旧体制的过渡阶段找到转化并有序稳定展开的支点。“专业研究能力”应该就是这两个方向上的交点。没有研究能力的硕士研究生既无法成为学术型人才,即博士研究生的后备军,也难以真正掌握某个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沿从而成为高级实用型专门人才。只有具有研究能力的人,才有可能向两个方向上发展,或者因为对学术的热爱而成为学术型人才,或者更愿意从事实践性工作而在某个专业领域不断探索。具有研究能力的学生,可以顺利地往任何一个方向过渡。无论是学术型人才还是实用型人才,他的能力结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应当是研究能力。没有做研究的习惯,没有学到有效的研究方法,无论是搞学术研究还是做具体工作都难以有所作为。因此,尽管研究生培养的总体目标是由社会发展形势、教育环境发展变化来确定的,但其核心目标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专业研究能力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表现和要求,最基本的表现是具有了解和把握该领域前沿并能进一步展开探索的能力。它应当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建立在对本专业知识较为全面了解基础上的,对本领域前沿问题的认知能力、把握能力和探索能力;另一方面是对本领域问题持续不断地进行探索的热情、创新的精神与行动。前者是“术”的层面,后者是“道”的境界。在文科专业中,“学术型”与“专用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术”的层面,即一般来说学术型的人才对本领域的知识掌握得更细致、更深入,更多地在基础研究层面挖掘;专业型人才则向应用方向过渡,但是,在“道”的层面,“学术型”与“专业型”没有本质区别。以往学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是只着眼于“学制”而忽视了“学质”,即在缩短学制的同时,没有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培养“质量”,保证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在两年中仍然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很多人说,两年制导致学生无心学习,疲于应付,心思分散。但是,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三年制的学生就一定能专心于做论文吗?这涉及到一个问题:两年制有没有可能保证学生质量?
就文科而言,这个问题基本能做肯定性回答。第一,硕士研究生是经过比较严格的考试、面试录取的,一般而言,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和比较好的思维能力。第二,研究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正确的方法路径加不断操练的过程,经过两年还是三年的专门训练很难说能有根本性的区别。第三,研究能力的基本要件应当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三项能力对于文科硕士生而言,必须以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敏感的现实感知能力为前提。这两项前提完全可以通过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加以系统性整理和针对性训练而获得,就这一点而言,只要方法正确、时间利用充分,两年时间应当是足够的;但是真正具备这些前提和能力又绝非三年能够实现的,也不是学校教育所能承担的,它是终身学习、终身积累的结果。
那么,在两年制的条件下,提升专业研究能力、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又有哪些呢?
二、课程与导师是提升两年制文科硕士研究生专业研究能力的最关键因素
(一)课程设置的科学化是提升两年制文科硕士研究生专业研究能力的基础
所谓课程设置的科学化的标准和目标,是专业研究能力的提高。在这一点上,首先需要防止步入两个误区:一个是通识教育,一个是因人设课。通识教育能够使人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对于进一步的专业教育的深入无疑具有前提性意义,但是通识教育应当在本科阶段完成或者至少在考入研究生之前完成。这是招收研究生的一个基本素质要求。但是,现实中,因为种种原因,招收的研究生往往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知识面比较窄;甚至一些院校专业招生中完全侧重的是专业基础而不是知识基础、知识结构。这些实际上都是对硕士研究生阶段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的表现。硕士研究生阶段教育围绕的是专业能力的提高,它必须是“博”的基础上的“专”——这一点对于文科研究生尤其重要。没有广博的知识基础、良好的知识结构,两年的专业研究能力的培养就是建大厦于沙漠之上,没有落脚之基。同样,既然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专”,在招收前就不应当片面强调专业基础,因为这是培养的目标而非前提。 既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专”,那么课程设置就没有必要泛化,和专业无关的课程完全可以压缩或干脆取消,从而适应培养期缩短的要求。课程设置的科学化还要真正使课程设置与专业研究能力培养的规律相符合。在这一点上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因人设课的课程设置方式。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导师各种事务、任务繁忙,因人设课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是从教育的职责、教育者的责任出发,这一现象必须加以克服,因为它是课程设置科学化最大的拦路虎或者说主观障碍。课程设置科学化的出发点是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人设课方式的出发点是教师个人的需要、方便,二者难以统一。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