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法对地方税征管效率评估优化设计(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肖加元 发表于:2010-01-18 12:05  点击:
【关健词】地方税 征管效率 AHP法
11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 必然有很大不同。 第三,国税和地税税务人员素质也有很大不同。办税人员素质高低是影响税收征管效率的重要因素, 如果税务人员对税收政策把握好,主动服务意识强,则有利于提高税

11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
必然有很大不同。
第三,国税和地税税务人员素质也有很大不同。办税人员素质高低是影响税收征管效率的重要因素,
如果税务人员对税收政策把握好,主动服务意识强,则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效率。1994年国地税分家时,
税务人员在原有一个部门下进行了划分,大部分业务骨干都抽调去了国税,税务人员素质高低不同对税收
征管效率必然会产生较大影响。
此外,在税务机构经费投入、教育培训等方面国税、地税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这些不同的税收征管
条件对二者的征管效率产生不同影响。
(三)影响地方税征管效率的因素分析
税收征管效率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税收征管效率评价前需要对这些因素做定性分析,找出其主
要影响因素。
一是税收征管的经济基础。税收是社会生产的再分配环节,税基的大小和税源的集中程度对税收征管影
响密切。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税源丰富集中,那么在税收征管过程中,税务部门投入相同的人力物力前
提下,征收的税收收入就比较大。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税收入远远高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二是地区产业结构。地税征收的税种主要是营业税、房产税、地方企业所得税等小税种,这些税种征
收比例同地区产业结构有关。如果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例比较高,同样经济规模,对地方税收的贡献就
会比较大,因此,地方产业结构的比例对地方税收入影响比较大。
三是税收法制基础环境。税收活动是反映国家意志,凭借国家强制力进行的收入再分配行为,如果征
纳双方都能很好地理解执行税收征管法律法规,税收申报率和登记率都会比较高,反之则会比较低。在税
收征管法制基础性建设方面,我国早在1992年就已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后经
过1995和2001年两次系统修订,目前对税收行为各主体的权力和义务都作了具体界定。但在实际执行过
程中,受各税收征纳双方法律意识影响比较大,纳税人,尤其是基层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法意识还比较淡
薄,部分税务人员办税过程中的严格执法也未能很好贯彻。这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税收征纳主体双方对
税收征管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四是税收激励因素。税收激励因素和税收考核对税务征管机构有直接影响。分税制改革以后,税收环
境的重大变化鼓励各地方税务部门的积极性,地税收入和国税收入都呈现较快的增长,远高于同期GDP
增长幅度,这里面税收激励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分税制改变了原有“统收统支” 和财政包干制下的财
政分配格局,“分灶吃饭” 以后地方财政有了税收增收的激励机制,这极大地激发了地税部门加强税收征
管、增加地税收人的动机
五是税收经费投入 税收经费投入包括税务人员经费和税收事业经费。如果我们把税收征管过程看作
为一个生产循环过程,那么税收经费的投入就可以是该生产过程中的投入部分,产出就是税收收入。对税
收经费的投入应该合理测算,以保证税收成本一效率的最大产出。
六是税收征管人员因素。税收征管人员因素可以分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考查。我国税收部门作为国
家重要行政机关,近年来每年都有大量受过专门高等教育的人才加入到税收公务员队伍,大专以上文化程
度人员比例为86.97%,这些因素都对提高地税整体征管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地方税征管效率评价指标优化设计
对税收征管效率的评估一般从两方面进行,一是通过税收努力指数,即税收实际收入和预计收入的对
比评估。这种方法对税收征管效率的分析可以借助于现有的数据进行,可操作性强,但没有考虑征税的成
本,即税务为取得一定收入所付出的代价;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税收成本率,即税收的成本与效益的比较进
行,这种方法考虑了税收收入的成本与效益对比,但并没有考虑未征收行为的机会损失,即对那些应征而
未征或者偷逃税款行为导致的税收效率损失。国家税务总局迄今为止颁布的几套关于税收征管的文件都比
较强调从税收征管成本一效率的角度考核地方税收征管的效率问题。综合现有考核指标体系的各自特点,
本文拟对我国地方税收征管效率考核指标体系做如下优化设计,以充分反映地方税务机关分税制改革以来
1 2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
的征管效率情况。
(一)地方税征管效率评价指标选取基本原则
1.全面性考核原则。税收征管效率的原则体现在纳税申报、税务稽查、税务处罚和征税资料管理的
全过程,现行税收征管质量考核管理办法强调了税务管理中的纳税申报和税务执法环节,征税资料管理环
节则考虑不足。对税收征管效率的考核应该包括税收管理的全过程,在不加重地方税务部门负担的前提
下,应该尽可能全面税收征管的全过程,指标体系的设计也应该全面一些。
2.简便易行的评价原则。如果将地方税收效率的评价指标设计过于复杂,把每一个影响因素都考虑
进去,将不利于评价分析中把握重点,也不利于基础税务机关难以掌握,切实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3.数据可得性原则。在对税收征管效率分析测算中,要保证数据测算维度的一致性。同时,许多税
务统计数据只限于税务系统内部公开,散见:于二各税务分局的工作报告,所以在分析测算中相关指标的获取
应该尽可能考虑数据的可得性,能用数量指标不用质量指标,同时要保持数据的横向和纵向的可对比性。
4.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结合。税收征管效率分析中部分效率的衡量是很难以量化,比如对税收遵
从效率的衡量,目前都还没有成熟的方法,这些指标内容本身很难具体量化,对这部分指标本文采用定性
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二)地方税征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优化设计
在对税收征管效率指标评价分析影响因素前提下,将这些影响因素具体化为一系列的指标,通过对这
些理论指标的优化设计,建立分析测算地方税收征管质量的考核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的构成主要有下
列几类指标:
一是税收征管财务指标。税收征管财务指标主要考核地税成本一效益比,这一指标把税收征管过程看
出一个财务上的投人一产出过程, 目标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税收收入产出。其基本的判断标准是简
便实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税收遵从成本不易量化,主要考核税收征税成本占税收收入比。具体指标有
征税成本率和人均征收收入两个指标。
二是税收执法效率方面指标。税收执法效率方面指标综合反映地税部门的税务执法水平,主要有两个指
标税务投诉率和复议变更率(撤销率)指标。税务投诉率是纳税人中对税务机构行政行为投诉人数占总人数
之比,它从纳税人角度反映了税务机构的综合满意度;复议变更率(撤销率)指标是指经行政复议变更或撤
销的税务处理决定和处罚决定件数与受理的复议件数之比,主要衡量税务案件处理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三是反映税收管理效率方面的指标。税收管理效率方面指标反映在纳税申报、税务稽查、税务处罚和
征税资料管理诸多方面,因此,对税收管理效率的评价也应该包含反映这些方面内容的相关指标,具体有
税务登记率、纳税申报率、税款入库率、滞纳金加收率、处罚率和税务信息系统实用率等6个指标,分别
对上述税收管理效率进行考核。将上述分析指标具体内容列表后见下表l:(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