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与中国生命哲学的渊源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WWW.NYLW.NET) 作者:周林 发表于:2011-02-28 11:12  点击:
【关健词】书法;生命哲学;儒家;道家;佛教;守静笃;致虚极;禅宗;妙悟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儒、释、道三家相结合的文化混合体,其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容佛、道,互为补充。儒家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入世;道家则以一种逃离现实的消极态度避世。儒家把书法艺术当作敦教化的工具,道家则主张艺术要崇尚自然,法天贵真,追求一种清淡冲

中国书法,从它产生那一天起,便与中国人的生活发生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其书写的汉字的形象化和笔墨所带来的天然的造化之工,使中国人意识到它比其他艺术更适合表现生命律动和宇宙人生的主题。这一主题是中国人的生命哲学的内核。在漫长的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中国书法是怎样受中国生命哲学内核的影响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几种思想体系说起。
  
  一、儒家、道家、佛教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儒、释、道三家相结合的文化混合体,其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容佛、道,互为补充。
  儒家思想是孔子创立的,产生于战国时代,后经历代发展补充逐步完善。其中心思想是“仁”和“礼”——“仁者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中庸》)。以“仁”为核心,以“仁”为纽带。要求人们内修己身,外律之人,“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公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尽其职,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维护当时不断式微的周王朝统治。儒家思想要求人们“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的种种欲望,遵守既定的社会规范,从而使自己成为有“德”之人,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同时,儒家还强调“乐”的作用:“礼乐相须用,非礼乐不行,乐非礼不举。”(《通志·乐论》)“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礼记·乐记》)这里的“乐”,包括文学、艺术等一切娱乐活动。在儒家看来,用内心自省的自我道德约束和社会行为规范的“礼”,以及辅助性社会文娱活动的“乐”来教化百姓,要比严刑峻法来的更好。客观地说,儒家这种功利主义文学艺术观,对于稳定社会、巩固统治,都是有益的。因此,历代统治阶级都把孔子奉为“圣人”,儒家学说也被尊为官方的正统哲学。
  道家学说是战国时代的思想家老子(李聃)和庄周创立的。主要思想集中在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门人辑录的《庄子》一书。道家学说认为“道”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根,人类之始,运动之理。《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第一章)神秘的“道”衍生天地万物,契合乎自然之“道”者都是美好的,反之违背“道”的一切人为的东西都是丑恶的,应该鄙弃的。从这种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本体论出发,老庄提出了一系列人类行为准则,政治上主张“清静无为”,所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完全否定社会伦理与道德文明,提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生活上,主张“致虚极、守静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虚心而待物,不造是非,与世无争,通过“心斋”“坐忘”“堕肢体、“黯聪明”“离形去知”“形若槁木,心如死灰”,达到物我两泯,同于“大通”,“独于天地精神相往来”,即达到真人的境界,回到“同乎无知”“同乎禽兽居”的所谓“至德之世”。与这种人生哲学相对应,老庄反对一切悦人耳目和精神文艺,他认为一切人为雕饰失去天然的东西都不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因此主张“法贵天真”,一切归返自然,“任其性命之情”。
  佛教发源于印度,自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深受儒家、道家的影响,同时也给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逐步走上了儒释道三教融合的道路,一步步中国化、民族化,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已不再是纯粹的儒家文化,而是儒佛道三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了。
  佛教原本是一种外来宗教,逐渐演化为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文化,富有广博的文化内涵,因此又被称之为文化宗教,具有信仰、哲学、道德、艺术等多个层面。从信仰层面来说,信奉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因果报应。所谓“立地成佛”“六道轮回”也都是在讲因果报应。佛教包含的哲学观念大体有缘起、因果、平等、慈悲、中道、解脱等。所谓“缘起”,即一切都是因缘合而起的。这是由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彼此都是互相依存的。佛教讲究人类平等,要有慈悲之心,不要把别人看成是我们的敌人。佛教的“中道”与儒家的“中庸”有相通之处,都反对走极端,要兼顾两边,比如既反对苦行主义也反对享乐主义。佛教所说的解脱,即要善于从人类生存面临许多痛苦和烦恼里面解脱出来。佛教的道德层面具有很好的社会意义,比如佛教中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教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的。佛教的传入和佛教造像的盛行,极大促进了中国雕塑、建筑、绘画、书法艺术的发展。
  由上述可知,儒道释三家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与理想是迥然不同的。儒家体现了人本主义传统,道家代表了自然主义传统,道家代表了解脱主义传统。三个传统适合不同人生,不同人生阶段精神生活的需要。儒家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入世;道家则以一种逃离现实的消极态度避世;佛教讲的是如何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儒家认为“以礼制欲,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是一种高尚的美德;道家认为,恢复自然本态清静无为才是美的最高体现。佛教则把信仰、因果、良心、道德、感恩、包容、分享、结缘作为做人做事主要内容。反映在文艺观上,儒家要求文艺表现“充实而有光辉”“至大至刚”“养浩然正气”的博大雄壮的阳刚之美;而道家则追求朴素、恬淡、虚静的阴柔之美。佛教由于注重“心性”方面的修养,主张“定慧双修”,在艺术上容易表现出淡定、空灵、虚无、幽深的意境,而这正是中国书法艺术孜孜追求的最高境界。尽管三家的主张、观点有相互冲突甚至是矛盾的地方,但就其人性的需要来说,三者又是互相依存,相互补充的,所有儒道释两家在中国历史上很自然地融合为一体,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精神的核心思想和中国文化内在的精神主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种“进而济世,退而山林”,既“游于方内”又“游于方外”的双重人格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态;政治上得意时儒家精神成为他们的最高理想,而怀才不遇或受遭受挫折时,往往又向往老庄、释迦,以求的内心的平静和人生的圆满。从屈原到李白,从苏东坡到龚定庵吗,莫不如此。书法作为心灵的一种反映,当然不能不受它的影响。如王羲之的书法在体现“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儒家哲学精神的同时,也体现出道家、玄学哲学精神——潇散、飘逸、随意、自然、空灵。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