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的“主+之+谓”结构(4)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刘越 发表于:2012-03-26 11:25  点击:
【关健词】《孟子》“主+之+谓”结构代词连词
(59)吾之不遇鲁侯,天也。(《孟子梁惠王下》) 以上5个例子,例(55)是否定句,其中否定词非将代词宾语此提前,之是一个代词。例(56)也是一个代词宾语提前的句子,它从例(55)中需要否定词将代词宾语前置过

  (59)吾之不遇鲁侯,天也。(《孟子·梁惠王下》)
  以上5个例子,例(55)是否定句,其中否定词“非”将代词宾语“此”提前,“之”是一个代词。例(56)也是一个代词宾语提前的句子,它从例(55)中需要否定词将代词宾语前置过渡到不需要否定词便将宾语前置。宾语“此”被提前,“之”用作代词主要有两个功能:表强调;凑足四字结构,使这个句子的语音结构趋于和谐。例(57)可以有两种解释,即“之”作为代词和“之”作为连词,解释为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例(57)不仅证明了代词和连词的区别,而且说明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例(57)是代词“之”滑向连词“之”过程中的中间地带。例(58)中“之”便被确定下来,只能解释为用在主谓之间的连词。例(59)中,“之”用于一般的主谓之间。在整个虚化的过程中,“之”的作用是从指示代词指代宾语起强调作用,逐渐虚化到既可以复指提前的宾语又实质上表示连接作用的连词。直至最后被接受到“主+之+谓”这一格式中,“之”不再具有复指功能,而主要起连接作用。“之”从指示代词虚化为“主+之+谓”中连词这一过程中,很多时候仍有复指的功能。随着“主+之+谓”结构的扩大化使用,主语不再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词,“之”作为连词的功能逐渐凸显,失去它作为代词的复指功能,从而主要起连接、凝固的功能。方有国(2002)考察了先秦各个阶段“之”的各种词性,从历时的角度出发,论证了“之”从最初的动词,“经词义引申发展出人称代词、连词和衬音词”。连词“之”“或定名为介词、结构助词,据其来源和作用,应定名为连词。”(方有国,2002)
  四、结语
  通过对《孟子》中的“之”进行详细的统计,我们不仅较为清楚地认识了“之”的使用情况,更重要是通过数量的统计得出了“主+之+谓”这一结构的真正性质,证明了“之”从代词虚化为连词的途径。如果要更为穷尽地掌握“主+之+谓”这一结构,就应该把这一结构放入历时的语言中进行分析;同时,把与“主+之+谓”结构相关的“定+之+中”结构、“主+之于+宾”结构进行比较,从而理清“之”的作用和意义,进而明确“主+之+谓”的性质。希望通过这样的分析,能够为全面定论“主+之+谓”结构的性质以及“之”的性质提供一定的依据。
  
  注 释:
  ①文中所引例证均出自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②“之”有没有作为介词的用法,这一点仍值得探讨,因为在《孟
  子》中有这么一句话:“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这一例中的“之”便很像介词。
  ③宋祚胤.论古代汉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之”字[J].中国语文,
  1964,(4)。
  
  参考文献:
  [1]王力.古汉语常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张世禄.古汉语里的偏正化主谓结构[J].语文教学,1959,(11).
  [3]王宁.古代汉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69.
  [4]何乐士.左传虚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5]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张世禄.古代汉语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7]杨树达.高等国文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1.
  [8]方有国.上古汉语语法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2.
  
  (刘越重庆 西南大学文学院400715)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