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的电影倾向于表现理性之下,意识之中的人,每一个人物似乎都能清醒地意识到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他们似乎说着语义清晰的话,做着动机明确的事,人物被按照某种先入的理念赋予某种特质,他们被安排成
既往的电影倾向于表现“理性”之下,“意识”之中的人,每一个人物似乎都能清醒地意识到“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他们似乎说着语义清晰的话,做着动机明确的事,人物被按照某种先入的理念赋予某种特质,他们被安排成不同的序列,每个人物大致代表一种个性特质——睿智或笨拙,优雅或粗犷,柔媚或泼辣,坦诚或神秘。(但事实上,生活中没有纯色的,可以被他人一览无余的人)。卡萨维茨的电影则是对这种既有程式的反拨与背离,演员出身的他刻意要表现的是单个的“身体”,而不是被统一意志所统领下的一个个的“牵线木偶”。驱动演员做出自我呈现的不是那些先在的意志,而恰恰是每个个体的身体本身所具有的能量。
卡萨维茨对于艺术有着一套独立的见解,他非常反感从理性、智性层面进行操作,早在他参与拍摄罗曼•波兰斯基的《罗斯玛丽的婴儿》时,在艺术观念上就与波兰斯基存在诸多抵牾,他在很多公开场合都表达了对波兰斯基电影理念的嘲讽。与波兰斯基的创作方式迥异,卡萨维茨反对给生活涂抹上神秘诡异的超验色彩的做法,他试图寻找另外一种表现人生,驾驭电影的方式。他以一个艺术家的敏感清醒地意识到:“生命的流逝不断地带走我们的心头事,太多太多生活中萦绕了一段时间的或者只是转瞬即逝的内心意念以及所想所为逐渐隐没不见了。我想没有谁会有意识地这样做,但是的确大多数人每天都在遗失很多拥有真实质地的生活,我突然意识到我自己也在这样做,我开始关注生活的另一个维度。”而卡萨维茨则摒弃去表现那些被“大脑”,被“精神”处理过的“过去的生活”,试图捕捉一个“鲜活的”“身体的”“原生态的”即刻生活。与在理性的操控之下被再现的生活不同,卡萨维茨全力捕捉的是人的身体的真实,是被催化与激发出的瞬间迸发的身体的戏剧化,只能当场捕捉不能再次复现。卡萨维茨电影中的表演是对自我潜在真实地暴露与展现,而不是对一种设计与范式的完美模拟。正如一位美国评论家所说,“卡萨维茨的电影给出了另外一种认识、感知和存在的方式。”
三、“身体性”意指
——非理性、无意识、混杂性、不确定性与理性的整合、规划、统一、抽象、均质不同,卡萨维茨电影身体性书写的基调则是非理性、不确定性、模糊性、混杂性与差异性。卡萨维茨影片中的人物常常表现出出离理性控制的情绪化的身体性状态,常常成为非理性情绪主宰之下的人,作为一种身体性的呈现,他们有着随时爆发的冲动。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在情绪爆发的瞬间趋向疯狂的潜在可能,它是一种身体性生命能量的爆发,被道德、伦理,日常生活中巨细糜遗的种种行为规则深深地压抑着的潜在能量,它的曝露与宣泄是对智性与理性生活的反叛,是对显意识生活的一种攻击,身体要为自己的存在争得表露与言说的一席之地,毕竟这是一种真实的被压抑已久的存在。这股强烈的无时无刻不在人的身体中奔突攒动驱遣着人的身体作出种种表现的生命能量,本身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制造出张力十足的戏剧化状态。卡萨维茨则用他的影片表明,戏剧性并非只能通过情节化的矛盾冲突来完成,像被奉为金科玉律的经典好莱坞情节构成模式那样,或者如希区柯克的悬念电影把悬念的设置作为制胜法宝那样,身体本身就可以制造强烈的戏剧性,这一点令卡萨维茨非常迷醉,他在竭尽全力地捕捉这种身体的戏剧化表现。在他的电影中,华彩的身体戏剧化段落随处可见,而且,卡萨维茨的电影中几乎每一个场景段落都是一段精彩的身体的戏剧化展现,在其中演员与人物,表演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完全消弥,呈现出的是无比逼真的身体,这在既有的电影中是很难见到的,个体的身体在展示着它的全部,没有遗漏任何细节,完全呈现出生活的原生图景。
卡萨维茨的电影中有很多令人感到尴尬甚至难堪的场面,而这些场面往往是真实的人性摩擦、激荡、碰撞的时刻,卡萨维茨一点也不回避表现生活中的尴尬和难堪,他视其为人性的应有之义,采取正视的态度,不回避、不加以美化或丑化,相反,他认为只有捕捉到这一点,才能够拨开理性的迷障,对真实的自我有所发现。他影片中的演员常常在完成表演之后对自己何以能迸发出这样的表演感到错愕,这恰恰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人并不能清楚地知道真实的自我究竟是怎样,人在显意识把持和规范下的想象性存在与客观真实的存在之间往往横亘着断层与沟壑,人的理性与身体性之间常常存在着极大的分裂,而这才是生活与人性的真相。
在卡萨维茨的电影中充满了非理性的、混乱的、复杂的、不确定的个体化的身体的彼此遭遇,观望、交手或碰撞。人的身体性生命能量无时无刻不在潜滋暗长,或低迷徘徊,或奔涌狂泻,时常试图冲决为理性所操控的,种种机械化的生活程式的堤岸,令其决口,令其溃散。
四、“爱”——一股无往不在的生命能量
在卡萨维茨自我解读的语汇中,“爱”是他选取的最为首要的关键词,他自认为自己拍摄的所有电影作品试图关注与实践的焦点即是“爱”。然而,“爱”在卡萨维茨的电影创作中究竟应作何解释呢?我认为,这里的“爱”就是指一股基于身体性之上的驱动人生命存在的生命能量。卡萨维茨晚期的一部集以往创作之大成的电影即命名为《爱的激流》(Love streams),仅从字面直观地理解,很容易误读为激情澎湃的“浪漫爱”,但实际上,卡萨维茨在自己全部创作中着力表现的“爱”与通常理解之下的“浪漫爱”是存在着巨大差异的,并且,卡萨维茨的电影中几乎寻觅不到任何传统意义上的浪漫爱情的痕迹。“浪漫爱”在卡萨维茨创作中的真义应为一种瞬息万变,捉摸不定、无时无刻不在奔突攒动的情绪流,是一种源自生命深处的能量。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生命中最强有力的推动力是情欲和潜意识的动机,人的身体远非完全处于理性与智性的控制与驱动之下。相对于理性与智性对人的意识与身体的规训与型塑的力量,身体的性欲利比多更是一股强势的生命能量。
在卡萨维茨的电影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股强势的身体性生命能量主宰下的人性状态,这股无时无刻不在主宰着人们的生生不息的能量成分复杂,未卜难测,暧昧不明,类似于物理学中的“布朗运动”③,没有既定的方向,在体内奔突攒动,无法遏制也难以耗竭。“《爱的激流》”可说是对人的这种身体性生命能量的形象譬喻,这种能量的确是驱动存在的巨大力量,然而却又无形无象,难以把握,它永远处于流动变化之中,没有人能试图让它凝滞不动,或是能够确定它的方向。这也便是卡萨维茨的电影何以充满了不确定性、含混性的原因,“爱”作为一种心理的能量无时无刻不在对人的身体进行驱动,感性与非理性同样主宰着人的生命过程,给人带来终身难解的困扰,升华可以达至替代性满足,而压抑则会使人患上神经症甚至性变态。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