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资本流动研究:1981—201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周月书 王悦雯 发表于:2015-01-20 20:00  点击:
【关健词】城乡资本流动;资本边际生产率;政府主导
摘要:本文在对我国城乡资本边际生产率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资本流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从财政、价格、金融三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提出构建和营造城乡资本流动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分析发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资本配置效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资本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3年以前资本流动呈现恶化的态势,大量资本从农村流向城市,2003年以后情况有所改善,农村资本外流的情况得到缓解;农业和农村自身的弱质性使得市场机制在城乡资本流动过程中作用有限。因此,政府应当在城乡资本正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1-0041-007
  我国是一个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发展中国家,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异质性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其中资本要素表现得尤为重要,资本的稀缺已严重制约了农户的增收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解决城乡资本配置的问题,即城乡资本的正常流动是实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前提。
  早在1776年,斯密就在其经典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将资本要素视为扩大劳动分工、促进财富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资本积累和资本的跨部门流动不仅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还提高了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1],而影响区域资本流动的因素有很多,Webber(1987)[2]认为资本的报酬率是决定资本流动的最主要因素,而区域资源禀赋、投入产出的价格、技术类型、基础设施与服务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通过影响区域资本报酬率,间接地影响资本区际流动。Stefan(1992)[3]、Taylor(1996)[4]、Andrew & Glauco(2003)[5]等人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对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充分验证了储蓄-投资的相关性及其与资本流动的关系。
  针对城乡资本流动,由于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资本分布的差异和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资本的实际收益率在农村部门高于城市部门,但是金融制度的缺陷导致优化配置的资本流动未能实现,资本未能从城市部门流向农村部门。[6]何德旭(1998)[7][8][9]指出我国在工业化阶段所需要的资金几乎完全由农业来承担,形成并导致了我国城乡资本流动的倾斜。Huang et al.(2003)[10]定性地分析了中国城乡资金流动的情况,认为中国存在农村资本流向城市的现象,金融体系资金的流出加剧了农村资金短缺。许晓东、谢元态、吕莉萍(2004)[11]则认为我国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了二元资本结构,农村资本通过各种渠道不合理地流向城市,并且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资本外流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巨大资本缺口。彭小辉、史清华(2012)[12]则认为资本从农村配置到城市的根源主要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模式。
  以往研究城乡资本流动问题,大多单一地从资本流动方向的角度分析,难以揭示城乡资本流动给城乡资本配置效率及城乡经济均衡发展带来的影响,因此,对中国城乡资本配置有效性和流动情况的变化趋势仍有待深入研究。此外,随着国家对农村资本匮乏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愈发重视,农村资本外流的状态正在改变,这就要求动态地研究城乡资本流动问题,才有助于构建城乡资本正常流动机制和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本文第一部分介绍用来衡量城乡资本配置有效性和流动情况的城乡资本边际生产率的测度方法与数据来源,并简要分析了我国城乡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变化趋势,第二部分从市场机制和政府主导两个视角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资本流动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城乡资本边际生产率及变化分析
  (一)城乡资本边际生产率测度方法与数据来源
  从理论上讲,在其他投入要素固定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边际生产率递减,随着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资本相对充裕的地区边际生产率会呈现下降的趋势;与之相反的是,资本相对匮乏的地区资本边际生产率会不断上升。根据新古典理论的自由竞争和生产要素充分流动的假设,资本要素能够在不同地区间自由流动并且自动达到均衡状态,直到各地区的资本边际效率相等,地区间的差距问题得到缓解和改善。因此,若地区间资本边际生产率存在明显差异,则说明资本配置效率低下。
  不同地区资本存量的边际生产率在反映资本配置有效性的同时,还反映了资本的流动情况:资本作为对市场敏锐的探测器,其趋利性会使其从边际生产率低的地区流向边际生产率高的地区。若两地区资本边际生产率趋同,说明资本从边际生产率较低的地区流向边际生产率较高的地区;相反地,若两地区资本边际生产率差异扩大,则说明资本反而从边际生产率较高的地区流向了边际生产率低的地区,资本配置情况进一步恶化。
  因此,本文通过对城乡资本边际生产率的测算来研究资本在城市和农村地区(1)之间的比较利益,在此基础上判断城乡之间资本配置的有效性及资本流动方向。借鉴辛祥晶、武翠芳(2007)[13]的测算方法,利用C-D(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最基本的双对数模型来测算城乡的资本边际产出,其估计形式为:
  logyt=logA+?茁logkt+ ?着t?譹?訛
  ?譹?訛式中,yt表示t时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茁为资本的产出弹性,kt表示t时期人均资本存量,?着t为残差项(即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假定技术进步是中性的。其中,资本存量的计算方法采用:
  Kt=■+(1-?啄)*Kt-1?譺?訛
  ?譺?訛式中,Kt是t时期的资本存量,It是t时期以当期价格计算的投资额,Pt是t期的投资价格指数,?啄是折旧率。本文所用的软件为Eviews7.2,测算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农村经济绿皮书》各期,且均已通过处理消除了物价变动的影响,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样本的时间跨度选取为1981—2012年。

       (二)我国城乡资本边际生产率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上述测度方法,可以估算得到我国城市和农村的资本产出弹性分别为0.58和1.1。再通过公式:资本边际生产率=?茁*y/k,分别计算出各年城乡的资边际生产率及其差额。图1更直观地反映了我国城乡资本边际生产率差异的变化趋势,1981—2012年间,农村资本存量的边际生产率始终高于城市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城市的资本边际生产率变化较为稳定,但是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并且逐年下降;农村资本边际生产率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由于城市资本边际生产率变化平稳,因此,城乡资本生产率差异的变化趋势与农村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由图1可知,城乡资本边际生产率差异变动幅度较大,且呈阶段性特征:1989年以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呈波动反复的态势;1989—1993年期间,城乡资本边际生产率差异迅速拉大,从1989年的0.33上升到1993年的0.72,说明资本配置的有效性在这一时期严重恶化,大量资本从农村流入城市,农村的资本缺口严重扩大;1994—2003年期间,城乡资本边际生产率差异小幅下降后,再次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2003年以后,资本边际生产率差异有所下降,特别是2006年以后下降趋势更加明显,意味着资本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势头得到一定遏制,甚至开始逐步向农村地区回流,城乡资本配置有效性有所改善。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