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升华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田旭明 沈其新 发表于:2012-04-20 14:16  点击:
【关健词】文化强国;中华民族;凝聚力;文化结构
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视角来看,民族凝聚力具有深刻的文化结构意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进一步增强找到了新的着力点。建设文化强国,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精神纽带完善的重要保障,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聚合力增强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是维系当代中国稳定发展的内在力量,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是一项历久弥新的时代课题。2011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特别指出,在当代中国,“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我们党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有利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升华与可持续发展,对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为理论基点,对建设文化强国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升华问题略作论析。
   一、民族凝聚力的文化结构意蕴
   民族凝聚力是民族发展的内在力量。民族凝聚力发展与文化内在机制的发展和创新息息相关,文化内在机制的完善必将推动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众所周知,文化发展内在机制的完善主要取决于文化内部结构是否合理,而文化结构是否合理又取决于文化内部各个要素是否协调。文化内部要素越和谐,结构运转就越协调,其聚合而成的合力就越大越牢固,其生命力就越旺盛。因此,我们认为,民族凝聚力在深层次上属于文化的研究范畴。在现实中,民族凝聚力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实践,具有深刻的文化结构意蕴。为了更好地阐明这一点,笔者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要素与核心支柱角度来分析。
   长期以来,关于民族凝聚力要素的构成,相关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和民族学理论视角出发,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即民族凝聚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因素,语言因素,经济因素,民族文化与心理因素,民族关系因素,民族国家政治、军事和法律制度因素。这些要素及其交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民族凝聚力系统。在当代,随着近现代科技文化的进步,人类交往的日益密切,地理因素和语言因素在民族凝聚力构成中的作用和影响逐步减弱甚至消失。民族凝聚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文化结构论具有内在一致性和契合性。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马克思曾经在批判蒲鲁东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时对文化整体构成进行了总体描述,他指出:“经济学家蒲鲁东先生非常明白,人们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制造呢绒、麻布和丝织品的。但是他不明白,这些一定的社会关系同麻布、亚麻等一样,也是人们生产出来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2]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文化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是制造呢绒、麻布等,属于物质文化;第二个层次是社会关系,属于制度文化;第三个层次是原理、观念等,属于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是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要的那部分文化产品。制度文化是中介,是人类处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群体关系的文化产物。精神文化是更高的上层建筑,是人们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按照这一划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构成要素中的经济因素就隶属于物质文化,传统文化因素和共同的心理状态就隶属于精神文化,民族关系因素及民族国家政治、军事和法律制度因素就隶属于制度文化。
   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还告诉我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整体。“物质文化中渗透着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为物质文化所决定,同时又以一定的精神文化观念作为存在的前提,并在其中凝结着、沉淀着精神文化的因素,而又反转过来给以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巨大的影响。精神文化归根到底为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所决定,但又受到制度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并且反作用于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3]如此看来,民族凝聚力的三重构成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辩证统一关系。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关系,民族凝聚力才成为一个由多层、多侧面、多方位组成的有机的整体结构,而这个整体结构能否释放出最强的功能效应,关键取决于其三个要素的组合是否合理,是否与时俱进。只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和谐运转,并肩共行,民族凝聚力才能真正增强。因此,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的文化要素构成论可以看出,民族凝聚力是一种文化实践。
   此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认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协调发展,离不开先进政治核心的领导。这个先进政治核心是各个文化要素稳定、和谐发展的支柱,我们称之为“核心支柱”。正如马克思在《革命的西班牙》一组文章中所说的那样:“只有在中央洪达的政权下,才有可能把保卫民族的迫切问题和任务的解决同西班牙的社会改造、民族精神的解放结合起来,不做到这一点,任何政治机构只要一同实际生活发生微小的抵触就必然垮台。”[4]因此,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必须团结在核心支柱的周围才能协调发展。具体到民族凝聚力实践中,亦即民族凝聚力构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要素必须紧紧围绕、团结、凝聚在核心支柱周围。如果没有核心支柱的引导和凝聚,民族凝聚力的基本要素便无从发展。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来看,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就是其基本要素与核心支柱互动发展、协调发展、合理组合的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凝聚力具有深刻的文化结构意蕴。任何一个民族要实现自身凝聚力的增强,就必须从文化着手。文化强,则民族凝聚力强。
   二、建设文化强国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精神纽带完善的重要保障
   中华民族发展的实践证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从其精神纽带作用的强弱上直接反映出来。在考察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时,必须关注两大范畴:一是维系各民族实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 二是维系民族内部各社会阶级、阶层和睦相处、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精神纽带的第一个功能的衰退将会导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分裂, 而精神纽带的第二个功能的弱化则会引起下层社会阶层的反抗。当前,民族分裂活动仍然存在,祖国统一还未完全实现,台湾问题仍然是祖国统一进程中的一个掣肘。此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发展中利益矛盾、贫富差距、道德滑坡现象不容忽视,如果放任自流,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作用将无法保证。在这种背景下,建设文化强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