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的配乐一直处于世界影坛的下风。但彭浩翔对于电影配乐的掌控却相当出彩。结合音乐的听觉形象、音乐旋律的起伏,和声、对位的织体,色彩丰富的配器,等等,有效表现听觉形象的立体感,形成了四维时空,使观
华语电影的配乐一直处于世界影坛的下风。但彭浩翔对于电影配乐的掌控却相当出彩。结合音乐的听觉形象、音乐旋律的起伏,和声、对位的织体,色彩丰富的配器,等等,有效表现听觉形象的立体感,形成了“四维时空”,使观者能更好地领略影片的情绪氛围。除了为人所熟知的《伊莎贝拉》中的配乐征服了柏林电影节,获得最佳音乐银熊奖外,彭浩翔其他电影作品中的配乐也值得一提。电影《大丈夫》中,他把戏谑的重担赋予配乐,用不是喜剧风格的音乐做出了喜剧风格的电影,让观者体味着“认真的玩笑”。在《公主复仇记》中,悠兰从阿健家出来登上公交车后向车外张望,此时一首悠扬的钢琴曲从悠兰的耳机中传来,窗外虽然阳光明媚,但舒缓的钢琴曲加上演员的忧郁眼神,更易让观者进入悠兰的心境;当悠兰协同阿贞一起偷配阿健家的钥匙时,一曲意大利风格的轻快音乐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急促的故事情节呼之而出,使得原本紧张的情绪氛围变得幽默愉悦。《志明与春娇》的音乐更多采用了古巴音乐、圆舞曲和法式风情来调剂这场错落有致的七日情,随着镜头的转动,悠扬浪漫的《法兰西》逐渐响起,这本应为情侣间优雅起舞的曲子,殊不知导演又上映了一幕黑色幽默,昏黄顶灯下干净的餐桌上,正当众人品味着上等红酒与鹅肝时,志明被前女友出卖的证据被镜头毫不掩饰地无限放大。在彭浩翔的作品中,声音一直都是引以为傲的地方,这不仅说明他对声音的敏锐及其良好的掌控,同时也向世界证明了华语电影配乐同样可以大放异彩。
电影区别于电视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电影更多的是运用自己的镜头语言来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人物的内心情感,而不是运用大量的对白或者独白来解说整部影片。对此,有些电影学者曾偏激地认为,一部好的作品一定要尽可能少地出现甚至不出现字幕解说或独白,字幕解说和独白对电影语言具有极大的杀伤力,限定观众对电影的理解,削弱电影语言自身的魅力。但是,随着电影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和制作技术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在王家卫引领的具有小资品味的文艺电影出现后,电影独白似乎成为这类具有小情调电影的特有标志,影片中主人公的一句独白往往会引来无数青年的青睐。再看彭浩翔电影中的独白,不仅独特,也颇令人深思。在《买凶拍人》中,当阿B第一次在酒吧里找寻伙伴时,伴随着箫声以及镜头的不断拉伸,出现阿B的内心独白,颇具“江湖”味的相识便由此开始。《公主复仇记》结尾处的那句关于“王子与公主、王八蛋与巫婆”的定义,不仅是两位女主人的对话,更是导演对电影全片的解说,而这样的解说也最易引起观众的共鸣。《破事儿》则以随笔式的纪录风格,记录了一个个小人物的现代式尴尬,电影中大量的独白和解说使得那七件纪录小人物的小事极具张力,仿佛在给观众看七个不同的日记。
纵观彭浩翔至今的所有影片,我们不难发现他电影中众多的新手法。《买凶拍人》中的开场字幕以及阿全第一次做的杀人纪录片,均采用动画形式作为开场,电影中融入动画,这在2001年的电影市场中无疑是新颖的。在《伊莎贝拉》中,彭浩翔一改之前的风格,将整部影片包装得极为精致,画面的细腻感、唯美感,与暗中带亮的色调和暧昧的风格相呼应,让人感到彭浩翔在不断思考中对创新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让我们感到彭浩翔的电影风格明显在向王家卫靠拢,但换一种角度想,这种靠拢又何尝不是一种突破?同样,当我们看过《低俗小说》中糖葫芦式的电影叙事风格,却第一次看见《破事儿》的随笔式的电影风格。再来《志明与春娇》中将每个人对事物的不同理解,以日常自拍的VCR加以表现,虽然镜头画面较为粗糙,但也同样是将现代社会中DV自拍的风格融入了电影之中。彭浩翔打破传统电影的叙事方式,不断地进行创新、探索,从而使电影的表现手法更加多样、丰富。
三、结 语
继王家卫、周星驰之后,鬼才导演彭浩翔的出现如同一缕清风吹遍了整个香港,我们很难说清楚彭浩翔属于哪种电影类型。极具后现代性的黑色幽默,每部电影的结尾总是不经意地颠覆影片前期所留给观众的“错觉”。彭浩翔的电影在其充分展现电影艺术特点的同时,也重视影片的商业元素即电影必须要面对的市场环境,一直保持着艺术与商业并进的积极势头,为中小成本电影积极地做着表率。彭浩翔的出现不仅是香港电影界的兴奋剂,同样也将会对内地电影提供富有价值的启示和借鉴。
注释:
① 《非常彭浩翔——彭浩翔的电影世界》,《新京报》,2006年4月5日。
② 李欧梵:《香港文化边缘性初探》,陈清侨编:《文化想像与意识形态》,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7年版,第31页。
③ 周忠厚:《文艺批评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9页。
④ 鼎康:《暧昧的品位——王家卫的电影世界》,金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⑤ 张燕:《彭浩翔电影的黑色幽默和文化呈现》,《当代电影》,2007年第3期。
⑥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作者简介] 金洋帆(1986— ),女,甘肃兰州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影视美学。(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