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运用志愿者来协助馆务工作,已成为现代博物馆发展的一种趋势。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都已开始志愿者服务工作,并逐渐向多样化和正规化的水平迈进,其社会影响力也日益凸显。不过,与西方博物馆事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博物馆志愿者活动的开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完善的、系统的志愿服务机制,尤其是缺乏相关理论建设,因而制约了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试图结合新博物馆学的特点,找出博物馆运用志愿者的理论依据,希望对博物馆志愿活动的理论建设有所贡献。
一、新博物馆学产生的背景
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各国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现代化的种种弊端开始显露,如环境日益恶化,生态严重失衡,自然资源短缺;此外,经济一体化,使传统观念、道德迅速瓦解,出现了社会和道德危机。这一切,迫使人类开始认真反思自身,在关注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环境、文化的作用。这一时期,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就是在人们反思自身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深刻批判了现代化过程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
博物馆作为社会公众机构,它必然受到这种反思热潮的影响。二战后世界博物馆发展很快,但却依然没有摆脱封闭、保守的特性,继续扮演着精英主义的角色,并未真正融入社会。因而一些理论家开始对传统的博物馆进行猛烈的批判,希望博物馆能够重新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功能,为社会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1972年,国际博协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了以“博物馆与当代社会”为主题的园桌会议。该会议提出了“整体博物馆”的观念,也就是认为博物馆的责任是为社会、社区所有成员服务的,要把博物馆的目的与社会成员的需求整合在一起。这一概念突破了对先前博物馆的固有认识,把博物馆与社会结合在一起。因而很多研究者认为,这次会议是博物馆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改变了博物馆哲学,第一次将博物馆与公众相连,使博物馆由封闭走向了开放,不再脱离公众。圣地亚哥圆桌会议中,虽然并未提出“新博物馆学”这一名词,但其基本原则已基本确立。①此后,兴起了新博物馆学运动,当时出现的邻里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等许多新的博物馆类型,都是博物馆与社会环境融为一体的实践,进一步分丰富了博物馆服务社会的思想。也正是重视博物馆在当代社会中的责任及上述新博物馆类型的实践为新博物馆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1984年发表的《魁北克宣言》接受了英国博物馆学家梅兰德(P. Mayrand)提出的新博物馆学。1985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下产生了一个新的统一的国际性组织“新博物馆学运动组织”。
二、新博物馆学的定义及特点
新博物馆学是相对传统博物馆学而言的。彼得•弗格(Peter Vergo)在其著作《新博物馆学》一书中给新博物馆学下的定义为:“新博物馆学是一种对旧博物馆学、博物馆内部与外部专业普遍而不满的表述……旧博物馆学的疏失在于太过于重视博物馆的方法,而忽略了它的目的。博物馆学在过去很少被提及或受到重视……除非彻底地对博物馆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予以重新检验……否则,博物馆将会发现自己只是众人眼中的‘活化石’罢了”。②
通过上述对新博物馆学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新博物馆学与传统的博物馆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它带来的是一种新的理念。新博物馆学所具有的特点笔者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开放性”。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被认为是一个神圣的空间,是人们追求知识的圣地。 “圣地”总是和教堂、寺院、宫殿等场所相关联,给普通大众一种敬畏感,使博物馆很难走进他们的心灵。同时,博物馆更将自身归属于社会精英的行列,认为他们对文化资源,有着权威性的解释,为了维护这种权威性,资源被保密化,很难与普通大众分享。而新博物馆学则强调博物馆应该走出“圣地”,抛弃精英主义的观念,放下架子以积极开放的姿态面对社会,面对社会群众,使博物馆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新博物馆学所强调的开放,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展览、陈列对外开放,它是广泛意义上的开放,是其在决策制定上透明,而且愿意分享权力,包括博物馆建筑的开放、向多学科的开放、向社会和公众的开放等等,是为了使博物馆能够真正的融入社会。
第二,强调“以人为本”。传统的博物馆往往只重视博物馆的物质基础—藏品,它所有的工作基本都是围绕藏品而展开的,藏品的保护、研究、展示等。藏品较其它工作都有优先权,从不重视研究观众。而新博物馆学强调“以人为本”,认为藏品虽然是博物馆存在的重要物质条件,但却不是存在的唯一理由与目的,参与社会,关注社会需求,服务大众同样是博物馆存在的目的。博物馆不能变为一座保管藏品的仓库,应该是一座为公众服务的机构,它需要了解人的需求,以人的需求来有目的征集藏品,展示藏品,这样藏品的意义及博物馆的功能才是得到真正的体现。
第三,强调“多元性”。这里的“多元性”包括博物馆理论基础的多元化;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多元化;博物馆职能的多元化;博物馆藏品的多元化等等。传统博物馆的理论基础是藏品管理、藏品保护、历史学等,他们认为博物馆的工作只能是掌握了上述理论基础的专业人士所从事的。同时,传统博物馆是以其自身所固有的职能存在的,收藏、研究、陈列每一个方面的职能都是相独立的,也是固定的,并不再延伸其它的功能。而新博物馆学则认为博物馆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简单的收藏、保护、研究文物的场所,它演变成一复杂化、多功能的文化机构。博物馆的理论基础涉及了诸多学科,包括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等。它的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需要馆内、馆外的各种资源相互配合、协作才能完成。博物馆的职能也已经大大突破了以往博物馆所承担的义务,它不仅是文化遗产的守护者,更是社会发展的推进者。
三、新博物馆学对博物馆开展志愿者服务的理论指导
新博物馆学是对传统博物馆学的一种反思,是对博物馆如何解决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变化中产生的新问题的积极回应。它的深刻意义体现在为当代博物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体现社会属性、发挥社会功能给予理论支撑和引导,为新形势下博物馆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而博物馆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博物馆借助志愿者来解决自身人力资源不足的简单协助关系,更深的层面来说它是体现了博物馆如何处理自身与社会、与公众的关系。因此博物馆志愿服务的开展必然要依托新博物馆学的理论支撑,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