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物之间也体现了从我你关系到我它关系的转变。在本诺的婚礼上,虽然有许多上流社会人士参加他的婚礼,作为新郎本诺感到茫然和无助,只感觉那棵圣诞树才赋予他去完成自己婚礼的精神力量,他说:它像是新郎的姐妹
人与物之间也体现了从“我—你”关系到“我—它”关系的转变。在本诺的婚礼上,虽然有许多上流社会人士参加他的婚礼,作为新郎本诺感到茫然和无助,只感觉那棵圣诞树才赋予他去完成自己婚礼的精神力量,他说:“它像是新郎的姐妹,婚礼中唯一的亲戚。”这预示着本诺最终无法建立像自己与圣诞树之间“我—你”关系一样的婚姻关系。在本诺与马蒂尔德的交往中,他的精神支柱竟然来自拉雅蒙家中的假杜鹃花,他以为那是真花,一直把它当成交流对象,从这种“我—你”关系中寻找安慰。但是,他偶然发现这种安慰是“一株假杜鹃花——替身,仿制品,冒充者,骗子,诱饵,引人上钩的骗子!多少个星期来,我一直从这个人造花得到支持和力量。每当我需要打气、需要与人接触、需要交流时,我就去看他。在这么多年没间断地与植物为伍的我居然上当了!……它是我最忠实的依靠。我的事业,我的本能,我的联系……全部断裂了。”从此,本诺与杜鹃花的关系由令人期待的“我—你”关系变成了令人失望的“我—它”关系。
结语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通过第二人称视角描绘了故事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描绘了肯尼斯与本诺、我和从我中分裂出来的另一个“我”、作者、叙述者(有时合二为一)与读者的三种“我—你”关系,也揭示了本诺与马蒂尔德、本诺与哈罗德,肯尼斯与情人、肯尼斯与父亲的“我—它”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从“我—你”关系到“我—它”关系的转变。这些关系及其转化预示着着故事人物的现状、心路历程和最后归宿,展现了传统犹太人在当代美国社会所面临的伦理困惑和精神危机,以及传统犹太伦理道德在美国所受到的冲击。
参考文献:
[1]索尔·贝娄:《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李耀宗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
[2]刘兮颖:《〈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对话”哲学》,《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6期。
[3]顾红亮:《现代性的对话纬度与独白纬度》,《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作 者:舒清云,硕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篇分析与英语教学。
编 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