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学生面临的是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高职院校肩负的德育教育任务就跟更加艰巨。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只有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进程,才能够散发出生机和活力。
一、高职院校和谐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基点上推动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前进的重大的战略抉择。高职院校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以及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也应当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人才,而高职院校就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高职院校和谐德育的构建,有助于培养出有着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设人才。就高职院校的数量来说,目前我国独立高职院校已经达到了1200多所,在校生达到900万。高职院校在我国教育系统中的数量和规模足以见出它是我国社会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领地。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的实用性人才,是我国重要的生力军。合格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不仅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而且也符合我国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从高职院校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于四面八方,家长的关心和社会的关注都要求高职院校的建设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综上所述,没有高职院校的和谐就不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没有学生的和谐德育建设,就无法完成高职院校和谐建设的目标。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德育建设的冲击
(一)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负面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职院校德育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方面,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模式的转变改变了人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种僵化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道德观念,这为个人独立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道德价值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简单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社会经济进程的机会,锻炼了他们的身心,也提高了他们道德心理的承受能力。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市场经济对高职院校学生道德方面的负面影响。因为过于重视德育的经济价值而忽略其中的人生价值意义,这就导致一部分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产生“唯钱是图”的心理。在这种道德观念下,他们只追求眼前的享受和利益而将理想和道德抛诸脑后,只计较个人整体利益以及自己应对社会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学生们普遍都失去了艰苦朴素的节约作风,生活上追求奢侈和开放,不良的社会风气充斥于本该洁净的校园,甚至有些学生发展为违法犯罪。还有就是一些高职院校、管理部门只重视经济效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加关注,学校的德育环境不断恶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职院校内娱乐场所的涌现,学习氛围淡化而商业氛围浓厚,黄、赌、毒在慢慢向高职院校渗透,对学校的学术氛围是严重的打击。可见,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给高职院校的德育带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造成了高职德育工作的困境。
(二)网络文化对高职德育的强烈冲击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交流能够跨越国界和地域的限制,受到高职院校学生们的热爱,互联网的发展也形成了所谓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不仅内容庞杂,且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这是传统传播模式所不具备的特性。不可否认的是,网络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进步起到了推动的作用。网络也为高职院校学生知识量的积累、性情的陶冶以及身心的娱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高职院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广阔平台。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文化不仅包含了正面的信息,还有很多涉及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信息可能会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败坏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认同容易导致他们走上歧途甚至诱发犯罪。我们可以说,网络中的负面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使学校加诸于学生身上的正面的道德教育走向负面的消极的方向。因此,面对网络时代对高职德育带来的便利和对高职院校德育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应该更多地思考如何利用网络这一阵地给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拓展领域,将正面的思想道德观念传播给学生。
(三)高职教育的转型给德育教育带来的困难
我国的高职教育开展的时间较短,经验不足,且大都是由中职学院转型而来,所以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多,我国的国情导致了对国外高职院校发展经验和规律中可借鉴的部分不多,因此要摸索出我国高职院校建设的规律,形成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高职院校教育体系是一条非常艰辛的路。具备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的教师非常缺乏,高职学院的教学课程设置也因此受到限制,教学经费以及教学场地也非常匮乏,这一系列不足限制了高职院校的发展。而高职院校整体发展受限,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也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就业。在基本的教学工作都难为维持的情况下,德育教育的开展就更加困难了。
三、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建立坚实的德育阵地
转变德育教育的方法,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是完成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任务和目标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在理论实践的指导下,建立起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多渠道的德育教育基地。
(一)德育教师要有满腔的热情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就是负责德育教育工作的教师日益淡漠自己的工作职责,缺乏教学热情,无意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另外,高职院校内部也出现了轻视德育工作,歧视德育工作者的情况,德育教育在学生的生活和课堂的开展中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学生对德育工作也有着严重的抵触情绪。德育工作者由于无法为学校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科研成果,因此职业自豪感很低,对工作的热情也不高,很难用认真的态度对待德育工作,一旦学生感受到德育教师的这种消极态度,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就更加难以开展。这种双向影响的负面效应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我们知道,人只有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才能够将这项工作认真开展。
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者们要树立起正确的职业感,认识到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是教学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更加受到重视,因此每一位老师都应当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要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德育工作中去,高职院校的德育教师要树立起爱岗敬业的态度,用自己的教学人情感化学生,让学生能够自愿地接受德育教育。另外,德育教师也要以身作则,认真遵守社会规则,履行社会责任,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并且要做的更好,为学生树立起好的榜样。我们并非苛求德育教师成为道德典范,但是至少要做到“身正为师,行为示范”的道德底线,做到课上课下言行一致,课堂上要求学生做到的,生活中自己要做到。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