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推行“双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来源:nylw.net 作者:李红卫 发表于:2012-11-27 21:54  点击:
【关健词】“双证书”制度 文化基础 职业学校
职业学校毕业生获得的证书,名为双证,实为单证。文化课教学不被重视、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是学历证书含金量较低的原因。过于强调技能训练、职业教育特色,高估职业学校培养技能人才的能力,混淆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不能准确理解“服务宗旨、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内涵,

 [作者简介]李红卫(1972- ),男,河北石家庄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职业教育、比较教育研究。(北京 100048)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资助“职业教育与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主持人:俞启定,项目编号:08JZD0028)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11-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作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举措。据调查,绝大多数职校生毕业时均可取得双证。这是否意味着双证书制度的实施效果较好呢?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问题是影响职业学校推行双证书制度的外部因素,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内部是否也存在影响制度实施的因素呢?
  一、职业学校毕业生获得的证书,名为双证,实为单证
  尽管绝大多数职校生在毕业时可获得双证,但有相当数量的教师认为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取得双证有相当难度,甚至有教师认为:“让职校生在毕业时取得双证,从教育规律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教育冲动。”这是名与实的问题,与两种证书的含金量有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较高,社会认可度较高;学历证书的含金量较低,社会认可度较低。所以,严格说来,学生获得的双证名不符实,名为双证,实为单证。职业学校双证书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不好,与制度初衷有着相当的距离。为什么学历证书的含金量不能保证呢?
  二、学历证书含金量低的影响因素
  1.文化课教学不被重视。文化课教学时间不足、文化课教学没有标准是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不被重视的两个突出表现。2000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规定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为4︰6。2009年修订后的《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则将二者的比例调整为1︰2。这就意味着,文化课的比重由原来的40%降低为33%,专业课的比重由60%调整为67%。这种“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对公共文化课教学的冲击较大。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文化课教学大纲,如果仅统计语文、数学、英语、德育、计算机、艺术、体育与健康七门公共必修课基础模块的最低教学时数,几乎已经达到了一学年1008的总学时数。如果理工类专业要开设物理、化学等文化基础课,就只能占用专业课的教学时间,而实际上专业课、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时间(总共只有一学年)原本就很紧张。
  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数学、外语等七门公共文化课的教学大纲,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数、考核方式等均有明确要求。既然有教育部统一制定的教学大纲,怎么能说没有标准呢?一方面,在教学时间不能保证的情况下,自然会出现压缩课程门数、压缩课程内容、压缩授课时数的现象。笔者调研时发现,技工学校很少有开设英语课的。另一方面,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有统一的考试鉴定不同,文化课教学大多没有地方教育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考试不仅有诊断、评价、激励的作用,还有对教学大纲实施情况的检查和督促作用。所以,没有统一考试,就没有他律,仅靠学校的自律,在上上下下、方方面面一味强调就业导向、技能训练的大背景下,文化课教学大纲就很难落到实处。于是,职业学校教师经常抱怨:目前学校职业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教育教学标准。显然,这里的标准主要是指公共文化课的教学标准。
  2.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笔者调研得知,云南某国家级重点职高,2011年招生 400人,其中只有100人参加了当年的中考。300名未参加中考的学生,其文化课成绩如何,可想而知。北京面向中职毕业生的对口升学考试,公共课分数线已连续多年维持在150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文化课,总分为450分),而在20世纪末本世纪初这一分数线在250分左右。这150分分数线的维持,是以招生计划未完成率的不断提高为代价的;否则,这一分数会更难看。目前,中职学生总体文化课水平之低可见一斑。
  三、文化课教学不被重视的原因及矫正
  1.文化课教学不被重视的原因。第一,强调专业技能训练,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有矫枉过正之嫌。计划经济时代的中职,比如中专,一方面,定位于培养技术干部,具有精英教育的性质;另一方面,受本专科教育的影响,确有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应用的倾向,当时确实存在专科是本科的压缩,中专是专科的压缩的突出问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的今天,中职的确有办学模式转型,向大众教育、职业教育回归的必要。但要把握好度,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谬误。眼下的职业学校教育,对专业课、技能课、实训、实习高度重视,三年的学习时间,竟然要拿出整整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顶岗实习。而对公共文化课则比较轻视,那么多的课程,那么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却只有一年。有的地方,有的学校,竟然连一年时间都不能保证。重专业课轻文化课,重技能训练轻基础教学,这样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还有什么区别?
  第二,对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能力有高估之嫌。职业学校培养哪一层级的技能型人才,人才的标准、规格如何界定,是职业学校教育的基本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有职业学校宣称要培养与企业“无缝对接”的人才,也有职业学校提出培养的人才要与企业、岗位“零距离”。显然,这有高估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能力的嫌疑。首先,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例如,国际著名职业教育学者福斯特(Philip J.Foster)认为:职业培训应与职业工作情境相关,但正规的学校职业教育做不到这一点。职业学校较长的学制,使其不能对劳动力市场做出迅速而灵活的反应,容易造成毕业即失业的情况①。其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成长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学校的职责是传授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训练学生基本的专业技能,这也就是说,学校培养的是准职业人。实现毕业生由学校人向企业人的过渡,乃是企业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言,这一过程只能在生产实践中完成。所以,职业学校不能把人才的培养目标定得太高,社会公众、企业也不能对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能力有过高的期待。 第三,对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工学结合与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有混淆之嫌。毋庸置疑,工学结合是职业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规律、特色之源、发展之路。而校企合作,似乎难以承受这样的评价。一方面,工学结合有着丰富的内涵,校企合作只是工学结合的表现形式之一、路径之一。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现实的国情,政府大力提倡、职业学校竭力实践的校企合作,特别是合作育人方面的深度合作,难度极大。这是由企业、学校两种社会组织不同的组织目标、组织任务所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言,校企合作困难有其必然性。既然校企合作如此之难,为什么职业学校还会锲而不舍呢?除了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可能是因为大家认为校企合作就是工学结合,工学结合就是校企合作。既然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再难也要坚持下去。于是,为了维持校企合作的关系,部分职业学校几乎到了唯企业马首是瞻,企业有求学校必应的程度。为了实施订单培养,职业学校可以无原则地调整教学内容,删减公共文化课、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为了所谓的顶岗实习,学校可以打乱正常的教学安排,把原来系统化、一体化的培养计划弄得七零八落,可以随意压缩学生校内专业技能训练的时间,甚至对学生整整一年都在从事简单化、重复性操作的实习不闻不问。(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