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格式化的心灵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陈维 发表于:2012-07-18 11:29  点击:
【关健词】先锋精神;电影语言;启蒙意识
姜文导演的影片一般被认为充满了幽默和浪漫的特质,实则在诙谐幽默包裹下的先锋意识通过作品中另类的主题和复义多解的超现实形式体现出来,追求“不被格式化的心灵”,但最终成就的是姜文对启蒙意识的回归。

 姜文因其特殊的成长背景,使其导演的影片中充满了幽 默和浪漫的特质,在诙谐幽默包裹下的先锋意识锋芒毕露。有目共睹,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特征,即使《让子弹飞》商业价值的凸显也掩映不住作品中不入主流、不落俗套的先锋精神。姜文说“人的心灵是不应该被格式化的”①,这种霸道的才气通过他作品中另类的主题和复义多解的超现实形式体现出来。作为演员,姜文出演的作品较多,这里我们只就其导演的四部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和《让子弹飞》(以下分别简称《阳光》《鬼子》《太阳》和《子弹》)进行分析。
  一、另类的主题
  与先锋艺术一样,姜文作品中的主题基本上都不遵循常规思维定式,与过去我们看到的电影主题不同,导演有意违背观众的观赏习惯和接受习惯,消解我们过去熟悉的主题,用另类的主题挑战传统信念,挑战观众的审美经验。姜文从陌生化和否定的表述中让观众不断重复回味,多层次地进行理解,推翻以往经验后思考导演新的观点,进而形成自己的想法。姜文作品中另类的主题比较集中的是对人们记忆的改写、对历史人生的调侃和对所谓爱情的颠覆,通过这三个方面我们可以探析姜文作品中主题上的先锋精神。
  首先,对人们记忆的改写。姜文的电影常常篡改观众的记忆。记忆都是不可靠的,《鬼子》中伴随欢悦的日本海军军歌,日本军人、中国村民妇孺“促和谐”的场景与大众记忆中烧杀掳掠的侵略者形象背道而驰;黑白色的画面与我们记忆里《地雷战》激动人心的抗日场景相似,但马大山等众村民们的愚昧无知和荒诞可笑不得不让我们怀疑自己记忆的真实性。在《阳光》中姜文不停地讲故事,又不断地在否定故事的真实性。原著小说《动物凶猛》讲的是一个不确定的故事,经姜文改编后的影片就是在讲述一种不确定,是在对集体的回忆进行改写和重新发现,他建构的是一个属于所有人尤其是那个时代的少年在心底憧憬的充满生命力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真实与否反而不重要了。一如先锋艺术“不关注情感和辞藻,而致力于真实谎言的编造”②,姜文一次又一次地挑起观众对过去的怀念,又一次一次地否定观众记忆中的过去,挑战观众的接受能力,反而使观众在不断的填补和期待中完成了对影片的认识与理解。
  其次,对历史人生的调侃。为了规避踏上前人的旧迹,姜文大多回避深刻的民族苦难和宏大的历史叙事,用调侃戏谑的办法解构庄严的历史和庄重的人生。因为“我们没有固定的文本,我们没有可靠的源头,只有一部充满变化和再解读的历史”③。《阳光》把历史教训深刻的“文化大革命”变成了一群军队子女的青春狂欢;《太阳》中抗美援朝的首长李不空居然到中苏边境上变成死于作风问题的阿辽沙。生命的诞生是神圣的,不过《太阳》中小队长与其说是诞生在布满鲜花的铁轨上,不如说是厕所的下水道里;《阳光》里马小军弟弟的诞生也不过是马小军偷玩父母的避孕套后无奈的后果。生命的消逝是肃穆的,《子弹》里让人悲愤交加的逼死小六的情节却被调侃的墓碑和幽默诙谐的葬礼冲淡了;县长夫人的死也因师爷和假县长的轮番号啕大哭演变成了黄四郎眼中一场不成功的闹剧,既增加了影片的喜剧效果和观赏性,又投射出导演对待人生可爱与真诚的态度。真实是“比如一种愿望,一种欲望,那些很抽象的东西”④,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从自我存在出发寻求人生价值和意义,这就是导演对历史人生的态度。
  最后,对所谓爱情的颠覆。爱情自古都是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对爱情的态度姜文一直很暧昧。正如《子弹》中张牧之听到老三说要替老二娶花姐的怅然一样,姜文是渴望爱情的,他会骑着马追赶心中的女人和爱情,但是他并不相信爱情,《阳光》里米兰是马猴动物性冲动的“欲望”,《鬼子》里鱼儿是马大三的通奸对象,《太阳》里的疯妈痴迷一生的军人英雄是个泛爱的情种,《子弹》中妓女花姐对妓院老板黄四郎说:“您不是教我们,客人就是上帝吗?”最有意味的当属才情潇洒的梁老师,《太阳》里的梁老师自信而浪漫,对爱情对人生有满腔的热情,一首《美丽的梭罗河》撩动无数观众萌动的心弦。当头发湿漉漉的李大夫自言自语自顾自地跑到梁老师病床前疯狂表白,就恶心了观众心中神圣的爱情;再接着一个长相诡异的无名仰慕女直接对梁老师说爱情,导演就将所谓的爱情彻底踩在脚下。不承担任何义务,注重发掘内心世界,细腻描绘梦境和神秘抽象的瞬间世界,这些都是姜文作品富于先锋精神的重要表征。
  二、复义多解的超现实形式
  “先锋这个词意味着艺术形式的变革,同样,这个词也意味着艺术家们为把自己和他们的作品从已经建立起的艺术陈旧过时的桎梏陈规和艺术品位中解放出来所做的努力。”⑤姜文影片极具浓烈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零碎、混乱、断裂成为其作品的典型特征,有的作品如《太阳》缺乏逻辑性,剪辑错综复杂,却在异样的蒙太奇组合之后产生多种文本的解读。
  一方面姜文的作品在叙事模式的实验中集中体现超现实的文本形式。在《阳光》中,姜文将原著中对记忆的否定扩大,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不停地用音乐、旁白和重复地讲述故事来否定故事,进而在观众中产生“间离效果”,留有观众想象的空间和保持独立思考间隙,使作品能真正地拥有自己的价值。《太阳》使用了典型的“互文性”结构,几个段落之间的时间顺序被打乱,但相互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观众可以自己重组故事的顺序,或者就停留在各个零碎的段落上进行审美,理解到的东西不重要,体验到的才是最真实的:“我说一个导演拍东西越主观越好。什么是客观存在?一切都是主观的,客观存在于主观里面。”⑥叙事上宏观的虚妄和细节的真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却为个人的体验和个性的张扬提供了放肆的场所。观众应保持开放视野,在基于各自不同的艺术欣赏水平上领悟互涉文本的深刻内涵,对文本进行“独我”的解读,最后在历史相关性寻绎中去理解导演的独创性,这对于培养独立的观众和提升电影作品的艺术价值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姜文影片的超现实形式主要还表现在电影语言运用的时候,姜文影片一贯的风格是镜头运动的线条极尽优美,配合暖暖的日光或灿烂的满山野花,再深重的历史再悲情的人生在姜文的镜头里都只是太阳普照下的平凡世界。如“阳光灿烂”一晃过去到了今天,姜文用的是黑白胶片,尽管马晓军西装革履开着小车,但“阳光灿烂”也一去不复返了,暗示人类既摆脱不了青春逝去的感伤,也无法挣脱机器工业束缚的命运。黑白影片《鬼子》把过去专门为汉奸特务设计以突出他们惊慌奸诈和丑陋面孔的灯光用在了人民身上。马大三人头落地时,他终于看清了这个世界诡异的颜色。人类永远活在自我假想的世界里,到了死亡才能看清生存的愚昧。这里,电影语言的另类使用为主题的升华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