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加速回升并呈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态势,而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仍然缓慢,外向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如何适应新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企业生存和发展,已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外向型中小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及经营风险分析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造成了很大冲击,众多传统制造业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如今国内外经济已逐步回升,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一)宏观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
1.经营成本大幅度上升。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原材料和运输成本的上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刘易斯拐点”和人口老龄化的逼近,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已经结束, “缺工”问题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特别明显。
2.融资困难。中小企业由于资产少,抵押物少,企业资信和信用等级普遍较低,很难向金融机构贷款。融资难、贷款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3.国际市场萎缩,市场拓展困难。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需求大幅下降,贸易壁垒大幅增加,国际市场拓展异常艰难。
4.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成本提升。人民币从2005年汇改以来持续升值,特别是自2010年7月起升值加速,对产品出口造成严重影响。
5.环保成本提升。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促使企业生产环境成本从外部化转为内部化,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
(二)企业内部面临的经营风险
1.出口增长方式依然粗放,具有较强的政策依赖性。粗放型发展模式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使我国中小型企业具有严重的政策依赖。过去20多年来,中小企业凭借敏锐、高效的市场运作和我国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的比较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但这些有利条件和政策优惠也助长了中小企业的惰性,致使他们重生产和销售、轻研发和品牌建设,长期依靠简单的加工生产和低价竞争。如今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升级,企业运营成本上涨和外部市场萎缩等因素共同作用,使一批核心竞争力不强的中小企业面临被淘汰出局的风险。
2.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管理效率不高。首先,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健全造成了决策机制家长制、家族制、权利控制的血缘制等现象,使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缺乏精细化。其次,缺乏长效的用人机制,创新投入少。再次,信用基础较差,增大了融资困难。
3.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国际市场拓展能力不足。首先,出口市场集中,造成企业对这些市场的高度依赖,增加了外贸经营风险。多年来我国的出口市场集中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等地区,而欧美恰恰是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地区。其次,中小企业出口商品结构大多集中在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以改变产品外观和价格战为主要竞争方式。再次,OEM贴牌加工贸易是中小企业主要的生产和贸易方式。
4.缺乏外贸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首先,中小企业缺乏客户关系管理。没有对国外新老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建立客户服务档案,并进行有效的动态跟踪和信用管理。其次,外贸合同条款缺乏严密性和准确性,部分外贸环节操作不当,外汇结算管理不健全。再次,汇率风险防范手段单一。仅通过提高价格来规避汇率风险,很少采用远期结售汇、国际理保、出口信用保险和人民币掉期等规避手段。
5.盲目多元化经营,缺乏核心竞争力。多元化经营被许多中小企业认为是企业寻求规模扩张、利润增长、风险分散的策略。一些企业未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主营业务尚不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情况下,盲目实施多元化经营,结果不仅未能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寻求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反而削弱了在原有领域里的竞争优势,使企业陷入困境。
二、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实现转型的必然反映。由于经济社会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具有长期性: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二是资源环境标准的提高带来的资源环境成本的上升;三是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币升值依然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应对这些长期问题,惟有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奏效。要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从主要依靠出口和海外市场向主要依靠内需和国内市场转变;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促进企业增长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发展转变;从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促进企业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企业发展转变。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是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
从产业竞争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在产业中获得相对较好的竞争位置,竞争战略的选取对一个企业至关重要。企业一般性竞争战略有3种: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过去,我国多数中小企业采用总成本领先战略,通过获取廉价的生产资源获得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但现在原有的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已无法维持其竞争优势。而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可行途径主要有3条:一是从总成本领先战略转为差异化战略或专一化战略,靠特色、专长和个性化服务赢得客户群,重新获取竞争优势;二是从专注于生产转为加大对产品研发和品牌运营的投入;三是从中小企业的单打独斗转为通过联盟、兼并、收购等方式加强企业之间的联合和整合,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以更快的速度和更现实的做法实现做大做强。
自主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动力。但是,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告诉我们核心技术创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对于外向型中小型企业来说,选择合理的创新形式非常重要。总体来说,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应以“立足现在,把握未来”的姿态来合理配置自身的创新资源,不合理的创新活动会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5个方面内容:引进一种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的市场;开辟和利用新的原材料;采用新的组织形式。
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各种创新活动的特点,笔者认为外向型中小企业要通过自主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市场竞争力,应从以下几种途径考虑:一是管理创新。主要包括企业制度和管理流程方面的创新以及企业人才管理方面的创新。借鉴新的管理经验模式,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优化企业内部机制,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二是产品、技术创新。企业必须具备勇于开拓的胆魄和敢于创新的气魄和毅力,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切实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创造更多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和高附加值的产品。但中小企业资金实力较弱,在发展前期可通过适度增加产品的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发展非品牌产品,做到“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以特色产品为自己开辟市场,占领大企业产品覆盖不到的盲点。三是营销创新。改变原来的营销策略,重新定位和细分市场。一方面应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以差异化满足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新的市场。积极尝试新的贸易方式,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四是拓展国内市场。长期以来,外向型中小企业专注于国外市场,忽视了国内市场。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欧美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缓慢。而我国“十二五”规划已明确提出以内需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因此,外向型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坚持外贸、内贸两条腿走路,努力拓展进口和内贸业务,提高市场应变能力。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