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佛性”的相遇(2)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柴琳 发表于:2012-07-16 12:14  点击:
【关健词】心性;佛性;师子吼菩萨品
三、修心之道与六波罗蜜之行 古语有云: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儒家有存心养性、尽心知性,道家有修心炼性,佛家则为明心见性,可见学问有别,其根本为同,皆以修心为要。有心者,有佛性、但只为初具成佛的可能,

   三、“修心”之道与“六波罗蜜”之行
   古语有云:“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儒家有“存心养性”、“尽心知性”,道家有“修心炼性”,佛家则为“明心见性”,可见学问有别,其根本为同,皆以“修心”为要。有心者,有佛性、但只为初具成佛的可能,犹橡树之种未必可成其树。况有心者,有妄生的攀缘之心,也有真如之本心。佛在《楞严经》中曾七处征心,八还辨见,寻找这颗真如本心。所寻真心本在何处?为何不见真如本心?只因妄认攀缘心为真如本心,时刻被六根所牵动。唯有把清净无沾染的真心从无明妄念之心中拯救出来,心无挂碍到五蕴皆空之时,即是得见佛性之时。从一阐提人到成佛成圣,无一不是一次又一次心性的转变,从妄念之心到真如之本心的转变方法即要不断增长般若智慧,从而转识成智,方能转凡入圣。
   由此可知,成佛之道在于见性之学,见性之学在于明心之道,明心之道必先调伏其心,然后方可统领善恶之念,永断贪欲嗔恚之情,关闭无明烦恼之门。如何可以明心?《金刚经》云:“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赫拉克利特则认为与“心”做斗争是极其艰难之事,因每一个愿望都以灵魂为代价而换来的,如若所有的愿望均得到满足,对于此人并无益处,因为每一次的贪得无厌,都会离本性愈渐愈远,心时时刻刻会向外去攀缘,分别之心、妄生之心、攀比之心、嗔恚之心、悭吝之心便会油然而生,执着烦恼随即接踵而至,自性立即被无明妄念所遮蔽,邪知慢见便逐渐地日益增长。  如何去除心之诸邪见,安抚生死怖畏之心,觉寤无明众生之心,使行恶法者有作悔之心?如《师子吼菩萨品》中所云,众生若具师子吼力,可作师子吼摧破一切魔军,需修一切善法,具足“六波罗蜜”之行,何为“六波罗蜜”之行?即为度生死之海到彼岸之意。何者为六?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者之中,以持戒为本,禅定为要,般若波罗蜜为核心要旨。
   “戒”者,一切善法之梯櫈,亦一切善法之根本。无戒犹如花无根而欲茂,鸟无翅而欲飞,实为诸善根之导首也,众生若能持戒便能永断一切心之恶业,亦是心目开明的前提,佛灭度之后需以戒为师,有戒在等于佛住世。故《师子吼菩萨品》中云:“戒是生死险道资。戒是摧结破贼铠仗。戒是灭结毒蛇良咒。戒是度恶业行桥梁。”[6]由此可知,戒对易于沾染的心性起到遮止之用。“禅定”者,妄心不生,息灭心之散乱为禅;坐见本性,调伏身心相续为定。能修习禅定者,则心之万缘皆息,可使诸根寂静,心无烦恼,贪嗔痴自然不生,远离爱欲,悉无沾染,身口意皆无散乱,可通达无量智慧之法门。“般若波罗蜜”者,能于其中知诸法实相,得世出世间一切法之根本智慧,心具正知正见。以此六度修心,可于精进中度懈怠之心,忍辱中度嗔恚之心,布施中度悭吝之心,持戒中度犯悔之心,禅定中度散乱之心,般若中度愚疑之心。六波罗蜜之行可教化无明之众生,远离贪、嗔、痴三毒,使众生无有畏怖、颠倒之心,度一切无明之烦恼。
   众生若能具六度之行,心虽能抑恶扬善,却终为人天福报。众生须行六度之时,发起菩提之心。何为菩提之心?菩提心为求真道之心,求正觉之心,深信因果之心,求一切智之心,求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以悲心为本,并以此心回报累生累世曾为父为母的众生。初发菩提心者,人天菩萨皆为赞叹!虽未是佛,然不远矣。不发菩提心而修法者,终是魔道。众生若能行六度,心则远离一切诸不善业, 定会心开性见,若能深发菩提之心者,定能见性成佛,德福万千。
   结语:无始以来,众生不自见其心,不自明其性,被外缘所缠绕,如海中盲龟,百岁一跳,不知何时可遇浮木中的直孔,诸佛怜悯众生,揭示宇宙人生之实相,洞明万事因果之理,破除生死无明之本际。众生切莫有上智下愚之分别,一切有心者皆可成佛,草木沙石若能生心,也于诸有情众生无有差异,此为众生平等之根本。众生切莫以佛法甚深,望尘莫及,故弃之不理,须知众多修法如禅、如净、如密,皆以修心为要,不修其心,无法可得,无性可见,此为八万四千法门之精髓所在。中国哲学虽重于明“天人之分”、“天人之合”,但其核心仍为人,即人的“心”与“性”的问题。在追求“内圣之法”的道家之中,有老子的“涤除玄览”,庄子的“体悟道法”、“心斋”、“坐忘”、“齐物”等方法来追求精神自由、心灵宁静和神圣同体。而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正心”为内圣之法。修身者,必将先正其心,此即为连接“内圣”与“外王”,“明明德”与“新民”之间的纽带。同是也是朱熹的“道问学”及王阳明、陆九渊的“尊德性”的核心要旨所在。
   由此而知,人之本“性”不可不察,人之本“心”不可不明,“心”与“性”相依相形,互为为儒、释、道三者之根本。能明见于“心”者,自然能通达于一切,能明见于“性”者,自然能了知一切。若能明于“心”、见于“性”,定会通达一切正知正见,知人间一切祸福姻缘,洞明世出世间一切实相真理。
  
  参考文献:
  [1]《大正藏》第二十六卷。
  [2][3][4][5][6]《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第二十七,三十一,三十。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