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佛性”的相遇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柴琳 发表于:2012-07-16 12:14  点击:
【关健词】心性;佛性;师子吼菩萨品
佛家经论浩如烟海,论其心性者更是名相繁多,深广难测。本文仅以《师子吼菩萨品》为例,从一阐提人皆具佛性为出发点,阐明心与佛性之间的关系,得出“心”为八万四千法门之精髓所在,同为道家内圣之法及儒家内圣外王之道。

《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此为众生成佛成圣之依据。下起一切凡夫,上至一切诸佛,皆以圆融灵明之真如本性为世出世间一切法之根本,此二者无有相戾,但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深陷于无明烦恼之中,辗转于生死无明之际,性本虽同,却迷悟迥异,何以故?凡夫者,迷失真如本性,佛者,明心见性?抑或一阐提之人并无佛性?
   一、“众生具性”与“一分无性”之说
   佛家最终目的即是成佛成圣,有无佛性为众生是否可以成佛的关键,《涅槃经》中云:“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一阐提人最终能否成佛?观点有二:一者,属无佛种性之一阐提之人不能成佛。唯识宗坚持一分无性之说,即除一阐提人之外,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一阐提者,为永不涅槃种性,无出世功德种性,故永不成佛。在诸多经论中确有阐明一阐提人并无佛性,如《佛地经论》、《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都有一分无性之说。其中《佛地经论》中明确主张一阐提人无有佛性:“无始以来,一切有情众生有五种性,一声闻种性,二独觉种性,三如来种性,四不定种性,五无有出世功德种性……第五种性无有出世功德因故,毕竟无有得灭度期。”[1]所谓无出世功德种性,又称无成佛种性,因此类众生永不具三乘无漏功德种性,故不能成佛。
   二者,一阐提人皆可成佛。《师子吼菩萨品》中曰:“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阐提亦有佛性。一阐提等无有善法。佛性亦善以未来有故。一阐提等悉有佛性。何以故。一阐提等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2]其中关键在于“未来”二字,又云:“有者凡有三种。一未来有。二现在有。三过去有。一切众生未来之世。当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佛性。”[3]故一阐提人现无佛性,未来未必无佛性,况独觉种性也可通过修习而成为声闻种性,五种种性之间也未必一成不变。因之,“众生具性”与“一分无性”之说并无矛盾之处。
   二、众生之“心”与众生之“性”
   无佛性如一阐提者,未来因何故而有佛性?一阐提人成佛的关键在于具能善能恶之心。《师子吼菩萨品》中曰:“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4]可见“佛性”虽是成佛的基础,但仍依“心”所变。
   所谓之心,非血肉之心,是人之本原,神明之主宰,是思维妄念之主体,客观事物之反射,是一切缘起的聚合地,亦是六尘缘影的载体。心与外物互为因果,示现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实相,故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大学》之“明明德”、“止于至善”之道在于何处?在止于其心,不正其心不能修其身,故不能得其正,则忿懥、恐惧、忧患、好乐生焉。心有不察,则无有修身之意。常存悔过谦虚之心,具“吾日三省吾身”之心,方初具“慎独”之本。孟子认为心者有四,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可见,“心”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之处,是修身炼性起始之所。相应于此,佛家有“四无量心”,慈无量心者,即能与众生安乐之友爱心。悲无量心者,即具同感他人苦难之心。喜无量心者,即有见人离苦得乐的喜悦之心。舍无量心者,即无一切分别之心。
   何者为性?性者,生命之本体,生命之质也。《中庸》曰:“天命之谓性”,此性为生而本有,即生之所以然者之谓性,溶于万事万物之中,如色里胶青, 水中盐味。然此性却不可说,不可道,不可名,不可言,可言说者非性也。《说文解字》中曰:“性,心中之阳气也。”故说性依存于心,性由心而生,由心而显。又有性为心之本体,心为性之外现之说,心为已发,为喜怒哀乐之情,可应万事。性为未发,具心之众理之地,可寻万事。性为体,无相无形,非用不显,非心不明。心为用,无相不显,离心则无性可见。从有相之心, 可见无相之性。为心所现的山川大地实有本无,性虽无形无相可显,却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实无本有。心性二者从缘起性空到性空缘起,实为一也,所以色空不二,有无不二,心性不二。
   心性不二,但心性却不尽相同,有心者不等同于有佛性,但明心却为见性的前提,心目开明者,性方自现,同时也是具佛性的条件。性有具善具恶之能,古有孟子“人性本善”之说,为人天生之“良知良能”,此为人异于禽兽之别。另有荀子“人本性恶之论”,人之本性实之为恶,有生而好利、趋乐避苦之情,其善者实之伪也,故应循“化性起伪”之道,“隆礼重法”之行。《荀子·解蔽》中曰:“治之要在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三有告子“性无善与无不善也”,此同于佛家“无记之心”。然性有善恶之分,但心无二者之别,性为善为恶以心为其始。性虽具可辨之现,但终要依止于其心,故心为善恶之源端。因之,具能善能恶之心,是一阐提人可以成佛之根本,野草枯木若能生心,也可最终成佛。然一阐提人皆具能见能知之心,因何故终陷泥犁之中?实因一阐提人所具之心为不信佛法之心,断灭一切诸善根本之心,不攀缘一切善法之心,不信因果之心,无有惭愧之心,不信业报之心,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戒之心……故说一阐提人无有佛性,若此心可修、可变、可转,一阐提人未来世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众生皆有佛性”但未必可以作佛,“一切众生不得涅槃。善男子。譬如良医知病说药。病者不服非医咎也。善男子。如有施主以其所有施一切人。有不受者非施主咎。善男子。譬如日出幽冥皆明。盲瞽之人不见道路非日过也。善男子。如恒河水能除渴乏。渴者不饮非水咎也。善男子。譬如大地普生果实平等无二。农夫不种非地过也。善男子。如来普为一切众生广开分别十二部经。众生不受非如来咎。善男子。若修道者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汝言众生悉有佛性。”[5]是故,欲成佛者,应以修心为要,应具修一切善法之心。若不修心,如亲见佛如提婆达多者,纵然有佛亲尊教悔,日日闻法,然心已被邪知慢见所沾染,终堕泥犁,万劫不复。可见,“修心”应为佛性转变之前提。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