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与音乐在课堂中共舞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王争艳 发表于:2012-05-09 14:28  点击:
【关健词】语文;音乐;课堂;共舞;重要作用
现代教育是要有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文章探讨了音乐与语文的历史渊源及其密切联系,从不同侧面论述了将音乐引入语文课教学并使之有机的融合,对促进语文教学的重

目前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众多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从各门学科来看,音乐更适合与语文进行跨学科融合,因为它和语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早已不再是空泛之谈,与之相应的新课程本身就能体现出这一根本转变,它集听、说、读、写为一体,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组织学生的全面发展起重要作用。
  语文新课程需要音乐,让语文和音乐牵手,打造语文新课堂是我想和大家交流的一个课题。下面我们探讨音乐与语文的联系:
  首先,语文与音乐同源流,都是心的艺术。《乐记》中曾经说过:“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由此可见,早在人类文明的启蒙时期,文学、音乐、舞蹈都是相伴而生的孪生姐妹,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再从汉语的特点来看,声、调、韵串连在一起,便是一首只需吟诵就让人为之动容的美妙“乐曲”。古往今来,无论是谣谚、诗歌、词曲,大都能作为歌曲演唱。由此可见,语文与音乐的渊源已久,都是心的产物。
  其次,语文和音乐都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就是通过动人心弦的节奏,起伏跌宕的旋律,凝练的歌词形成艺术形象或意境,表达人们的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它最善于细腻地表达人们不同的情感,贝多芬称它为“人类精神的火花”。语言文学是作者充沛感情的自然流露,任何一篇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的丰富感情,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才能感知鲜活的文学形象,刘勰《文心雕龙》中“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音乐和语文都是人类情感的载体,都通过情感教育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
  第三,音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心理学研究发现,音乐通过听觉可以作用于人的大脑,使人产生轻松、紧张、激昂、低沉、喜乐、忧伤等情绪体验。优美的音乐通过声波刺激中枢神经产生的愉悦情绪可以刺激智力活动。学习过程中有音乐陪伴,可以减缓大脑的疲劳,使学生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甚至可以把注意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由此可见,语文与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密不可分,最适宜跨学科整合。那么,如何将音乐与语文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引导学生进入语文课堂的前奏曲、品味课文内容的间奏曲、深入领会课文主题的协奏曲呢??就浅谈一下自己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运用到音乐的实践和心得:
  一、音乐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人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语文课堂中较为关键的环节。导入新课中运用音乐,可以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的语言氛围,感染到相应的感情基调,引起共鸣。我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时,选用文中的歌曲—《送别》来进行导入。当悠扬、低缓的音乐声响起,同学们的心立即被吸引住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从优美的歌声中学生感受到了离别的伤感,在他们深深地被打动时,我开始导入:
  “这是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爸爸的话落了》(板书课题)就节选自小说《城南旧事》。这首动人的骊歌是作者‘我’曾唱过五年而今又由别人唱给我们毕业生的,要毕业了爸爸却没能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想到秉性爱花的爸爸对我的严厉、关爱、磨练,似乎这眼前的歌曲也是为‘我’和爸爸唱的······”
  同学们完全沉浸在那伤感的乐曲中,听我娓娓道来更是很自然地将自己的心和作者的心连在一起。
  音乐的运用真的可以让语文课堂一开始就“活”起来,而学生的思维也在一开始就跳跃起来。《黄河颂》是大型合唱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新课导人时我播放了《黄河大合唱》的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在令人震撼的音乐声中,同学们似乎也想向着黄河母亲、唱起那豪迈的颂歌。
  二、音乐让语文课堂“火”起来
  音乐的运用不该仅局限于导人新课,它可以贯穿在一节课的每一环节。这不是说音乐可以滥用、乱用,如果语文课变成了音乐课,那不就是本末倒置了吗?运用音乐,讲究“巧用”,用的适时、适机,才能事半功倍、锦上添花。
  《土地的誓言》一文在篇尾抒发了作者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这是全文点题之笔、为了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对关东大地那深沉的爱,我让学生像人团宣誓一样全体起立,举起右手紧握拳头,来跟老师一起宣誓,这时教师内响起低沉而有力的背景音乐,师生共同用心来感悟那对土地的誓言:“我要回到他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要回去······”音乐的感染作用给这节语文课实实在在添了一把“火”,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三、灵活运用音乐,让语文课“豁然开朗”
  运用音乐除了要“巧用”,更应该“灵活”。除了与文章有关的歌曲,与内容、感情相应地乐曲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自己写词用曲。这就需要教师有创新的勇气和精神,更需精心的设计与策划。
  我在《羚羊木雕》一文的教学中,为全文作结时用了一首有说有唱的歌曲,为这节语文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语文课接近尾声时我宣布:为奖励这节课同学们的精彩表现,特为大家播放歌曲一首,但需同学们开发智力,对每一句歌词用四个字来概括或连接。幻灯出示歌词,教师用一首名为《蚂蚌》的曲调来唱,感情要相应地伤感许多:
   羚羊木雕送出去呀(增送羚羊)
   爸妈逼我去要回呀(我不想要)
   抵抗没有用、我心受到伤害,
   孰知情义无价呀(情义无价)
   。。。。。。
  师生之间有唱有和,上完语文课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课下又唱,兴趣极浓。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