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低碳产业的竞争力来自企业、地区、国家和不同层次低碳发展支持系统的综合作用,低碳产业技术突破与相应的促进低碳发展的制度调整正向耦合,企业在低碳技术方面的突破与创新决定于所在区域的内部低碳发展与竞争
区域低碳产业的竞争力来自企业、地区、国家和不同层次低碳发展支持系统的综合作用,低碳产业技术突破与相应的促进低碳发展的制度调整正向耦合,企业在低碳技术方面的突破与创新决定于所在区域的内部低碳发展与竞争环境,及与区域内其他低碳企业之间的外溢效应。在区域面临以低碳发展为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时,区域低碳产业发展应集中在优势领域,发挥区域学习的积极作用培育低碳产业发展优势,形成竞争优势。
在区域层面,在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共识基础上,低碳技术发展与突破代表着最新的技术竞争力。以领先的低碳技术抢占低碳经济的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主导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及框架机制,为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不同类型区域低碳发展的基础及优势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对区域合作提出新要求,合作主要涉及组织机制、技术、投资等方面,具体包括区域合作组织框架及制度设定,区域低碳技术学习与创新机制,区域低碳投融资体系构建等,受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制约、人口压力、消费习惯、新技术水平及制度机制等因子的影响。
五、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多样性
区域低碳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发展路径具有多样性。农业主导型欠发达地区低碳经济发展应注重循环农业,现代农业体系的构建,农业除了传统的提供粮食、工业原材料等物质资料价值附加,碳汇资源的市场价值凸现,城市地区应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购买碳减排量,赋予城乡关系,区域分工新内涵。工业主导型快速发展中新兴地区,城市空间急剧扩张,第二产业发展迅速,城市人口规模增大,区域低碳经济发展重点在城市空间及基础设施的低碳规划,发挥技术及治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良好的社会低碳文化及消费习惯的建立。现代服务业主导型发达区域,发展重点在于低碳技术研发、低碳发展机制、低碳行业标准等“游戏规则”的制定,以及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综合实践,在涉及低碳建筑、低碳工业、低碳交通、低碳治理、低碳能源、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等方面综合集成并先试先行。综合来看,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路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区域治理模式创新。区域治理模式创新突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量化指标指导、市场配置机制及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完善。由此出发,构建区域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指标体系引领区域低碳建设方向,规范区域低碳建设行为,调控区域低碳建设进程;构建区域生态环境类商品和服务市场体系,突出生态环境类商品和服务的经济属性及其市场体系的建设;构建区域低碳发展公共服务机制,在完善基础设施等物质性产品同时,进一步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等非物质性的公共服务;构建区域低碳发展的经济利益协调机制,发挥居民参与区域低碳的积极性。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必须推进区域产业发展方式调整,进行需求分配结构转变,产业结构优化,进出口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等。首先是调整经济发展驱动要素,创新成为区域发展核心驱动力,积极培育区域创新体系。同时,区域生态环境、本地居民生活、区域经济政策等嵌入生产过程,逐渐成为重要的驱动因子。在区域分工合作体系中,推动区际关系由传统的基于产业链分工合作的垂直式关系向基于创新合作的水平式关系转变,由此调整传统资源新环境下低碳市场价值的开发,打破传统生产链中高碳环节集中于低端生产且无碳补偿的局面。
3.地域系统优化。低碳城市规划关注社会公正,在公共住房、公共空间、公共交通建设及制度与政策等方面融合社会不同阶层差异化需求。区域空间形态发展主要决定于紧凑型城市空间规划,低碳建筑技术创新,居民的低碳生活方式。在土地开发上,通过土地混合使用、复合功能开发,创造多功能集合的空间格局,基于低碳经济的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居住、就业、休闲功能区规划紧密结合。倡导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空间规划,坚持以轨道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体系,大力发展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在城市社区、街道、商业中心等小地域空间内建成发达的短距离道路体系,同时提高新能源交通工具比例,并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降低碳排放,吸收交通工具产生的碳排放。
4.全球与地方合作。低碳经济发展的全局性特征客观需要全球、国家、地区不同尺度的区域合作。在国际低碳发展谈判与决策机制(政府间治理框架)、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市场经济体系新规范)、国际低碳技术扩散系统(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低碳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积极参与全球行动。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分工合作涉及的治理框架、经济体系规范、技术扩散系统等领域,在低碳技术扩散、低碳制度文化融合、低碳治理共商、低碳产业联动、低碳空间规划对接等方面进行系统合作创新。
参考文献:
[1]徐匡迪.走低碳发展之路应对气候变化[J].科技通报,2010,26(1):1-6.
[2]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7.
[3]倪外,曾刚.国外低碳经济研究动向分析[J].经济地理,2010,30(8):1240-1247.
[4]冯之浚,牛文元.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9(8).
[5]潘家华,庄贵阳,郑艳朱.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4):89-101.
[6]鲍建强,苗阳.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153-160.
[7]金涌,胡山鹰.低碳经济:理念、实践、创新[J].中国工程科学,2008(9):4-13.
[8]王铮,吴丽华,杨超.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10(2):123-135.
[9]张雷,黄园淅,李艳梅.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32(2):211-217.(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