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高校图书馆是面向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对象直接是教师和学生。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会表现在其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影响到工作绩效和服务质量。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的存在一个客观的现实问题,那就是工作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家属”。这部分“家属”是“人才引进”的同时解决家属工作而进入图书馆工作人员行列的。这些“引进人才”或普通教师的“家属”,往往都不是图情信息专业,甚至有一部分是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他(她)们由于没有受过业务知识的专门培训,缺乏专业素养,更谈不上精通图书情报专业知识了。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与绩效的关系,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对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重视,以通过业务知识专门培养、进修等途径不断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使高校图书馆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阐释
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了从事图书情报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还包括从事该工作应具备的人文知识、道德修养等。新时期图情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趋势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一劳永逸”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图情工作发展的需要。馆藏多媒体化、资源共享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要求工作人员知识专业化,并能坚持终身学习。具体来说,从事图书情报工作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是从事图情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图书馆是科学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图书馆工作人员既要掌握社会文献学、情报学、目录学等图书情报专业的学科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图书分类、图书编目、文献保护的方法,又要掌握图书馆学基础、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经济学等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同时还应该对其他学科进行一定的了解,以便为读者提供广、快、精、准的优质服务。
二是自学提高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意识。传统的图书馆工作只单纯的纸质文本的整理,图书馆工作人员只需要掌握基本的图书分类方法、具备基本的检索能力就可以完成工作任务。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馆务内容已经逐渐走向信息化,馆藏文献资源共享已经逐渐实现网络化,管理手段基本实现电子化,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但要具备基本的图书馆工作基础知识,而且还要能较好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在工作中熟练应用计算机工具。这就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断学习,勤于思考,掌握图书馆工作中的新技术、新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尽力开拓图书馆工作新局面。
三是乐于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
图书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工作,主要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因此,“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核心”。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服务对象在文献需求和性格特征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因而难免会遇到不同读者提出不同的要求,有时可能是不同合理的要求。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对读者耐心周到,树立服务至上的服务意识,虚心听取读者对图书馆工作意见,在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充分体现自身高尚的道德品格素质。
三、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与绩效的关系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来源于其所接受的正规的、系统的教育,尤其是图书情报专业的高等教育。这些教育经历不但是培养其专业素质的重要过程,同时也是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的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效率对今后的工作实践有直接的影响。
(一)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力要素与绩效的关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力要素,既包括“干”的方面,也包括“学”的方面。其中,“干”的方面是直接影响其工作绩效的方面,而“学”的方面主要包括“干前学”、“干中学”和“干外学”三个描述指标。
1、“干前学”能力与绩效的关系
“干前学”是指成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前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即专业能力的初始值。主要是指在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之前,是否受过良好的图书情报专业教育、具有丰富的图情知识、工作实践经验。具备图书馆工作人员基本的业务能力、基本素质,在实际工作中,更能取得较好的工作绩效,也更能提升工作绩效。按常理来说,当图书馆聘用工作人员时,一般并不了解应聘者的实际能力,也就是“干前学”能力,但可以凭借应聘者的学历和经历去判断。因为不同能力的人在受教育的时候付出的成本不同,因此不同能力的人在收入和教育之间的边际替代率是不同的。有关生产率的直接研究表明,学历与完成特定工作任务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经历对于实践性强的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当图书馆工作人员经历卓有成效地与工作过程内在地联系在一起时。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经历是个人专业知识的积累,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一种能力构成。事实上,我们现在越来越重视个人经历和实际工作能力,认为个体“干前学”能力可以通过经历来表现,它与工作绩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干中学”能力与绩效的关系
“干中学”,是指人力资本不仅可以通过具有投资性质的教育和培训等获得,也可以通过不具有直接投资性质的自学或通过长期工作实践,即人们常说的“干中学”获得,其价值可以通过人力资本市场来体现和反映,也可以通过工作绩效来体现。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工作人员能力与绩效存在一定联系。前面谈到图书情报专业能力的获得并不完全是在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之前通过“干前学”的形式一次性完成的,在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之后,还可以通过“干中学”的形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图书情报专业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通过“干中学”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力的途径,也是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提高其工作绩效的有效方法。这就是说,通过“干中学”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其绩效。
(二)图书馆工作人员努力要素与绩效的关系
努力要素是指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的行为,也称为“干外学”。“干外学”,是指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通过参加培训、进修等学习方式进一步“充电”,即,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参加培训、进修等,以利于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行为。实际上,这种“干外学”是图书馆工作人员提高自身能力的行为,是其努力的表现,通过努力,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其工作效率相应得到提高,也就是说,通过“干外学”能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其工作绩效。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