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信息化网络覆盖率提高 截至 2011 年,全省实现了 3G 网络在省辖市以上的全覆盖,提前完成了全省自然村电话网络村村通工程计划任务量,行政村通光纤率、自然村通宽带率分别达到 61%和 60%[3]。据2015中国互联
4.1.2 信息化网络覆盖率提高
截至 2011 年,全省实现了 3G 网络在省辖市以上的全覆盖,提前完成了全省自然村电话网络“村村通”工程计划任务量,行政村通光纤率、自然村通宽带率分别达到 61%和 60%[3]。据201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规模达1.78亿,较2013年增加188万人。河南省网民普及率在全省互联网普及率中排名26。
4.1.3 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得到应用
近年来,河南省不断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搭建了“省——市——县——乡——村”的五级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了多个大型农村信息网站,如河南省农业信息网、河南省新农村信息网。并在Internet 网络、手机、广播、电视、村级信息服务站点等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基础上,开展“农信通”、“万部手机送农民”、“万户农民上网工程”等活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
当然,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也存在着一些障碍,网络基础建设投入资金滞后、建设难度大、工程使用率低、网络安装维护费用过高、农民信息化意识淡薄等,目前全省尚有27.64%的村落不通公共交通,12.29%的村落不通有线电视,34个乡镇没有图书馆文化站[5]。信息化建设还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4.2 农村信息化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促进作用
信息化对农村人力资源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的途径与保障。
4.2.1 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传播,提升了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
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促进了农村图书馆自动化和农村远程教育的建设,加速了知识和技术的传播速度。信息化手段成了农民的“千里眼”、“顺风耳”,农村劳动力可通过图、文、视频等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自身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4.2.2 开拓了信息传播渠道,实现了人力资源信息共享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互联网等一系列现代化沟通的手段缩短了城乡的时空差距,逐步实现人力资源的信息共享,使劳动者及时掌握外部信息和发展动向,应对新技术挑战和竞争,实现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完善的信息化网络,成为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手段。
4.2.3 促进了农村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提升了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有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我的能力。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得所需的知识信息,也可通过视频掌握相关的技术,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增强了他们的就业能力,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选择性。
4.2.4 增强了农村劳动力的活力和积极性,促进了就业和创业
信息化网络的建设,改变了农民的生活。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建设促进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改变了以往盲目等待和跟风的局面。农村劳动力可以从网络平台获取信息技术和知识资源进行创业和就业,也可向外发布传播自身状况与特色优势,容易寻求施展空间,大大增强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的积极性。
5 信息化环境下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村镇管理人员协同一致,共同做好如下工作:
5.1 加大农村信息化投入力度,提高WiFi覆盖率
河南省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加快农村通信网络建设和宽带能力建设,提高农村WiFi覆盖率,着力实施“村村通宽带” 工程、“电脑入户”工程。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引导村民通过互联网、有线电视、电话、报刊等手段获取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农村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解决农村信息网络“数字鸿沟”和“最后一公里”的服务问题。
5.2 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拓展农民的培训与教育的途径
第一,加大农村教育费用投入。省政府要加大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在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之外,探索“9+1”农村义务职业教育模式,提高初高中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降低文盲率,提高农民的学习、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缺乏、教师待遇低、环境资源差等导致师资队伍不稳,省及地方政府要努力优化我省乡村教育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师资福利待遇,给予从事农村教育的老师以相应的补助,吸引广大优秀教师投身于我省农村教育事业。
第三,发展职业教育,进行职业培训。河南要面向农村、面向青年,通过办培训班,建职业技术学校、夜校等形式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也可利用职业技术院校和社会渠道,通过乡、校、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新型技能培训,开设汽车驾驶、服装缝纫、烹饪美容、电脑操作、电工、焊工等专业,培养有文化、有技术、懂管理的专门人才,开拓多渠道创业、就业形式。
第四,开展“空中课堂”,推进远程教育。通过网络教育、卫星电视、电话等现代教育方式,使新技术和新资讯在农村得以传播,满足农民不同层次、多方面创业、就业需求。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也是农村信息化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最有效的结合方式。
5.3 大力推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
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可以使不同地区的劳动力在较短的时间里获知劳动力供求信息,解决农村劳动力市场上供求信息不畅的问题,推进信息共享和人才增值。各级人力资源部门要配备专门人才对就业农村创业就业平台进行管理,及时更新就业创业信息与国家政策信息,从而实现劳动力供需情况的信息化及动态化管理,推动青年劳动力更好的就业、创业。
5.4 借助大学生村官,建立信息化绩效考核机制
大学生村官是政府输入到农村新生血液,代表了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技术。大学生村官实行3年一个任期制度,有利于新知识、新思想的传播。据统计,2008年河南省48000个行政村中36.5%配备了大学生村官,并计划每个村都配备一名大学生村官。河南省政府可以扩大大学生村官的招录,并把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升劳动力信息素养、传播信息资源作为对大学生村官绩效的重要考核之一。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