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代工企业在研发或营销等方面已经具备出色的的组织能力,如果没有管理者观念上的共同支撑,公司战略升级也可能无法成功实现。Tripsas和Gavetti(2000)的案例研究指出,宝丽来公司之所以无法应对数码科技革命,不
即使代工企业在研发或营销等方面已经具备出色的的组织能力,如果没有管理者观念上的共同支撑,公司战略升级也可能无法成功实现。Tripsas和Gavetti(2000)的案例研究指出,宝丽来公司之所以无法应对数码科技革命,不在于缺少数码科技方面的组织能力,而是在于管理者认知没有充分意识到新的市场趋势,不愿意接受数码科技革命对企业战略的挑战,反而深陷于传统的商业思维模式中,最终导致公司倒闭。如果维持公司惯性与推动公司变革的组织层面因素并存于公司内部,那么管理者认知就是一个决定公司战略方向与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对于代工企业而言,管理者认知在推动企业战略升级方面作用更为突出。不仅是因为管理者引领着公司战略方向与能力发展路径,而且是因为组织能力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而管理者认知可以通过学习、实践、甚至是更换高管团队的方式来加以更新。管理者认知影响着公司战略行为对动态环境的适应,而这一影响效应取决于管理者认知、组织能力与组织激励的交互作用,后两者往往是存在于公司内部的相对稳定因素,一时难以改变。所以,公司战略变革最终还是取决于管理者认知。
2. 管理者认知的互补作用:扩大创新能力对战略升级的正面效应。管理者认知与组织能力的互补观认为,管理者认知与组织能力适当组合在一起,则会更为有力地推动组织战略变革。如果涉及创新的组织能力已经存在于公司内部,那么管理者认知的战略效应相对较弱,只能通过调整公司现行的经营活动,改善公司面对动态环境的适应性状态,此时管理者认知与组织能力形成了战略上的互补效应。Eggers和Kaplan(2009)研究发现,管理者认知与组织配置定位结合起来对公司战略更新产生了显著的交互作用,即当CEO的注意力集中在创新科技时,增强了面向创新产业的组织配置定位对新市场进入步伐的正向作用。基于认知与能力的互补观,如果代工企业已经拥有一定的研发或营销组织能力,则管理者认知与创新组织能力结合起来,可以产生正向的交互作用。
管理者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识别公司所遇到的新机遇,并将这些机遇转化为公司战略更新的微观适应过程。如果高管的注意力聚焦在创新科技上,则会增加创新科技能力的研发投资,后者有利于公司全面推行创新战略。代工企业的管理者对研发与营销的重视也是给企业传递了一个重点发展创新环节的强烈信号,并通过配置公司资源、形成激励机制与构建文化氛围等方式,促进创新组织能力的积累,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升级。
当外部环境剧烈变动时(比如涌现突破性创新科技、政府规制突然放松等),环境不确定性骤然增加,管理者认知就会出现严重分化。面对外部挑战,有些管理者对公司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的前瞻,并试图扭转贴牌代工的经营模式,而有些管理者不愿意进行更大范围的搜索活动,固步自封于代工模式。Eggers和Kaplan(2009)发现,在传统科技基础上发展的组织能力并不是管理者短视的主要来源;相反,管理者的注意力聚焦于传统科技才是真正的战略短视根源,因为管理者不愿意把握那些他们原有能力范围之外的变革机遇。在这种思维模式指引下,管理者更愿意改善现有传统科技生产效率。企业家的注意力聚焦于公司的传统科技,意味着该公司受限于特定科技平台,这阻碍了公司适应能力的发展。对于OEM企业而言,如果企业家仍然重视代工制造的生产效率,则意味着该公司受限于代工模式中,这会阻碍了组织创新能力的发展。作为理解企业应对动态环境的异质性战略反应的关键因素,管理者认知弥补了公司层面的创新能力不足,推动了后续的创新战略投资,从而提升创新组织能力乃至推动企业战略升级。
四、 管理者认知与企业战略升级的理论模型
理解公司面对动态环境的战略反应,必须同时考虑组织层面因素与管理者层面因素,特别是管理者认知与组织能力的交互作用下所产生的动态管理能力,即管理者建立、整合与重构组织资源与能力,以协助企业适应动态环境的个体能力。我们认为,管理者认知至少通过两个途径影响着公司战略升级。首先,管理者认知影响着组织层面的动态能力,而动态能力通过获取、整合、重构与释放了企业资源基础,包括传统能力、运作惯例与资源位置,最终促进公司战略升级以适应动态环境。其次,管理者认知在公司组织能力(企业资源基础)与企业战略升级之间起调节作用,即管理者认知扩大了组织创新能力对战略升级的正面效应,缓解了组织代工能力对战略升级的负面效应。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构建了以下“管理者认知与企业战略升级”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在管理者认知与企业战略升级的理论框架中,首先,虽然管理者认知对组织能力的影响已取得相当证据支持,但是管理者认知对动态能力的影响仍然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其次,涉及动态能力的实证研究已有相当基础,但是动态能力本身的量表开发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对动态能力本身量表的选择是后续研究的难点之一。最后,关于管理者认知的测量方式主要是通过公司年报、公司高层文件、公司信件等文本分析管理者“注意力焦点”的方式来获得,下来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测量管理者的认知倾向(包括意向性乐观程度、谨慎度、前瞻性、创造性等)这些更为根本的个体心理因素。
参考文献:
1. Benner MJ, Tushman M: Process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Photography and Paint Industri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2,47(4):676- 709.
2. Danneels E: The dynamics of product inno- vation and firm competenc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23(12):1095-1121.
3. Ambrosini V, Bowman C: What are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are they a useful construct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9,11(1):29-49.
4. Barney JB: Resource-based theories of co- mpetitive advantage: A ten-year retrospective on the resource-based view.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1,27(6):643.
5. Augier M, Teece DJ: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the role of managers in business strateg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 Science,2009,20(2):410-421.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