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模式创新与制度保障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高红 发表于:2011-07-18 11:01  点击:
【关健词】社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建设;治理
西方国家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证明,政府、企业与非营利组织是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三元主体。为充分发挥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有必要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制度化模式。本研究根据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状况及其制度环境,提出了“政

作者简介:
  高红,青岛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山东 青岛 266071)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以“单位制”为主、“街居制”为辅助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单位”成为人们生活的重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的分化,城市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织处、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社会群体的集聚区及各种社会资源的承载体,由此给城市社区发展带来了制度创新压力。在中国传统的“街居制”下,居委会事实上变成了基层行政组织,一直扮演着政府的“脚”的角色,背离了其作为自治组织的应然角色。
  改革以来社会资源配置的结构开始发生改变,资源配置主体向多元化发展,以社会组织为主体的市民社会逐渐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一极,由此推动了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的开展。从1986年我国开始进行社区建设起,迄今社区建设在我国历经近二十五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已经到了拐点,如果不能找到社区建设的突破点,就不能使社区更好地承载起基层社会建设与管理的职能。如何解决社区建设面临的瓶颈?社区建设与发展新的生长点到底在哪里?社区建设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发展思路和突破点。而青岛以及全国其他省市的实践已经证明: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可以有效解决困扰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四大难题:社区组织有效协调、社区资源整合、各类社区组织多元参与以及居委会主体作用的发挥。近几年来,我国各地社区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南京市社区社会组织数量已经超过一万家,青岛市的社区社会组织也超过了5000家,社区社会组织已经成为和谐社区建设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一、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建立在官僚制理论基础上的传统公共行政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90年代出现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治理与善治理论”就是为应对这种挑战而出现的新的理论范式。纵观全球视野中的行政改革浪潮,可以看出,传统的单向性的统治型管理已经逐渐被参与型的治理所代替。较具代表性的治理理论有多中心治理理论、合作网络治理理论、公民治理理论等。
  “治理”于1989年被世界银行首次运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这一概念逐渐成为公共管理的核心概念。多中心治理理论由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夫妇在波兰学者迈克尔•波兰尼的多中心秩序基础上共同创立。他们认为集权制和分权制这两种单中心制度安排面临着无法解决的“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两难选择格局,而提出了多中心治理概念,主张建立多中心的制度安排。多中心理论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主张采用分级、分层、分段的多样性制度安排,主张政府、市场和社区间的协调与合作。合作网络治理理论认为,随着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多元主体之间的权利依赖与合作伙伴关系在运行机制上必然最终形成一种自主自治的网络,各治理主体可以通过对话来增进理解,各自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从而能够实现良好的合作管理(注:王瑞华:《合作网络治理理论的困境与启示》,《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公民治理”理论由美国学者博克斯教授提出,他认为21世纪将是公民治理的时代,这种新型治理模式是以公民为本位的公民、代议者(立法者)和行政管理职业者(公共服务者)的共治模式。其中,公民具有积极、能动的公民资格,是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和治理者;行政管理职业者是公民管理的促进者、协调者、咨询者和辅助者,而不是传统行政模式下的决策者、控制者;代议者则负责回应社区所有居民的要求(注: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综合各种不同的治理理论观点,从其普遍意义上来看,治理理论包含了以下三个基本理论要点:(1)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并不是国家的唯一权力中心,各种公共部门、私营部门以及第三部门行使的权力只要得到公众认可,这些部门就可能成为不同层面上的权力中心,同时,具备现代公民意识和健全的公民资格的公民应在现代治理中处于中心和主体地位。(2)多元主体间的相互依赖与合作伙伴关系。参与公共活动的各个组织,都不拥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独自解决一切问题,它们之间必须实现主体互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关系。(3)建立合作治理的网络体系。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依赖与合作伙伴关系表现在运行机制上,必然形成合作治理的网络,其中的各种治理主体都放弃自己的部分权力,通过对话与协商来增进理解与相互信任,最终建立起共担风险的公共事务管理联合体。社会治理的目标是“善治”,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
  如果说“治理理论”在正式制度的层面上肯定了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作为多元治理中的重要一元,帕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则肯定了公民参与网络作为非正式制度环境对于社会治理绩效的重要影响作用。帕氏在对意大利行政区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在那些公共精神发达和具有深厚社会资本的地区,建立了密集的公民参与网络,人们遵循有效的普遍互惠规范,促进了社会信任与合作,从而具有良好的制度绩效。他因此指出:社会资本的存量是影响地方社会治理的主要因素。同时,帕特南在关于构成社会资本存量的信任、规范和网络的基本要素中,又特别强调了横向的公民参与网络的基础地位(注: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204页。)。总之,帕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强调了社会资本对治理绩效的影响作用;同时,他认为公民参与网络的社团组织既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成分,又对其他社会资本要素具有促进性作用。从而社会治理有效性的提高,有赖于该地区具备良好的公共社会传统和发达的公民社会组织的建立。
  不管是“善治”还是“多元治理”的提出,从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实践过程来看,政府和社会之间正在经历着新的关系重塑,相互之间正在探索一种新的适应模式。在这个转轨的过程中,不仅政府经历了一个从目标、价值到内部结构、职能以及对外运作方式等全方位的嬗变过程,社会也同样需要一个从理念到结构的调整。而社会结构调整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社会组织化的过程,也就是政府和行政之外的公民社会的自组织过程,从而达到良性治理的目标。公民社会组织化的结果就是社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它们形成了多元治理的社会基础。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