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二级指标中,和学生素质相关的是设置了学生情况一项,但其三级指标为杰出校友,指高校毕业生中杰出的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等,还包括获得各种奖励的优秀学生。显
在《2009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二级指标”中,和“学生素质”相关的是设置了“学生情况”一项,但其“三级指标”为“杰出校友”,指高校毕业生中杰出的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等,还包括获得各种奖励的优秀学生。显然,排名指标体系中存在指标选取片面的问题,即以极端优秀个体代表群体。
由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主办的“2009年世界大学排名”,以学术表现、雇主评价、学生及教授国际化程度、师生比例及论文引用情况等为全球大学排名,是目前最权威的相关信息之一。由此可以看出一个有别于中国大学 排行榜的全新指标,那就是“雇主评价”,即学生毕业后受雇单位对学生满意度的评价。在中国,一般进行初次选聘时,用人单位大多首先关注求职学生的专业、学历、成绩、实践经验等,而据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用人单位选聘毕业生现状调查报告(2006年)》,实际工作中真正令用人单位担心和不满的,恰恰是一直未曾引起大学生高度重视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对大学生最需要加强何种素质建设方面的调查中,有41%的用人单位选择了职业道德素质,有33%的用人单位选择的是人际沟通素质,分别各有1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需要加强思想品格素质及文化修养素质的建设;有29%的用人单位认为,近年他们所招收的大学生最缺乏的是实干精神和职业道德,所占比例远远高出其它选项。可见,“雇主评价”通过测评受雇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客观如实反映一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的。这一指标可以说是一个可供借鉴的参数,表明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并非无法量化,尽管这一指标体系的设计、调查数据的采集以及最终分数的获取过程将相对繁琐,但无疑是具有可操作性和信服力的。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业绩纳入对高等学校教育综合评价系统,一方面,这个系统因为贯彻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才是全面的、科学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才可能引起高校管理者足够的重视。高校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必然会真正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而当这支队伍的潜力被彻底激发后,必然会产生巨大的辐射能量,这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
(二)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的科学客观,落实评价结果的运用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既应包括对被教育者以及教育者的评价,也应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者的评价。尤其是后者,对于高校整个思想政治工作大局的掌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但往往被严重忽略了。下文就目前多数高校对被教育者以及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确保评价体系指标设置的合理性、完整性。被选择的指标要力求覆盖全面,对被教育者的测评体系要从时代对大学生要求的实际出发,要与社会用人机制和社会需求接轨,为社会所接受。此外,要保证其指标能如实地实现其功能。譬如,现今高校普遍实施的“担任学生干部”以及“获奖”等奖励加分应与学生的“思测”体系剥离开来。诚然。“学生干部”以及各种竞赛中的获奖者必然具有奉献精神,具有顽强拼搏精神等,但这些经历、荣誉必然被写进学生的档案并在升学或就业关口通过“履历”清楚地呈现出来。一个政治坚定、学习刻苦、明理守法、热情助人、勤劳善良、尊敬师长、热爱集体、乐于奉献的学生才应该成为“思测”的高分得主。这样的学生才能让广大同学口服、心服,成为全体学生的表率。
第二,确保评价主体构成的科学性。对被教育者的“思测”,鉴于目前高校的现实情况,我们认为应尽可能地剔除因为有限的接触和了解而无法对其进行真实评价的主体群,譬如“全班成员”,引入“室友评价”。对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工作评价”,被教育者的评价所占的权重应高于主管领导的评价。因为,被教育者是否真正因教育者的教育而受益,被教育者是最具发言权的。
第三,确保评价体系具体操作的严谨性和公正性。尽管所有高校都在一如既往地实施每年度对学生的“思测”以及对作为教育者辅导员的工作考评,但却忽视了实施过程的严谨性。很多学生不是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思测互评”的,某些学生辅导员根据一己偏好任意篡改“思测”评定结果,某些学生干部鉴于向辅导员表达“忠诚”的私心以言语或行为左右其他学生对学生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价……诸多此类行为严重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第四,确保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学生不应只对自己的“思测”分数具有知情权,几方评价主体对自己“思测”各评价内容的具体评价情况都应了然于胸,这样才能让其充分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便于日后的改正和弥补。此外,高校管理者应真正高度重视对直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的考评结果,激励与约束并举,使“考评”摆脱多年来在辅导员队伍的晋升、发展上无关痛痒的境况,进而保证他们以满腔热情投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余亚平,思想政治教育学新探[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人民出版社,2006,
[3]焦巍巍,李猛,机制设计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主要学术贡献评述[J],世界经济情况,2008(7),
[4]叶进,周宏彬,改革开放三十年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沿革与探微[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5]王茂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