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的舆论引导研究综述(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李伟 发表于:2012-11-03 21:02  点击:
【关健词】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综述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概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中国社会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群体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概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中国社会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群体性事件频发、高发,对抗日趋激烈、后果日益严重,引发不同学科的共同关切。以西方较为成熟的舆论学、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为支撑,部分国内学者开始涉足这一研究领域,从舆论引导的视角探求治理群体性事件的对策,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理论成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1.当前我国舆论环境出现的新变化。与传统社会相比,当前我国舆论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骆正林从国际环境、国内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环境四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从国际环境看,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未死,从未放弃过对中国的“和平演变”,他们有意识地把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中国的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煽动“街头政治”,鼓吹自由、民主、人权,妄图借群体性事件破坏中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从国内环境看,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旧的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被打破,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尚未完全形成,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展开激烈的利益博弈,潜在的社会矛盾快速显化,和谐稳定的社会形势面临严峻的挑战;从政治环境看,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公民的素质有了明显改善,民主、法治、权利意识大大增强,参政、议政、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愿望愈发强烈,部分民众开始利用大众媒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赢取公众舆论的支持;从技术环境看,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强势崛起彻底颠覆了以电视、广播、报纸为主的传统舆论格局,给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话语平台,人人面前都有一个麦克风,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舆论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主流意识形态失去了话语垄断权,当前我国的舆论格局呈现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双峰并起的局面。[7]95—96此外,也有学者从媒介管理的角度谈到了舆论环境的变化,认为同以前相比,我国政府对新闻媒介的监管尺度大为放宽,媒体报道群体性事件的政策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由于群体性事件的特殊性,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把群体性事件的报道视为负面信息,列为新闻报道的禁区。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从理论政策上为媒体报道群体性事件指明了方向,即群体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必须坚持公开化、透明化的原则,成为群体性事件报道的分水岭。[8]94
  2.群体性事件的舆论传播特征。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宋方方以“瓮安事件”为例,对群体性事件的舆论传播特征作了较为全面的概括,他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群体性事件中的舆论传播通常伴随着谣言扩散。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由于主流媒体在特殊外力的干预下“沉默”或者“失语”,口头交流、手机短信、网络论坛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源头,信息在多次传播的过程中扭曲变形,谣言四处扩散,严重影响舆论的发展方向。第二,群体性事件的舆论传播具有动态性。这种动态性不单单体现在舆论主体的人数时时刻刻发生变化,更主要的体现在舆论传播的内容总是处于变动之中。当这种变动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舆论矛头的指向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当初公众舆论口诛笔伐的目标也有可能成为被同情的对象。第三,群体性事件的舆论传播具有表层性。舆论是一种表层意识,处于社会意识活动的表面位置。但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现实社会的反映。透过表层的舆论,我们能够看到群体性事件背后的深层社会矛盾。第四,群体性事件的舆论传播更加需要政府的引导。作为一种群体意见的自然形态,舆论带有较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包含许多非理智的成分,如果不能及时加以澄清,就有可能引发大面积的骚动和混乱。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这样一种社会动荡的局面,政府必须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用真实权威的声音挤占流言传播的空间。[9]25中国传媒大学的樊晓奇把群体性事件的演变分为初期、发展期、冲突期三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舆论传播特征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人际舆论传播的穿透力在群体性事件产生初期逐渐增强。街谈巷议是人际舆论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人们在看似寻常的闲话家常中形成了对某个事件、某种现象的共同看法和一致意见,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场”。 第二,舆论传播的指向性在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期更加明确。贫富分化严重、贪污腐败猖獗、理想信念迷失,人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日益累积。群体事件发生后,这种不满情绪自然而然转化为对现行权力、社会制度的怨恨,党政部门成为公众舆论大加挞伐的对象。第三,情绪化的舆论在群体性事件的冲突期占据主导地位。在群体的环境中,个人的言论和行为容易受到周围人的感染,从而失去对事物的理性判断,原本停留在语言和文字阶段的潜舆论在别人的鼓噪下最终演变成为一种暴力行动。第四,网络舆论成为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形态,在事件的整个过程中推波助澜。一方面,网络媒介为舆论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更宽广更开放的空间,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受网络的冲击,传统媒介“信息把关人”的功能明显弱化,草根民众成为群体性事件“民意领袖”的新主体。[10]147  3.群体性事件的舆论形态及其演变过程。舆论有三种基本存在形态: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在群体性事件中,这三种舆论形态都有表现,呈现出了鲜明的“潜舆论——显舆论——行为舆论”这样一个由低到高、逐步升级的演化过程。武汉大学的秦志希教授撰文对这个过程进行了深刻描述:虽然群体性事件往往由偶然因素引发,但其背后是某一社会问题或社会矛盾的长期积淀,是公众对社会不满情绪的持续累积。这种不满情绪尚未突破人们忍受的临界点,所以公众没有公开表达自己的信念,舆论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但是,这种不满情绪不会自动消失,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它会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大的空间内流动,不断聚合能量,感染更多的个体。遇有外部因素的刺激,公众长期累积的不满情绪被点燃,他们不再选择沉默以对,开始以公开的方式向政府呛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潜舆论上升为显舆论。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如果公众的愤懑情绪依旧无法通过体制内的常规突破口进行释放的话,他们将铤而走险,采取体制外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打、砸、抢、烧等暴力行为宣泄自己对社会的不满,此时,显舆论转化为行为舆论。[11]199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卢毅刚在其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指出,“群体性事件已经上升为一种行为舆论,但并不是所有的舆论一开始都是以这种方式表达出来,它有可能最初是潜在的,逐渐变成显在的,最终呈现出激烈的行为方式。”[12]37所以,对于群体性事件的舆论形态,我们必须注意其阶段性的差异,舆论引导应该在潜舆论出现时就开始予以关注,显舆论中的舆论引导尤为关键,它能有效地阻止群体性事件向行为舆论的方向发展。(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