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成相篇》\《赋篇》看荀子思想文化之融合(2)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陈志丹 发表于:2011-11-01 08:46  点击:
【关健词】荀子;文化融合;《成相》《赋》地位
有物于此,生于山阜,处于室堂。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窬而行。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以能合纵,又善连衡,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公冶甚博,不见贤良。时用则存,不用则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王曰:

  有物于此,生于山阜,处于室堂。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窬而行。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以能合纵,又善连衡,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公冶甚博,不见贤良。时用则存,不用则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王曰:“此夫始生钜成功小者邪?长其尾而锐其剽者邪?头铦达而尾赵缭者邪?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无羽无翼,反覆甚极。尾生而事起,尾邅而事已。簪以为父,管以为母。既以缝表,又以连里。夫是之谓箴理。”
  它的谜底就是“针”,作者用问答方式结构全文,主要使用类似《诗经》的四言句式,抓住“针”的特点作多侧面的迭加描述,“事数自环”,穷形尽象,这是隐语的赋化,即隐语形式与赋之手法的结合。亦可看出荀子把南北文学、雅俗文学融合于《赋篇》中。
  四、 荀子《成相篇》、《赋篇》的地位
  《成相篇》是后世说唱弹词之祖,亦是后世鼓儿词之祖,而诸如凤阳花鼓词之类显然亦从《成相辞》等早期形式演变而来的。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文学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而《赋篇》作为汉赋的源流之一,对赋这种文体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成相篇》、《赋篇》开我国说唱文学和赋这两种文学体裁之先河,在我国文学史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五、 结语
  荀子是先秦儒学最后一位大师,他广泛吸收与借鉴先秦各家学说,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荀学体系。由其《成相篇》《赋篇》两篇文学性较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对儒法思想的融合;《诗经》与《楚辞》形式的融合亦南北文学的融合;雅俗文学的融合。故此荀子作为一代大师当之无愧。(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
  参考文献:
  [1] 潘嘉卓,聂翀译注.荀子「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
  [2] 张蕾.论《荀子•成相》的文学价值「J」.安康学院学报,2011,2(1):46-47
  [3] 冯良方.汉赋与经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