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况(约前336—前238年)者,战国末年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也,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之观点,将先秦唯物主义思想发展至巅峰;其提出“人之性恶”之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由“礼”至“法”思想变迁之关键。荀况者,亦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也,其将文学与政治紧密结合,论理透彻质朴简约、谨严绵密、剖析精辟、独树一帜开一代新风,且融《诗经》与《楚辞》、雅俗于一体,实为对后世影响之深之远之切也。
一、 融合儒家与法家思想——起沟通儒家、法家的桥梁作用
荀子提出“人之初,性本恶”惊世骇俗之观点,并由此产生“法治”学说。荀子既出儒家,继承和发展儒家“礼”学思想;又是法家之先导,开启“法”治思想之学说(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即是荀子之学生)。其是对孟子性恶论学说的批判继承,并与之分庭抗礼。
儒家视“礼”与“刑(即法)”二者对立,治理国家只能用“礼”。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儒家倡导“礼治”(或称“德治”),宣扬“仁”、“爱人”,扬“礼”而抑“刑”。荀子则提出“礼”与“法”二者并举,而“法”尤甚。荀子曰:“起法正(政)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而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篇》)法家提倡“法治”,宣扬以“刑法”规范人们的行为,限制人们行为向恶(下)。
“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尧让贤,以为民,泛利兼爱德施均。辨治上下,贵贱有等,明君臣。”,“请成相,言治方,君论有五约以明。君谨守之,下皆平正,国乃昌” [1]其中五约内容皆是对法治的阐释,从中亦可看出荀子对“法”治的重视。
故此可知荀子不仅批判继承了孔孟学说,而且融合儒法,沟通儒家和法家思想起到儒家向法家过渡的桥梁作用。以致荀子入室弟子中出现李斯和韩非子等法家代表人物。
二、《诗经》与《楚辞》的融合——四言与六七言形式的融合亦南与北的文化融合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纯文学作品,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文学史的开端。其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年多年间的作品,产生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亦北方地区。《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如: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秦风•蒹葭》)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是为荣?(《卫风•伯兮》)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路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小雅•采薇》)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周颂•臣工之什》)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的楚国人(南方地区)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它是《诗经》以后的一种新的诗体。是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体,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较明显的区别。其结构宏大完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抒情诗,句式以六七言为主,中间有楚地方言兮字。如: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荀子作为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其文学成就亦是不可忽视,其融合《诗经》与《楚辞》形式——四言与六七言句式于自己的著作中(兼融南北文化于一体),继承并发扬了我国古代最为灿烂的文学。如:
请成相,世之殃,愚昧愚昧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怅怅。(《荀子•成相篇》)
非丝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为天下明。生者以寿,死者以葬;城郭以固,三军以强。(《荀子•赋篇》)
在《成相篇》、《赋篇》等篇章中,四、六、七言相杂句式比比皆是在此不再赘述。
三、 士大夫文学(雅)与民间文学(俗)的融合
春秋战国时期等级制度实为很明确,“贵贱有等,明君臣”,因此士大夫的优越感的存在,使他们对来自民间的文学不屑一顾。 然荀子的出现使得士大夫文学与民间文学相融和于一体亦雅与俗文学的相融。
例如荀子托用民间歌谣之曲调与形式,为展示其政治思想,宣扬其治乱方略,而作《成相篇》。《成相篇》乃中国说唱文学之始祖也。相,上古时代一种乐器也。《正字通•目部》:“相,乐器。”清人俞樾释曰:“相,谓送杵声。盖古人劳役之事,必为歌讴以相劝勉,亦举大木者呼‘邪许’之比,其乐曲即谓之‘相’。‘请成相’者,请成此曲也。”“成相”是民间古歌谣的一种形式,乃是民间当时流行的一种说唱体训诫歌诀。
荀子将政治教化性的题材融入民间通俗文艺形式之中,使原本质朴甚至粗野的民间通俗文艺有了更深厚的教化内容,符合儒家所推崇的“文质相称”的审美标准。[2]亦可以说《成相》篇在语言艺术上实现了雅俗相融的审美追求。
荀子另一篇文学性较强的作品是《赋篇》。《赋篇》是中国第一篇以“赋”命名的文学作品,刘勰认为它是“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文心雕龙•诠赋》)。《赋篇》在文体上重要的特质在于取法民间的谐词隐语。谐词即诙谐幽默之词,隐语就是谜语,又称“廋辞”。谐词隐语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尤以齐、楚为盛,荀子曾经游学于齐之稷下,后受春申君之邀为楚之兰陵令,《赋篇》大概作于为兰陵令时,故综合楚风齐俗,以隐语入赋。亦可看出荀子对南北文化的融合。[3]
《赋篇》中的六篇赋,出篇末《诡诗》外,《礼》、《知》、《云》、《蚕》、《箴》全为隐语。如《箴》云: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