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文明冲突的认识论指归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王妍,刘猷桓 发表于:2010-02-01 10:06  点击:406次
【关健词】自然与文明;人与自然;环境伦理
摘要:自然与文明冲突的认识论指归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探寻解决自然与文明冲突的理 论路向。工业文明所引起的自然与文明冲突必然警醒和促使人类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反省。只有 批判冲突造成的灾难后果,才能扬弃工业文明的自然现;只有深刻认识、反省冲突造成的灾难 后果,才能推动环境伦理的实现进程,这说明自然与文明的冲突呼唤着环境伦理的产生。

在自然界多种多样的生物中,人类是以文明
的方式存在的,文明也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 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人们渐渐远离自然状态的 生活方式,逐步进入到一个与原始生活方式所不 同的,以技术本位的生活方式代替了自然的生活 方式的境域中,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使 自然与文明的冲突逐渐凸显。
自然与文明冲突的认识论指归是指从认识论 的角度,探寻解决自然与文明冲突的理论路向, 即说明自然与文明的冲突呼唤环境伦理的产生。 探索自然与文明冲突的认识论指归,既表明这一 问题在环境伦理的理论探讨中具有极为重要和独 特的意义,也表明我们需要重新思虑这一问题给 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以探讨 自然与文明的冲突为切人点也为理解和解读环境 伦理的产生提供了新的契机,因为环境伦理的产 生就是人类文明和人类思想进行变革的产物。环 境伦理寻求的是沟通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致力 于建立自然与文明、自然价值与人类价值相互融 合,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伦理的着 眼点并不仅仅是为人类确立外在的道德规范,而 是警醒人类以文明的、有限的方式生存于人与自 然这一共同体中的现实,为人类的实践活动重新 定位,为人类生活重新立命、立法,从而发掘人 之为人的本性,为人类的伦理道德生存方式开拓 新的生态维度。

一、自然与文明冲突产生的根本缘由

关于“自然”在穆勒那里曾得到明确的阐 述:“自然一词有两个主要的含义:它或者是指
事物及其所有属性的集合所构成的整个系统,或
者是指未受到人类干预按其本来应是的样子所是 的事物。”①在穆勒看来,由于自然的主要含义 已经转到“自然物体的集合”,因而,自在自然 同人化自然开始逐渐被区别开来。这时,自然也 被分成两个部分: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马克 思、恩格斯也曾对自然作过多重角度的理解和区 分。马克思突出地提出“人化自然”的概念。 他指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 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 的。”②
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是西方最 早对人类文明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此后,对文明 的系统研究也出现了诸多学派和理论,对文明的 理解也不尽相同,但文明都具有以下基本含义: 文明是与蒙昧、野蛮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的是
人类的一种进化状态;也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
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人类社 会的开化程度和进步状态的标志。
其实,自然与文明的冲突外在的表现为人与 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因为自在的自然并不能满 足人类的全部需要,文明的创生使自然逐渐充当 起人类创造文明的质料,人们依靠自然的恩赐, 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着世界,也推动了文明形态 的不断更新,以此适应人类对自然之需。随着由 原始文明进人农业文明再至工业文明,自然与文 明的冲突逐渐显现。在原始社会,人类文明称为 原始文明或渔猎文明,它是一种原始初创文明。 原始人在自然界之外构想了一个超自然世界,认


作者简介:王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博士,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驻站研究人员(北京,
100191);刘猷桓,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长春,130012)。
①吴国盛:《让科学回归人文),南京:江苏人民m版社,2003年,第98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7页。

为自然界的秩序来自超自然力量的支配和安排,
因而构造出一种典型的自然主义的文明模式。恩 格斯认为:“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 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在所有文明民族 所经历的一定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来同 化自然力。正是这种人格化的欲望,到处创造了 许多神。”①以这种原始自在的思维为基础,凭 借各种天然的血缘关系,构成了原始人的生存世 界。原始时代的人们尚未形成强烈的自我存在的 自觉意识,构成原始人日常交往和群体组织活动 的内在机理是典型的顺从自然的自然主义模式。 原始观念世界是一个人类精神世界尚未达到自 觉、尚未形成清晰的自我意识、混沌的、未分化 的和自在的思维活动领域。
可以说,原始社会的文明模式具有强烈的依 附和敬畏自然的自在性。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开 始了与自然的交往与融合,原始文明时期,极其 低下的社会生产能力制约着他们只能凭借最简陋 的劳动工具和相对简单的生产方法,获取最基本 的食物和生活必需品,以维持生命的存在及种族 的繁衍。此时的自然被喻为养育人类的母亲,人 们主要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物质资料生存,并未造 成对自然的破坏.自然与文明仍处于原初和谐状
态。
进入农业文明时期,文明依附自然,农耕和 畜牧是人类主要的物质生产活动。这一时期人类 学会了种植、驯养等技术,相继发明了铜器、铁 器等金属工具和耕作冶炼技术,产生了农业、天
文等知识。人们不再单一地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现 成食物,而是通过改变自身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 式,使所需要的植物和动物得以生长和繁衍。此 后,人类文明以更加快的速度发展起来。与此同(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Baidu搜藏 QQ书签 Google书签 POCO网摘 新浪ViVi 和讯网摘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