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炎症期CT与MR诊断分析(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康素海 张辉 刘起旺 发表于:2012-12-14 22:25  点击:
【关健词】肝脓肿;炎症期;胆管炎;门静脉炎;CT增强;MR平扫
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满足正态性要求的两组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 。 结 果 含有炎症期病变19例,胆道内有气体3例。病因不同,病变形态既相似也有差异。 1. 肝脓肿炎症期形态学改变相

  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满足正态性要求的两组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 。
  结 果
  含有炎症期病变19例,胆道内有气体3例。病因不同,病变形态既相似也有差异。
  1. 肝脓肿炎症期形态学改变相似点
  病灶大小不等的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大者大于4个肝段以上,小者小于1个肝段。
  2. 肝脓肿炎症期形态学改变不同点
  2.1 胆管源性:
  7例病人中CT增强、MRI平扫显示胆管炎分别为7个、15个(图1,2),两者对胆管炎的显示能力比较无明显差异(t=-1.43,P=0.227)(见表)。
  图1、2 为胆管源性炎症期病变:男,47岁,持续性高热、黄疸一周;横轴位T2-weighted 显示右叶门静脉旁有环形稍高信号胆管炎(箭头)为源点的弥漫性片状中等高信号;CT增强扫描门静脉期显示胆管壁“环形”高密度影(箭头)。
  2.2 门静脉源性:
  8例病人中MRI平扫、CT增强显示门静脉炎及周围水肿数目分别为35个、 20个(图3,4),两者对该病变的显示能力存在差别(t=-3.23,P=0.014),前者优于后者(见表)。
  图3、4 为门静脉源性炎症期病变:男,32岁,右上腹不适,高热5天;横轴位T2-weighted 显示门静脉右前支及左叶外侧支为源点的弥漫性片状中等高信号,右前支显示为车轨样高信号(长箭头),其分支显示为环形“晕征”(短箭头);CT增强扫描门静脉期显示门静脉右前支管腔变窄(长箭头),外部为低密度,其分支显示静脉周围低密度“晕征”(短箭头),尚可见动脉期未完全消退的一过性强化。
  2.3 肝动脉源性与临近组织器官蔓延 共2例(图5,6),表现为肝内多发片状影,为稍低密度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与前两者表现相似。
  图5、6 为肝动脉源性炎症期病变:女,54岁,患糖尿病13年,近一周右上腹疼痛、中度发热一周;横轴位T2-weighted 显示肝右后叶上段肝静脉右支后部片状局限性中等高信号病灶(短箭头);CT增强扫描为片状低密度影,边界较清晰。
  2.4 临近组织器官蔓延 共2例(图7,8),由胆囊炎或肝包膜下脓肿引起,病灶范围较局限,增强扫描与前两者表现相似。
  图7、8 为邻近组织蔓延所致炎症期病变:男,43岁,曾患有胆囊结实,右下腹不适一周左右,低热;横轴位T2-weighted因结石所致化脓性胆囊炎引起的邻近肝实质中等高信号(短箭头);CT增强扫描胆囊邻近肝实质一过性强化(长箭头)。
  9
  图9 为图3患者肝穿显示(HE染色,光镜,放大300):胞浆疏松肿胀,有脂肪变性、颗粒变性,汇管区有炎性细胞浸润。
  讨 论
  一、肝脓肿炎症期病理特征
  细菌侵入肝脏后引起多数散在急性炎症病灶,范围约1-10mm,肝组织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4]。门静脉分支、肝静脉、肝内胆管分支均有不同程度充血,炎性细胞浸润,门脉、肝静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部分门静脉并发管腔内栓塞[5]。
  二、肝脓肿炎症期MRI平扫及CT三期增强扫描影像比较  按感染途径分为四种:即胆道源性、门静脉源性、肝动脉源性、临近组织器官直接蔓延。其中,来源于良恶性的胆道梗阻所致引起的胆管炎和门静脉炎是最常见的原因[6]。肝脓肿的影像特征和它的病理演化过程密切相关。在肝细胞发生坏死之前、脓肿形成的早期阶段,化脓性肝脓肿呈现出实性征象[7,8]。
  1.炎症期水肿的肝实质影像相似之处
  CT与MRI平扫表现为片状稍低密度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病灶范围大小不等。从总体上研究可认为:动脉期炎性水肿区为强化明显,高于正常肝实质;静脉期持续强化,但强化上升的速率低于正常肝实质,故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与正常肝实质密度接近;延迟后其强化程度略高于正常肝实质。表2显示,在此期,MR平扫显示病灶的能力明显高于CT三期增强扫描。
  2.炎症期不同的影像表现
  (1)胆道源性
  胆管炎以管壁增厚所形成的“环征”为该期的典型征象。胆道系统的结石、肿瘤以及邻近器官的炎症、肿瘤均可引起本病变。化脓性胆管炎因管壁充血、水肿炎性反应可导致胆管壁增厚、强化表现[9]。胆管炎形成的“环征”, T2WI为中等环形高信号,CT增强扫描动脉期炎性胆管为轻度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最为明显,延迟后为等密度。此为其特征性征象。肝内胆管结石可引起反复发作的胆管炎,累及周围肝实质,造成肝实质广泛性炎症,尚可引起门静脉分支血栓。此时,表现以胆管炎为源点的楔形区域,CT平扫为等或稍低密度,MRI平扫表现为局限性或较大范围T2WI中等高信号。Arai K[10]等指出:肝门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引起邻近肝实质动脉早期可出现广泛的结节样、补丁样等不均匀强化,并认为这种改变是因炎性反应不均匀所致。但无影像对照。从本文的对照研究MR影像分析认为,肝内胆管炎引起周围干实质不均匀的炎性反应是客观存在的,是脓肿的炎症期阶段。MRI平扫与CT增强扫描对胆管炎显示能力相似,其原因可能为:①由于病例数量较少,统计分析会出现偏差。②有时T2WI与单纯扩张的胆管不易区分,不能很好的确定是否有胆管壁的增厚。
  (2)门静脉源性
  门静脉管壁增厚所形成的“晕征”为其特征性征象。此征象与有些学者描述的因病毒性肝炎所致“肝内血管晕征”(门静脉周晕征)表现相似[11,12]。形成局限性或较大范围以门静脉或其分支周围炎为源点的楔形炎性水肿区。MRI平扫,门静脉或其分支周围炎表现为环形长T1长T2信号。 “晕征”在CT增强扫描动脉期有轻度的强化,门静脉期最为明显,延迟后消失。虽然多种疾病均可出现该征象[13],但它仍可提示存在炎性病变的可能。炎性水肿的肝实质增强扫描动脉期可出现一过性强化。MRI平扫对门静脉及其分支炎显示能力较强的原因在于T2WI对门静脉管壁及其周围炎性水肿的敏感性很强,特别是对二级以下分支的显示能力更为明显。
  (3)肝动脉源性
  经体循环入肝动脉而在肝内大量繁殖的细菌,可引起该型病变,其中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者最常见[14]。其合并糖尿病的比例高,易形成迁徒性感染[5]。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病灶,范围局限。MRI平扫表现为肝内多发较局限的片状信号,为稍长T1稍长信号,CT增强扫描与门静脉源性表现相似。(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