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人看待“死”方面的特殊性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王秀梅 徐楠 发表于:2011-10-13 13:46  点击:
【关健词】自杀;死;日本人;美化
日本人均寿命由于科技的进步生活品质的提高已经跃居世界首位,但现代日本社会仍旧面临着高自杀率的挑战。本文将重点从日本人在“死”方面的特殊性入手进行对日本人的简单剖析,并介绍日本人对于死亡的直面和美化。

 进入二十世纪中后期的日本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人口寿命最长的国度,但同时日本的自杀率也高居榜首。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1年《世界卫生统计资料》显示,日本人的平均寿命继续保持83岁,与欧洲小国圣马力诺并列世界第一。数据显示,日本女性平均寿命为86岁,高居第一位。而日本男性平均寿命为80岁。也就是在战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日本人均寿命实现了如同经济一般的高速增长,并且由于社会稳定的因素这种增长并没有随着经济滞涨期的到来而降低。但同时自杀人数也有增无减,2010年自杀人数达到了31690人,自从1998年以来日本每年自杀人数总是超过3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日本人“活得很长”,另一方面不愿意继续活下去而自我结束生命的人也异常多。死亡的无可逃避性质,直接决定了这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课题,在当今世界,各国正致力于通过科技进步来延长生命并求取更高的生活品质。日本人在这一方面也很努力,并有走到世界各国之前的气势,但在追求生命的长度和质量之外谋求“死亡”的人却也同样前仆后继。并且日本人在“死亡”方面似乎成为了专家,他们努力正视“死”这一在人们眼中恐怖未知的行为,并在谋求现世利益的同时不忘给“死”一个更好的诠释。
  
  一、日本对于“自杀”的特殊态度
  
  很少有国家或者宗教认为自杀是明智的行为,但在日本从武士时代一直到如今现代文明社会却一直有着“光荣”自杀行为的存在。
  日本历史上的武士时代,武人一直有剖腹自杀的传统,为了维护个人或者集体荣誉承担过错,剖腹是再平常不过的行为,而剖腹这一充满血腥和暴力的死亡方式,被认为是高尚的,是勇于承担的表现。及至现代社会,仍然有人效仿这一行为,日本企业破产之时经常有效仿者自杀,虽然方式不再,但行为的本质是一样的,即勇敢赴死。而平民百姓则在借了高利贷或者他人钱财无法归还时也选择这条道路,有的甚至全家一起自杀。还有的男女为了成全自己的爱情选择结束生命双双殉情。死在这一因果行为上实现了一种成全,即成全死亡者本人所谓的忠义。维基百科做了一个大体统计,仅1879年以后自杀的名人就在200位以上。
  虽然现在日本舆论普遍反对自杀,但是因为过错而自决的行为在当下仍然受到很多人的欣赏,人们往往都会在当事人自决之后选择原谅他生前的过错。这种谅解无形之中也助长了这种自杀行为。而在基督世界里面,人们认为人的生命是上帝所赐予的,人无权擅自处置;佛教和伊斯兰教也同样认为自杀应该被施予惩罚;即便是在中国这个普遍宣扬无神论的国度,人们也大多认为“自杀”是愚蠢的行为,活着要比结束生命意义更大。在信仰宗教的国度里面,自杀往往是被禁止的,而宗教氛围相对浓郁的日本自杀率却居高不下,并且反对之声虽有但并不强烈,日本人对于自杀的态度是相对宽容的。
  
  二、直面死亡---日本风土所培育出的奇异之花
  
  死亡是人类永恒而无法解决的课题,但世界上再也没有哪个国家肯为“死”这个事情付出如日本般的努力了。任何民族和国家都无法规避“死亡”,每个个体都会在生命的最后面对这个事实,正视死亡并且接受是普遍的。然而日本人以及他们的祖先却在他们的有生之年一直不停地研究“死亡”并进行着各种试验,这个研究过程中他们为了让自己能够坦然接受各种残酷的“死亡”而付出了多样的努力。
  2009年日本影片《入殓师》意外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掀起了大范围的关于死亡尊严的探讨,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的官网称一位孕妇诉说自己和孩子一起欣赏这部影片,让他从小能够明白生与死一样珍贵,无人可以逃避。这一方面是对影片的宣传,另一方面折射出的却是大多数日本人从小就被培养接受死亡的能力。
  文学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日本的文学作品中关于死亡的描写不计其数,并且反映出了日本所特有的生死观念。作家们直面自己所关心的“死亡”话题,并且将自己的所感所想传达给大众。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主人公经历了多次生离死别之后说道:“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现代日本文坛有重大影响的芥川龙之介,太宰治,三岛由纪夫,乃至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都是死于自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作家中大多数的作品里面都充满了个人性的对死亡的描述,他们对死亡的理解虽然大相径庭,但几乎都有对死亡的美化和向往。这些经历过战争死亡疾病的作家的作品虽然大多数源于自身经历,但更多的是承继了先人和来自社会的经验感受。而他们的这些感受又传达给了经历过同样的时代的大众,对社会的影响力不言而喻。然而他们的文学成就却没有因为对于“死亡”的过度描写而遭禁,这一点也充分说明了日本社会对其作品内涵的认同度。也反映出了死亡从来不是他们避讳的。
  在笔者看来孕育这种对于死亡毫不避讳的勇气的是日本独特的自然历史条件。
  1、日本独特的自然条件。在世界范围内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6%,而日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模式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与赞扬。日本人敬畏自然,服从于自然,这一点经常被放到我们国家的教科书里面。不过我们也可以换一种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那就是日本的自然气候条件过于恶劣,人脆弱的生命在自然面前无招架之力,所以只能恭之亲之。
  从地理上来说,上帝囚禁了日本让它四面环海,并且让它处在了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一年四季虽然日本人总是宣扬“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但实际上台风、地震、火山、火灾这些动辄地动山摇的自然灾害随时准备颠覆日本人的生活。日本有据可考的历史时间段非常之短,考古学家考证称这是是因为火山地震过多掩埋了历史遗址的缘故。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人们的生命是没有保障的,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随时面临生与死的不可控的考验。让孩子从小接受关于死亡的话题也无可厚非,有了对于死亡的认知,可以减少对于突发性灾难的恐慌。
  2、日本的历史条件。在恶劣自然条件下的人类社会发展势必面临更多的挑战。日本国家统一时间较短,并且社会也没有因为天皇万世一体的统治而稳定多少。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历史上的日本人均寿命比较短,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人寿命不过50左右。不同于中国发达的饮食文化,日本社会直到今天仍旧保持着极端节俭朴素的生活习惯,日本菜因其清淡美观而闻名于世,但并不是以其内涵丰富而广为人知,这是日本漫长历史里艰苦的生活导致的。由于物质的匮乏,日本国民平均身高一直到经济高速发展起来之后才开始大幅提高,这与西方饮食文化上的影响和人们认知上的改变脱离不开。从日本历史来看,从上古时代(710年以前)开始就有白村江之战(661--663),壬申之乱(672),后又经历奈良时代的藤原氏之乱(740、764),平安时代的承平天庆之乱(936--941)前九年之役,后三年之役,源平合战(1183--1187),后日本进入幕府时代,幕府时代的镰仓时代和之后的室町时代以及之后的战国时代,是日本历史上战乱频发的年代,人们仿若置身修罗地狱一般,直到后来江户幕府建立之后才有了一段时间的稳定发展期。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