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1979-2009)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王卫平 董强 发表于:2010-09-20 09:44  点击:
【关健词】江南城市史;回顾;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江南区域城市史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江南区域城市的历史作用与地位是不相称的,与江南区域史作为国际学术界的“显学”地位也是不相称的。因而需要广大同仁的进一步努力。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史研究备受学界瞩目。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区域城市史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硕果累累。尤其江南城市,以其发展的数量、规模及城市化水平等特点聚焦了众多学者的目光,特别是“江南市镇”研究,.已成为城市史学中的显学。有鉴于此,在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历史学发展经验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有必要专门对江南城市史研究予以总结,以促进学科的良性发展。
  
  一、江南城市史研究概况
  
  尽管历史上不乏记述江南城市历史的著作,但很难视为专门的研究。民国时期(1925年)王謇的《宋平江城坊考》也许是最早研究江南城市(苏州)史的专著之一。20世纪中叶后,国外学者在研究中国经济史的过程中,对江南城市史有所涉及,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则以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为切人点,尽管成果不多,但其中不乏精品力作,如日本著名学者宫崎市定的《明清时代的苏州与轻工业的发达》(载《东方学》第2辑,1951年)、傅衣凌的《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经济的分析》(《历史教学》1964年5期)等。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历史学的复兴并渐趋繁荣,加之受国外城市史学的影响,中国城市史尤其是江南区域城市史研究日益受到学界关注,以刘石吉、陈学文、樊树志等人的明清江南市镇研究为发轫,江南城市史研究全面铺开并趋于深入。据我们的初步统计,30年来已出版研究江南城镇史专著约50余种、论文近300篇,其中研究江南市镇的论文数占总数的60%左右。
  综观已有的江南城市史研究,成果繁多,方法多样。由于不同历史阶段江南地区中心城市发生位移,导致学界的关注重点有所差异。一般而言,近代以前,学者多关注苏、杭等工商业城市的发展及市镇研究.近代以后。则将研究重心放在晚清崛起的上海城市经济、社会变迁方面。就研究对象而言,有侧重经济为主的城市商业史、城市手工业史等专题成果,也有以考察社会生活为主的城市生活史、城市人口史等学术精粹。就研究方法而言,有单体城市的个案研究。也有从全局概览江南城市发展的整体研究,更有学者进而探讨城市与其腹地的经济互动。就研究群体而言,不仅有孜孜不倦的大陆学者,还有台湾及海外学者的广泛参与。正是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江南城市史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日益成为历史学中的显学。
  第一,江南城市史史料整理工作受到重视,并陆续刊印。首先应该提到的是陈学文先生所作出的贡献。早在上世纪80年代,陈先生即致力于江南城镇经济史资料的整理、编纂工作,先后编印了《嘉兴府城镇经济史料类纂》(1985年)和《湖州府城镇经济史料类纂》(1989年),惜未能公开出版。但这是学界较早有意识地整理江南城市史资料的成果。值得肯定。
  1980年上海博物馆图书资料室编撰《上海碑刻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1981年苏州历史博物馆等合编《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1998年苏州大学王国平、唐力行主编《明清时期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成为研究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的重要资料。这些辑录的碑文涵盖苏州、上海历史沿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翔实史料,内容涉及苏松太地区的城市变迁、工商业发展、会馆和公所经营情况,乃至于城市管理、社会治安、文化教育、市民生活等众多方面。
  历史上遗留至今的江南州府县地方志书及文人笔记,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现大多亦被刊印或重印。这些宝贵的史志资料,对于我们了解江南城市发展的历史演变与总体态势、研究具体问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代表者除大型方志丛书《中国地方志集成》外,还有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江苏地方文献丛书》8种、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苏州文献丛钞》上下册等。
  第二,江南城市史研究成果日趋丰盈,先后发表、出版了一批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影响较大的如段本洛等《苏州手工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13)》(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王卫平《明清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人民出版社1999年)、张海林《苏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熊月之《上海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社会学科文献出版社2000年)、陈国灿《宋代江南城市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江南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南宋城镇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马学强《从传统到近代:江南城镇土地产权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张忠民主编《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1895-191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等。此外,市镇研究方面的专著也不少.代表作有樊树志的《明清江南市镇探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与《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陈学文的《明清时期杭嘉湖市镇史研究》(群言出版社1993年)和《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朱小田的《江南乡镇社会的近代转型》(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包伟民主编的《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知识出版社1998年)等。
  台湾及海外学者的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并发表了一系列水准较高的学术论著。如台湾学者刘石吉的《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赵冈的《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5年)、日本学者斯波义信的《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川胜守的《明清江南市镇社会史研究》(汲古书院1999年)、森正夫主编的《江南三角洲市镇研究——历史学与地理学的结合》(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2年)以及美国学者施坚雅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林达·约翰逊的《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等。
  上述专著的内容相当广泛,既有专题性质的,也有通史性质的,涉及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第三,举办江南城市史研讨会,加强海内外学术交流。1986年值苏州建城2500年之际,苏州市召开了“建城2500年学术研讨会”。2003年7月、11月,浙江师大、华中师大先后在浙江金华、湖州主办了“江南城市化进程与文化转型学术研讨会”和“中国江南市镇国际学术研讨会”。前者还出版了《江南城市化进程与文化转型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论文集。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