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文联音乐家协会古琴分会”。虽然琴会在
性质上仍是群众组织,但是起码有了一个官方认 可的“名分”,琴社组织重大活动,地方政府也以拨 款、文化官员出席等方式以示重视。
与苏州本土艺术资源相比,古琴所受的地方
官方关注远没有昆曲多。除了文联与琴会的交道 以外,苏州地方和古琴的互动并不很多。琴社一 直以为在世遗期间,市政府会为琴会安排很多节 目,然而整个琴社在世遗大会期间基本上没有什 么官方组织的社会活动,除了在世遗大会主会场 的茶歇区,琴社成员姚某弹奏古琴作了一下展示。 笔者在访谈中发现琴社成员对此冷遇都很抱怨。
苏州代表国家承办了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为
何对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与古琴厚此薄彼 呢?虽然,苏州市文联领导在据悉古琴将申报列 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也强调苏州与古琴的 渊源,并表示“古琴作为苏州优秀传统文化中一朵 绚丽奇葩必将越开越鲜艳,并在苏州文化强市中 发挥积极作用⋯⋯我们要发展古琴艺术,为人民 大众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 苏州的文化强市服务,同时,使古琴事业也不断的 发扬光大。”[31但是究其原因,地方政府对昆曲与 古琴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力度迥异的原因在 于昆曲与古琴二者最大的区别是苏州是昆曲的发 源地,所以,昆曲对于苏州而言是本土艺术种类, 拥有不可否认的“本地正宗文化”优先权,作为地 域性的艺术招牌,必然也是地方政府优先发展扶 持的文艺对象。关于这个问题,苏州市文联领导 是这样认为的:
“世界遗产大会昆曲为何重视,那是因为苏州 是昆曲的发源地。⋯⋯这次世遗大会对古琴大的 宣传是不多,因为古琴是全国性的文化,它不是昆 曲。昆曲是以苏州为主的,古琴这个艺术在全国很 多地方都有的,虽然它历史悠久,但它不能说是苏 州地方文化。”(访谈,苏州文联朱主席)
地域文化是地方发展的重要资源。它不仅承 载了一个地方在空间发展过程中积淀起来的独特 历史文化记忆,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地方 文化资源更有向城市文化资本转化的潜能。比 如,如果不是园林和昆曲两样地方文化资源的存 在,苏州想得到世遗大会的举办权就有相当的困 难。进而,由于28届世遗大会的成功举办,苏州也收获颇丰,在来自世界105个国家的800多名
嘉宾和200多名中外记者面前树立了良好的地方 形象。会议签署的《苏州决定》同意建设世界遗产 研究教育中心(苏州),苏州有望因此成为世遗培 训重要基地。如此,苏州的发展平台就上了一个 高度。
苏州地区的传统文化品牌比较丰富,昆曲、园 林是其两大文化招牌。还有闻名遐尔的评弹、桃 花坞木刻年画等。相形之下,虽然早在30年代 起,苏州就是古琴艺术的一个活动中心,但是由于 苏州本地的文化资源充足,所以不存在借用别种 文化资源的迫切需要。毕竟古琴属于传播性的阶 层文化,受众范围相对小,而且在全国很多大城市 都有民间琴社,仅江苏省就有十余个(苏州吴门、 常熟虞山、南京金陵、扬州广陵、南通梅庵、镇江梦 溪、徐州铜山、无锡梁溪、太仓娄江及海门琴社)。 所以,古琴是一个超越地域局限的阶层文化,其地 域文化特点不突出,无法胜任苏州地区“文化大 使”的角色。本土文化资源是地方历史延续的一 种标志。出于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考虑, 地方也会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在最有代表性、社会 影响最大的本土文化传统的再生产上。另外,古 琴的知名度与昆曲、园林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地方政府出于追加资本最小化,回报利益最大化 的理陛原则,也会将政府的文化战略重点放在昆 曲和园林上。
地方的文化策略就是努力通过建设“苏州特 色”的城市风貌,来创造出本质性的城市文化资 本,以强调地方历史文化的连续性。对地方本土 文化的认同和维护正是建立在“苏州文化”的本质 认同的基础之上的。地方通过对“园林”、“昆 曲”、“评弹”文化符号的宣传,在“苏州”与这些文 化符号之间建立起牢固的从属关系。这种将地域 空间与文化符号建立本质性关联(苏州一园林、苏 州一评弹、苏州一昆曲)的策略暗喻着这些文化符 号无论传播多远,唯有在这个地域才是独一无二 的、纯粹的、值得各方投资以及重点关注的,而且 这些策略还暗示着相对于“他者”的地方文化而 言,这些文化符号只有在这个空间才更精细、高 级、独特。各地方在对地方文化资本的建构中,总 是在与“他者”文化的比较下,将地方文化的两种 特征加以放大。一是地方文化的“悠久历史”,二 是地方文化蕴含的优秀文化因子和文化影响力。 地方强调本土文化的时间纬度(历史悠久),努力
将本地文化的源起时间朝更古远的历史时间延
伸。对本土传统文化艺术时间纬度的追溯,意在 探求出一个与别种地方文化,甚至与西方“现代” 文明竞争相比也毫不逊色的本土文化。此外,地 方宣传本土文化蕴涵着优秀文化遗传价值也暗示 了地方现在的繁荣与过去的人文盛况有着必然关 联,即目前地方的繁荣均与传统文化的遗传因子 有着正相关。地方政府筛选出的本土传统文化中 “促进现代化的因子”,一般都符合官方认同的伦 理价值或政治期望。地方凸显出优越的人文历史 资源,因为所谓“良乡美俗”也是吸引多方投资的 正面因素之一。同时,地方政府要求民众对本土 文化的复兴进行关心和了解,这也可以解读为官 方更愿意整个地方呈现出一种传统文化的连续性 发展,并且希望这种“深人民心,成为民众生活”的 文化艺术对地方的竞争力发挥正面影响。(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