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社会构成论和不同的社会发展论会产生不同的德育社会性功能论,不同的品德构成论以及人性构成、发展论,又会形成不同的个体性功能观。[7]德育功能要向个体性功能强化的方向发展,社会性功能的最终价值实现是
不同的社会构成论和不同的社会发展论会产生不同的德育社会性功能论,不同的品德构成论以及人性构成、发展论,又会形成不同的个体性功能观。[7]德育功能要向个体性功能强化的方向发展,社会性功能的最终价值实现是落实在个体性功能的实现程度上,因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自由和幸福。德育不仅是让受教育者认识和维系各种社会关系,还要让受教育者感受到各种“合道德性关系”的美好,并能从这些道德关系中享受到幸福感和满足感。由约束、服从发展为自我满足和幸福,由道德规范、政治思想的传递到个体“德性”的激发和引导,这是对德育个体性功能的进一步拓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国都在试图不断丰富德育内涵,强化德育的功能。德育应该成为满足个体道德精神需求的过程,德育既具有工具功能,也有一种目标功能。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
[2] 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38.
[3] 孙英浩.试论我国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109.
[4] 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
[5][7]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327,276.
[6] 杜学锋.中美两国德育比较研究[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92.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