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老常态、进入新常态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告别老常态,进入新常态的重要转型阶段,集中表现为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不仅国民经济全局受这一大背景的影响,商贸流通业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如何缩短这一进程,尽快结束旧常态导致的复杂状况,进入期盼已久的经济新常态,是国内外高度关注的焦点。而经济新常态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商贸流通业整体格局无疑也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
笔者认为,提出的新常态很鼓舞人,但并不意味着新常态已成现实。因为就总体而言,我国经济仍然处于旧常态之中,增长速度放缓的承受力很弱,产业结构陈旧扭曲严重,各种特权导致的经济差别和收入差别巨大,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不足,代表未来的新常态还只是显露出某些趋势、迹象或动向。要避免把良好愿望当作现实,把“将来时态”的经济状况,误判为眼下已经到手的“现在时态”。所以,新常态能否变成现实,取决于全面深化改革。
无法否认的是,2014年在经济结构远未优化、运行质量不高、产品产能大面积过剩的前提下,国民经济承担下行压力的能力极为有限,各地拼资源、拼能源、高污染、低效率的困扰仍然是主流,远未减轻,甚至时有反弹。“三期叠加”的困境令许多行业、企业不知所措,观望徘徊,无法适应。而告别老常态,进入新常态要依赖一系列体制机制的重大变革,核心要害是市场发挥真实的、确凿的决定性作用。现实状况是,由于法治化环境缺失,破坏公平竞争的反市场势力干扰抵制,这个决定性作用发挥得很不好,甚至根本得不到发挥。于是在很多场合,稳增长、调结构靠的还是行政手段和政府投资,还是依靠老办法大上基建项目,而与市场决定、市场刺激相匹配的民营经济并没有兴奋跟进。
告别老常态,进入新常态的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关键是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全面改革”、“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全面依法深化改革,解决好一系列突出的老大难问题,加快结束“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要点是:
第一,率先依法铲除体制性不平等。体制性不平等是指,由长期以来不合理体制机制造成的种种特权、双重标准甚至多重标准所导致的不公平、不平等。它属于排斥市场竞争、不讲规则、依赖特权、制造歧视、政企不分、权钱交易、凭借行政垄断和政府不当干预所导致的不公平和不平等。体制性不平等是我国行业、企业、个人财产-收入差距无端拉大的根本原因,也是 “体制机制弊端”和“利益固化的藩篱”的集中体现,构成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最主要矛盾。而市场优胜劣汰、奖勤罚懒、公平竞争导致的不平等和收入差距,其负面影响目前还十分有限,还没有上升为社会经济的主要矛盾,其拉大收入、财产差距等弊端也比较好识别、好解决。因此,排除干扰,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仍然是今后牢牢把握的正确方向。同时,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地把铲除体制性不平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主攻方向,区分轻重缓急,紧紧抓住主要矛盾,避免过早、过激地整治“市场性不平等”,而轻易放过了“体制性不平等”。此前确实出现了“一锅煮”现象,例如在以往设计、公布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案中,所谓“提低、扩中、控高”的某些设计思路和提法就过于笼统,没有明确区分上述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各打五十大板,结果只会挫伤支持改革的大多数而袒护明里暗里抵制改革的极少数,轻易放过“体制机制弊端”和“利益固化的藩篱”。为此,政府机构和各级官员,必须带头铲除体制性不平等,必须从信仰权力转变为信仰法治,敬畏法治,从内心深处真正把法治当作至高无上的尊崇,走出迷信权力、热衷权力、追逐权力的老路。必须从信仰人治、迷信特权转变为信仰法治、铲除特权,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的土壤,彻底扭转权大于法的尴尬局面。
第二,下大决心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要以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为契机,彻底改革从计划经济时代延续至今的纵向化、条块分割、九龙治水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着力解决政企不分、行政垄断、特权横行、地区保护等顽症,弱化政府部门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直接行政干预。
第三,依法保障市场充分发挥决定性作用。要改变“保姆心态”和包办式思维惯性,切实放松管制、进一步大幅度减少审批,从行政命令调节转变为市场信号调节,即对存量结构调整要从自上而下为主转变为以自下而上为主;从行政会议为主转变为商务会议为主;“会议调节”“文件调节”“审批调节”转变为“市场秩序调节”“法制环境调节”“服务业机制调节”,使结构性的资源存量配置问题切实建立在市场化的税率机制、利率机制、汇率机制、价格机制、订单机制、淘汰退出机制的基础上。其中,凡是能由市场决定的价格应该一律交给市场,随行就市;涉及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资源产品和公共产品也要由政府制定定价规则,由市场形成价格,引入竞争机制,放开准入门槛,防止不正当竞争和垄断。
第四,市场化改革必须以企业所有制结构市场化为基础。为此,必须突出强调企业结构内生性转变,处理好关于国企、民企两个“毫不动摇”的关系。一是高举反腐败的旗帜,“打虎拍蝇”、依法彻底整饬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央企姑息养奸、严重恶劣的腐败现象,扭转国有企业垄断高耗低效与民争利的局面,从根本上巩固公有制。二是解放思想,明确提出“非公企业同样可以成为国家命脉企业、骨干企业”的新主张,出台大型民营企业成长为国民经济骨干企业的促进政策,同时实行中小型民营企业小而精、小而强的减负扶持政策。
大力反腐败的同时要增加消费替代新元素
中央带头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以来,依法反特权、反腐败动了真格的,经济格局、消费结构、社会风气和国际形象随之发生了积极的重大变化。2015年以及今后,要充分估计我国反腐败的长期性和全局性,充分估计反腐败对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纠正消费结构、提振居民消费、抑制公款消费(不正当的政府公务消费和企业商务消费)的积极影响,各行各业要努力营造和适应新常态,因势利导,振作精神,寻求新机遇,培育新亮点,加快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替代。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